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田钟台殿读省觐南还四首 其一

送田钟台殿读省觐南还四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十载金门隐岁星,故园归去为趋庭。武夷山色休相讶,不染风尘两鬓青。

诗人于慎行的古诗

送刘钝斋年兄下第

明代 于慎行

十载相看蓟北游,花前又欲起离忧。黄金色冷空留骏,白石歌残自饭牛。

驿路晓星看佩剑,海门烟雨系渔舟。青藜何日还相照,刘向谈经鬓欲秋。

送于嵩毓年兄下第

明代 于慎行

蓟门芳草路悠悠,尊酒相看忆旧游。苑外春风相柳陌,湖边秋雨芰荷舟。

论心暂解陈蕃榻,失意还凋季子裘。明夜思君孤馆梦,萧条云月不胜愁。

送张月洲先生还闽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绰约红颜傲赤松,翛然七十不龙钟。长年细检三山箓,健步全虚九节筇。

韦孟家声传世业,伏生经术号儒宗。归与好在胡麻饭,瑶圃天开海畔峰。

十六夜陪周师侯兄步月过桥即事

明代 于慎行

孤城残雪漏声寒,灯火稀疏社鼓欢。元夕已过人未醉,小桥重度夜将阑。

月华似向瑶台见,花雨真将玉树看。回忆长安歌舞地,五侯骄马正游盘。

行行且游猎篇为于子冲赋

明代 于慎行

渔阳九月阵云黑,使君叱拨桃花色。酒酣弄辔意气豪,呼鹰出猎燕然侧。

黄间欲挽倚宝刀,银镝飞过双青骹。千群玄鹿大如兕,排风蹠地走且号。

日斜勒马原上立,萧条狐兔无遗迹。书生自学万人敌,为君却扫阴山北。

寄赵少虚先生四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岱宗海上来,西蹴千峰倒。虎岫何崔嵬,倬彼空城道。

下有啸歌客,翛然澹怀抱。十年不下堂,腐心著玄草。

藻翰纵横流,百家如电扫。如何鲜良觌,落落荒山老。

青葱松柏颜,敷华不在早。君其爱景光,修名以为宝。

九月廿五日东园菊下小集四首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岁逢鸿雁候,日敞菊花筵。祗恐虚秋色,谁愁负酒钱。

移灯情缱绻,卷袖醉蹁跹。且采簪华发,相将步月旋。

送张洪阳学士请告南旋四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长河南下水曾波,吴楚青山枕上过。行到浔阳江口望,应怜秋色故园多。

送归义望峰首座南游觅水陆阁缘

明代 于慎行

梵宇禁城边,依栖不记年。山中逢白足,梦里忆青莲。

已受真乘偈,聊修福地缘。尔时多宝聚,龙象满人天。

春日过李宛平于美

明代 于慎行

春风历皇邑,宫草萋其绿。良辰感客心,行游北城曲。

有美怀绂人,卧阁方避俗。开尊华轩夕,延我酌

癸酉春日閒居四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孤踪一寄白云间,鹤渚兰汀梦亦閒。病起莺花兰故国,春来萝薜满青山。

浮沈岁月空高枕,历落风尘且闭关。东望石闾仙气满,欲寻瑶草驻红颜。

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清玉垒太史韵八首 其三

明代 于慎行

阳灵仙馆翠云端,竹殿清斋礼泰坛。阁道霓旌清虎豹,宫门羽仗簇鸳鸾。

亲军竞带千金剑,御马齐笼七宝鞍。总为天光依较近,温泉午夜不知寒。

题巴西甘大夫年谱小像十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蜀都方著赋,汉阙正求才。借问题桥去,何当拥传回。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七 冯宗伯请急东旋寄候

明代 于慎行

六传西风簇绣鞍,都门又作画图看。应缘斗畔星辰逼,不为人间道路难。

汉阙恩光深子告,齐城佳气满承欢。思君此际还千里,愁听秋声木叶丹。

观孙山人虎丘西湖画卷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姑苏台畔武林西,指点横绡咫尺迷。便使春游能万里,也应只作画中题。

玉函山眺望

明代 于慎行

岱宗直北玉函开,海客乘春蹑屩来。绝壁松杉乘宝相,中峰云气出香台。

湖边万井烟光动,城上双河练影回。青鸟不归丹鹫远,仙踪佛地两徘徊。

赠相工李生游金陵谒洪阳张丈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落魄人间六尺身,懒充唐举目中尘。鸢肩燕颔浑閒事,只此形骸总未真。

山中书怀荅朱可大廷平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海水天风莫重论,吾曹交谊向来敦。冯驩长铗应犹在,范叔绨袍故自温。

千里人归孟诸野,十年客散信陵门。閒心已绝诸缘累,独有平生未报恩。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七 于野亭

明代 于慎行

歌里春游尽落梅,野亭烟雨百花开。天香不属东皇领,自是河阳客子栽。

子夜夏歌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别时杨花落,别后藕花芳。惜往觉日短,望来觉日长。

于慎行

于慎行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60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