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 其二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 其二

元代 袁桷

御笔圆封草相麻,龙笺香透拥金花。仪鸾敕设庭前候,赐酒方终更赐茶。

诗人袁桷的古诗

舟中得功远琼花露戏成三绝 其一

元代 袁桷

琼花瑞露十分清,客里相看眼倍明。自是江南春色好,错教骑马到京城。

钱舜举折枝菊

元代 袁桷

醉别南山十五秋,雁声深恨夕阳楼。寒香似写归来梦,背立西风替蝶愁。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 其二

元代 袁桷

御笔圆封草相麻,龙笺香透拥金花。仪鸾敕设庭前候,赐酒方终更赐茶。

怀伯生

元代 袁桷

春雨消路尘,春风散林缬。荡荡长安门,客子千缬辙。

城阴有一士,淡食羹不啜。采彼松上露,煮石化晴雪。

沈冥护真性,觞至那复说。向来舌本淡,今作耳根热。

维南有樛枝,岩溜滋百结。在德良自防,居屯讵为折。

念此长夜深,寒光吐残月。

送乐德敬甘肃儒学提举

元代 袁桷

磅礴坤舆总帝图,手提文印化沮渠。旋宫更问《凉州》谱,尚右时通梵国书。

枸杞夜号端入驿,蒲萄秋落易盈车。飞沙斜日频回首,归雁相迎亦惘如。

忆昔三首 其一

元代 袁桷

忆昔白云阡,有松如车轮。初日炫五采,湛湛珠轮匀。

是时十四五,恍不知其因。有客笑指之,慈荫在汝身。

猛志亲六籍,百川渺无津。怀刺慎所从,一一先朝臣。

文昌古遗直,谈经郁纷纶。授以漆简书,经纬通天人。

碧波掣鲸鱼,瑞锦翻麒麟。昌歜世所鄙,食之乃奇珍。

厕身金銮中,僶俛二十春。惧贻先师羞,执笔常逡巡。

即今已六十,誓墓庐松筠。厚德靡有报,泪与寒泉沦。

潘孟阳上书不报归里作五咏 其三

元代 袁桷

虞卿舌转丸,揣事精微茫。艰危见交态,穷愁名益光。

黄金散逝水,白璧凝飞霜。丈夫有定志,得失非预防。

次韵李伯宗苦热

元代 袁桷

庭院无眠夜气深,繁星闪闪漏沈沈。祝融焮火翻初劫,姑射凝冰易旧心。

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萧骚忽作还家梦,翠木扶疏万竹森。

十一月十四日驾至京城杨仲礼有诗次韵

元代 袁桷

金舆清跸发龙城,乾雪坡陀甬道晴。师起晋阳坡尽倒,令传代邸辔徐行。

鸾皇合奏云光遏,龙虎交章曙色明。欲认鸡翘新法从,驼车深处听铃声。

元日朝回

元代 袁桷

万国梯航满禁衢,卉裳象译语音殊。凤箫声送纤腰舞,雉扇行分两翼趋。

花气欲浮金凿落,云光疑下锦流苏。词臣不识金泥秘,点指薇垣颂六符。

离宫图

元代 袁桷

龙首渠开王气埋,浅沙残草认天街。当年金屋寒鸦聚,时有耕人拾宝钗。

忆双溪

元代 袁桷

清溪明处水交流,万井鳞鳞冠盖稠。杯凝玉光明月入,幕遮翠影落花留。

云生古洞千山雨,风送层楼万壑秋。丽泽祠前最佳绝,藕花零乱胜沧洲。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其三

元代 袁桷

清宁阐文运,览彼古帝都。秦声激豪宕,洛咏夸敷腴。

邙山何累累,下有白玉趺。感彼秉笔人,百金尽其谀。

死者已寂历,兹文亦模糊。伟哉龙门生,悲愤有遗书。

古黄河口

元代 袁桷

温温河水似汤泉,送我南归意万千。入海定从天上去,不知重会是何年?

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四首 其三

元代 袁桷

相期来似石城潮,日望晴虹结彩桥。却月眉愁歌渐远,凌波步近意非遥。

抽琴有恨回清角,叠袖无尘转《绿腰》。弄玉最怜随凤去,秋来谁与伴吹箫?

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 ...

元代 袁桷

淮马低如果下骝,春风小队打红毬。日斜台上人争看,银盌分明第一筹。

题美人图 其四 张丽华

元代 袁桷

结绮尘空楼暗,景阳春断钟迟。红叶无言在手,同成井上胭脂。

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 ...

元代 袁桷

明月曾随多景楼,幅巾长袖是清流。金焦山势元相望,不掩诸公富贵羞。

次韵陈又新

元代 袁桷

登台底用惜春菲,平楚微茫落照时。烧后断碑遗鸟迹,耕馀残璧隐蚕眉。

泉分去路萧萧玉,山耸归云簇簇旗。驻马应须更搔首,远烟回雁不胜诗。

舟中杂书五首 其三

元代 袁桷

春睡元无著,乡心比酒醲。飞花空有意,小雨不成容。

独树疑新堠,群鸦似乱峰。艰难怜浩荡,散发遂初慵。

袁桷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18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