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元璟
五里与十里,一双复一只。送尽往来人,转似无情客。
答徐文虎
伟长诗骨玉森森,顾我城南秖树林。入梦几人飞白凤,登台终古吊黄金。
尘中岁月愁将老,霞外心期话自深。若得把茅灵谷近,瘦梅花底共清吟。
送顾云驭广文之太平
绛帐南行吾道东,钱塘江上鲤鱼风。百年儒雅江名世,三绝风流属老翁。
天姥闲游听虎瑟,石华戏采蹑蛟宫。来春拟著谢公屐,华顶同看初日红。
邓尉探梅舟中同惠仲儒程筠轩作 其一
婀娜轻帆日载阳,灵岩山翠接横塘。与君约束红藤杖,饱领梅花廿里香。
蛟门
十丈帆张五两风,笑谈间已出蛟宫。两拳石束波争立,一隙门开天忽东。
云压鳌头蓬岛黑,日翻鱼眼柁楼红。平生夷险经曾惯,要吐胸襟浩荡中。
邓尉探梅舟中同惠仲儒程筠轩作 其二
撰取良时作胜游,三人同载木兰舟。东君作意加装点,柳色鹅儿水鸭头。
华亭杂感 其五
买山计左愧支郎,一笠重来二陆乡。秋后云林多瘦碧,愁边烟月易昏黄。
催诗叶落梧桐井,搅梦虫依薜荔墙。圆泖沧波真浩荡,归心轻逐白鸥翔。
黄鹂二首似杜湘草
新晴碧柳著烟轻,并坐交鸣最有情。记得酸风吹箬笠,段桥阴里两三声。
桃花如雨草如烟,第六桥边剧可怜。分付江南飘荡客,不须更唱《鹧鸪天》。
一览楼
未放九峰舟,先登一览楼。天清鹤孤唳,地尽海东流。
佛土由来净,神仙不易求。松风和梵籁,涤荡客中愁。
华亭杂感 其二
不见风流柯九思,周郎词曲惯传奇。人情未必皆如此,吾道纷然孰可为。
蹋月偶寻黄犬冢,临波难辨赤乌碑。菊花亦似多愁物,一夕催人上鬓丝。
邓尉探梅舟中同惠仲儒程筠轩作 其四
夕阳明灭乱山椒,水畔寒香阵阵飘。何必更寻花处看,销魂只在虎山桥。
寄松云庵主
无端鹤梦隔松风,黯黯孤镫缀玉虫。万种愁丝人在北,一腔情事水流东。
花前顾曲何曾误,月底连吟每许同。安得碧天云卷尽,药船倒泻落霞红。
华亭杂感 其三
莼丝菰米及时鲜,便拟吴淞买钓船。唳鹤滩声来枕畔,横云山翠落檐前。
谈谐名理青松尘,钞借奇书白玉笺。閒到四贤祠下坐,竹风青冷月孤圆。
武塘吴文昭为余写行脚图戏赠
人物名家旧姓吴,一枝神笔近来无。赵州故事谁相委,写我青山行脚图。
眼看青白面无文,鹤骨何妨瘦几分。竹笠芒鞋多逸韵,超然一片入山云。
霜华欲白月轮低,隔水思君玉观西。哦就小诗聊作答,争如孔雀换山鸡。
西溪结茅奉酬蛰图翁先生
入山愧未入深山,黄茅一把丛翠间。扫花饲鹤起我早,了无别事分馀闲。
西溪溪水白于絮,旧是先生垂钓处。茶烟竹粉满溪香,不碍轻鸥自来去。
邓尉探梅舟中同惠仲儒程筠轩作 其三
横塘西接采香泾,三面都围苍玉屏。要与松枝了公案,先吟诗句报山灵。
华亭杂感 其一
木落霜清白苎城,暮砧才动旅魂惊。揽衣力尽秋星影,访旧听残邻笛声。
画手有神同鹤瘗,诗坛无主散鸥盟。青溪一曲红桥路,今日何人肯好名。
南渟画扇三桥索题
病里心情尽自闲,碧云红树掩双关。瘦腰一把凭乌几,只写元人没骨山。
过杨铁崖故里
玉削群峰抱一村,甘泉如乳出云根。负薪伐木扶犁叟,多是杨家十叶孙。
磐陀石
击出波心手掌平,我来趺坐证三生。善财参后无人到,閒杀峰头雪浪声。
斥堠
元璟
清僧。浙江平湖人,字借山,号晚香老人,初名通圆,字以中。早年出家。工诗,平生游历南北,诗体屡变,而以清雅为宗。居杭州时,曾结西溪吟社,与诸名流唱和。有《完玉堂诗集》。► 27篇诗文
惠山寺品第二泉
得山同门五十
喜黄梨洲徵君过鹿峰
题画酬朱雪田
登天封塔
华亭杂感 其四
十月朔入会稽平阳寺参寒泉老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