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偷声木兰花 其四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偷声木兰花 其四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清代 董元恺

男儿意气差无苦。累汝兼持门与户。典尽空箱。泪裹珍珠仔细藏。

遥闻薄产丰年熟。来岁官逋先赋足。事事关心。别有关心愁更深。

诗人董元恺的古诗

眉峰碧 画眉

清代 董元恺

早展菱花待。昨试轻螺在。盈盈斜印两春山,恰与秋波厮对。

深浅还应配。浓淡都堪爱。不知何处送愁来,蛾弯两笔愁难载。

祝英台近 访祝英台故宅,用辛稼轩韵

清代 董元恺

碧鲜庵,画溪渡。目断鸳鸯浦。庭院深深,尽日飞红雨。

望中鸟啄游丝,蝶粘飞絮。仿佛与芳魂同住。

更愁觑。禁得一树棠梨,暗把春光数。生死情缘,听尽流莺语。

总教妆阁钟声,香奁佛火,长则任、精灵来去。

潇湘神 其一 四女祠

清代 董元恺

四女祠。四女祠。白发红颜未嫁时。但使宁亲成孝子,不愁天下少男儿。

生查子 其一 闺怨

清代 董元恺

送郎上车轮,车远郎亦远。愿作车后尘,处处随郎转。

郎行辙不归,妾泪不离眼。看取眼泪痕,与辙谁深浅。

醉落魄 秋夜

清代 董元恺

竹摇月碎。一声破柝惊初睡。瑟瑟秋风欺薄醉。断雁寒螀,催促人憔悴。

遍将往事思量。再安排几度浑无奈。谁道玉楼人不在。

夜夜寻侬,稳坐心儿内。

渔家傲 其十一 青墩月令,和欧阳公鼓子词

清代 董元恺

九月轻霜拂商素。纷披黄菊篱边吐。把酒持螯黄日暮。

闲凝伫。迷离衰草粘云树。

醉里茱萸应细数。江山转瞬悲今古。目断西风江上路。

登高处。青墩旧是吴兴墓。

南乡子 其十五 春闺即事

清代 董元恺

长望涕沾巾,深院无人独倚门。惆怅春归留不得,黄昏。

静夜名香手自焚。

邀我对芳樽。蝉翅低从两鬓分。唯有风光与踪迹,销魂。

图遗萧郎问泪痕。

偷声木兰花 其一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清代 董元恺

碧桃花发人离别。匆匆又见花时节。细数花前。又值花开未一年。

惊心蜡尽逢春暮。朔雪严风春里度。屈指春光。轻暖轻寒到艳阳。

金蕉叶 酬内寄新茶

清代 董元恺

蚕房细把旗枪别。乳花蹴起磁瓯雪。珍重关山,曾经纤手摩挲怯。

寄与文园消渴。

泪波暗送春风隔。含颦斜倚人愁绝。万里归来,一枝碾破愁千结。

好共二泉同啜。

转应曲 其一 送别

清代 董元恺

相送。相送。门外远钟残梦。千山万水郎程。一夜五更月明。明月。

明月。偏是照人离别。

东坡引 其六 藤席

清代 董元恺

滑如霜薤叶。细似湘纹节。琉璃黄映消肌雪。匡节凭拂拭。

匡节凭拂拭。

孤眠此夜,偏生欹仄。较不似昨宵宁贴。思量几度重铺设。

与郎随转侧。与郎随转侧。

望江南 其十七 红桥春游词

清代 董元恺

虹桥好,画舫树中移。万缕轻黄珠户映,半篙柔绿绣帘垂。

春昼日迟迟。

荆州亭 登望湖亭

清代 董元恺

咫尺烟云万状。摇曳帆樯百丈。放眼是江南,隔断一湖波浪。

碧浸芙蓉春涨。白映楚天空漾。愿借马当风,安稳行人无恙。

看花回 饮李太史维饶庭中赏桂

清代 董元恺

司马家声旧谪仙。才藻翩翩。广寒宫里飘金粟,向小山新撤金莲。

无声清露冷,香满晴天。

独招隐士共婵娟。绮席琼筵。绿映雕盘黄映酒,殷勤刻烛抽笺。

自惭偃蹇客,烂醉花砖。

应天长 其二 闺人刺绣,和王阮亭先生韵

清代 董元恺

水精帘捲东风院。枝上流莺声百啭。绿窗轻,香流软。

清泪朝朝曾洗面。

砌痕深,花样浅。出水芙蕖波溅。绣到鸳鸯偏倦。恼乱针和线。

荔枝香 吴道贤携赠蜜荔枝

清代 董元恺

新岁松关高卧。谁相过。吾友满袖烟霞,携饷炎州果。

倾来白玉明肌,露滴瑶浆破。奚必黛叶、湘枝绛囊裹。

想五月,星缀珠排如火。凤爪龙牙,津液酸甜颗颗。

陈紫遗芳,色味经时隔江左。好待熏风鼓柁。

品令 罗岕苦雨寄内

清代 董元恺

万里归来后。恨离别、今还又。自从分手,千行清泪,一天消瘦。

屈指端阳,最是伤心时候。

情怀非旧。叹往事、休回首。奈他几叠,青山遮断,玉人翠袖。

岕茗亲携,好待北窗晴昼。

解佩令 咏柳

清代 董元恺

波纹漾漾,春阴楚楚。看青青、青垂树树。暖暖寒寒,酝酿出、花花絮絮。

又难禁、风风雨雨。

棱棱腰瘦,纤纤眉妩,恨依依、飘飘如许。点点飞飞,肠断绝、丝丝缕缕。

却无端、朝朝暮暮。

蕙兰芳引 咏树兰

清代 董元恺

西牖光风,正空谷、秋兰初发。看九畹遗芳,一种初姿堪别。

疏林细叶,映满树、垂垂香雪。记携来岭海,人在瑶台冰阙。

种异珍珠,名传鱼子,数蕊千结。怕众草为群,独自亭亭欲绝。

玉茎紫艳,共伊清冽。爱多情、移傍枕函亲切。

七娘子 过露箸祠

清代 董元恺

平湖捲起寒波泻。淡烟吹散横塘洒。五夜冰心,千年玉骨。

几人巾帼如卿者。

停桡试问灵旗下。拂衣争向题诗罢。燕子不来,棠梨欲谢。

芳魂今日犹生也。

董元恺

董元恺

清江苏长洲人,字舜民。顺治十七年举人。后遭诖误,际遇坎坷,故其词激昂哀怨。有《苍梧词》。► 30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