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晦庵文公祠堂和令君韵

晦庵文公祠堂和令君韵

宋代 袁甫

当年独抱伯牙名,身后祠堂列佩衾。
官职平生安义命,诗书终老惜光阴。
一椽古歙溪山窟,千古长松风月林。
彭令经营真有趣,个中应契老师心。

诗人袁甫的古诗

咏东松庵

宋代 袁甫

作意东松访旧闻,山岩窟里梵宫存。
矮楼蛙井身如蛰,峭壁鱼鳞手可扪。
草草反成多景致,悭悭别是一乾坤。
输他饱饭安眠处,朝菲暮烟霞吐吞。

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月令鹰乃学习

宋代 袁甫

鹰犹知学况於人,羽翮冲霄具此身。
须信数飞方解熟,熟之取熟即为仁。

题梅四首

宋代 袁甫

占断春光,水边横枝。
欲识生意,未著花时。

魏鸿禧叙别二首

宋代 袁甫

世间万事尽筌蹄,尘外工夫好者希。
大道精通元自在,旁门浅陋谩多岐。
六年铁治劳经画,九转金丹默受持。
归去小溪溪上坐,要求消息在婴儿。

赓周纯甫求归三首 其三

宋代 袁甫

人生何处是知音,契合端由一片心。瞥见先生清苦貌,吾儿且喜不埋沈。

送别再用前韵 其三

宋代 袁甫

慇勤寄信胜邮音,合把君心印我心。老老及人仁者事,祝君毋得任浮沈。

题半霄亭

宋代 袁甫

今朝带月上山头,面面晴岚翠谷流。
此处青霄缠是半,半霄以上许登不。

题陈和仲尊明亭

宋代 袁甫

非德不尊,非道不明。
爰取斯义,以句吾亭。
亭在山巅,气象巍然。
山从何来,蜿蜿蜒蜒。
我坐亭上,极目一望。
群峰毕朝,尊无与搞。
我抚亭下,万状难写。
一一分明,入我盏斝。
有时携筇,偕二三朋。
莫知我心,独抚孤松。

新安乡会

宋代 袁甫

紫阳自是神仙窟,谁泛仙槎竞问津。二妙先传联璧喜,九人齐著赐袍新。

自怜十载龙门客,来领三科燕席宾。酌颂年家无浪语,黄山高节两嶙峋。

和毛中书劝宵韵三首

宋代 袁甫

曲奏梅花促晓更,更声方断又鸣钲。
篮舆咿轧亲巡野,枥马喧填看勉耕。
酒酌田翁添醉色,泽均牧叟助欢声。
天公也欲催佳句,特放晴光分外明。

番阳喜晴赠幕僚

宋代 袁甫

大江以东,岁屡弗康。民病未苏,正兹忧惶。一雨六旬,巨浸汤汤。

我告上帝,是祈是禳。我来宿斋,室名朝阳。顾瞻斯名,与我心当。

天告我兆,厥应果彰。朝阳一升,阴沴伏藏。众水归壑,殃转为祥。

民奠攸居,岁保金穰。耄倪载咏,喜气洋洋。匪我颛蒙,能动上苍。

赖我诸友,罔或怠荒。斋事孔明,纯诚是将。上帝昭格,随此瓣香。

我勉诸友,秉德日彊。朝阳在我,自然发光。阳复之始,养而勿伤。

常如对帝,中正斋庄。乃保终吉,以活吾氓。稍或安肆,罔念作狂。

政刑弗谨,号令弗臧。天非可恃,祥覆为殃。敬之敬之,斯须勿忘。

既以告友,抑以自防。

咏裴休舍宅为寺

宋代 袁甫

我怜裴相爱参禅,石上莲花几刻镌。
舍宅何如休起宅,赞侯师俭是名言。

映山红

宋代 袁甫

山花无数笑春风,临水精视迥不同。
唤作映山风味短,看来恰惟映溪红。

崇圣寺瀑布泉二首 其一

宋代 袁甫

古来翠瀑仅涓涓,戛玉新亭却沛然。世事废兴皆若此,醉眠何用问青天。

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玉藻习容观玉声

宋代 袁甫

佩玉之声清越长,此身无故讵容忘。
挈渠方屦圜冠士,登我光风霁月堂。

题陈和仲观聚堂

宋代 袁甫

习庵筑室,偏曰观聚。
堂前何有,万象可睹。
山如郛郭,烟云吞吐。
草木沃若,春光媚妩。
修篁漫山,不知隆暑。
何况秋宛,呼日入户。
朔风吹雪,松声如怒,
上天下地,四言曰宇。
物生其间,何可胜数。
我于是观,乐哉斯土。
随意作室,不华不窳。
买山旋添,稍葺园圃。
得趣幽闲,不入城府,
良朋偶来,倾倒肺腑。
不及时事,惟谈邹鲁。
朋去何为,周易一部。
消息盈虚,穷今亘古。
观乃自观,寂无一语。

辛亥寒食清明之交社陵先生暂归省谒与诸生食

宋代 袁甫

克风吹花次第芳。桃红李白蔷薇黄。
榆钱柳絮飞欲狂,酴醾引蔓草木香。
老人燕坐窥虞唐,日览千载游八荒。
群儿奔趋如群羊,走过东阡复西厢。
归来汗喘无可将,何如明窗治墨庄。
读诵经史声琅琅,首节间美非笙簧。
有如农夫勤理秧,秋来乃有千斯仓。
先生即至心不忙,背念衮衮倾三湘。
一语蹇吃涕泗滂,老大空得徒悲伤。
圣明天子坐未央,收拾俊杰罗文章。
褎然举首弃贤良,仲舒轼辙俱轩昂。
吾家有子雏凤凰,声价一日坏驰乡。
随群逐队恣颉颃,终抱粪壤如蜣螂。

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王制习乡上齿

宋代 袁甫

复礼工夫本易成,此心对越只寅清。
居乡上齿家常饭,此道于今晦不明。

龙女泉

宋代 袁甫

灵泉何事迸幽岩,龙女分从万丈潭。一勺之多龙在否,烦君试向此中参。

和王伯友韵

宋代 袁甫

三春强半麦青青,是处田家只望晴。
雪压霜欺愁正极,日融云净眼增明。
纷纷民瘼关吾念,得得天公相此得。
更问老农官与吏,几人贪浊几人清。
袁甫

袁甫

庆元府鄞县人,字广微。袁燮子。少承家学,又受业于杨简。宁宗嘉定七年进士。为秘书省正字,奏称内外局势可惧,请严守帅之选,兴屯田之利。迁校书郎,又言边事之病在内不在外。历任监司及州府官,所至兴利除弊。入为中书舍人,屡奏边事当以上流为急,议和恐误事。累官至权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卒谥正肃。有《蒙斋集》等。► 7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