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浴温泉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浴温泉

清代 董元恺

九龙汤沸。范阳水设鱼龙戏。洗罢奚龙。翻作奚龙洗马池。

仓皇西幸。马嵬坡下长生竟。河水汤汤。南内无人有寿王。

诗人董元恺的古诗

鹧鸪天 其二 月下灯花

清代 董元恺

金波滟滟玉缸融。碧蕊离离白路浓。笑剔芳心离兔影,暗添喜色映蟾宫。

银汉北,画堂东。花开偏照百花丛。嫦娥此夜休垂泪,落尽垂珠一穗中。

忆少年 春闺

清代 董元恺

春尘如雨,春风如醉,春光如梦。春花独对也,只春波微动。

剪破春阴春色好,更春情落红催送。萋萋春草碧,恰补春愁空。

醉花阴 九日饮豫章城楼,和李清照重阳韵

清代 董元恺

城隅渌水明于画。烟霭笼晴兽。无恙是黄花,不奈西风,吹入征衫透。

一樽那管身前后。好挹浮丘袖。莫更去登高,满眼江山,赚得人清瘦。

花非花 其三 咏韭

清代 董元恺

舍东畦,霜后圃。比青篘,舒翠缕。知君昨夜故人来,为我殷勤剪春雨。

三台令 其七 洞庭杂兴

清代 董元恺

日落山空响梵,风来树杪生涛。一卷洞中周易,三杯醉后离骚。

浣溪沙 其二 回前调

清代 董元恺

醒来晓梦拂红轻。清清夜漏玉和声。寂寂香花落满庭。

青峰远入愁痕黛,凝寒晚共倚云屏。晴院春残听语莺。

一叶落 秋忆

清代 董元恺

一叶落。伤漂泊。寸心万里阑干角。天边望断鸿,枝头问灵鹊。

问灵鹊。几度浑如昨。

瑞鹧鸪 其二 春闺

清代 董元恺

弱柳千条杏一枝。已凉天气未寒时。故将别泪天乡泪,莫遣佳期更后期。

两不见,暗相思。浅深更漏妾偏知。低头闷把衣襟撚,为报春风且莫吹。

送我入门来 咏美人泪

清代 董元恺

玉箸初垂,鲛珠初结,依稀非雾非霞。一声河满,肠断雨如麻。

隔窗暗滴帘前竹,却唾袖、偏生石上花。忆自萧郎去后,长向星前月下,拥髻嗟呀。

好倩飞鸿,缄寄与天涯。秋波流共春波远,总万点封成一缕纱。

双调望江南 其四

清代 董元恺

湖上花,掩映绿窗纱。曲院风摇仙子步,苏堤春醉美人家。

烂漫自交加。

堪竞赏,开遍海棠花。晓起一枝和露折,午阴几树带溪斜。

十里灿晴霞。

满江红 其十二 生日自寿

清代 董元恺

皇揽揆余,正诞降、庚寅之日。任数载、年来年去,年年如昔。

与世周旋吾作我,一家逆旅身为客。尽浮生、转瞬付浮云,谁陈迹。

何处献,金门策。何处访,谷城石。只有花有酒,斯晨斯夕。

好泛五湖烟水舫,更消五岳平生屐。踏齐州、九点暮烟还,如松柏。

春光好 过沉香亭址

清代 董元恺

荒亭北,夕阳空。晚烟笼。倾国名花何处,只春风。

自是羽衣尘土,采蘋休怨楼东。一样梨花寒食夜,翠微中。

偷声木兰花 其三 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清代 董元恺

长江渺渺芙蓉渡。横浦重重梅岭路。万水千山。唱尽新词行路难。

海南霜雪从无信。点点偏催游子鬓。玉臂云鬟。懊恼三秋人未还。

渔家傲 其十 青墩月令,和欧阳公鼓子词

清代 董元恺

八月风高珠露冷。蓼红芦白装秋景。皓魄一轮芦似镜。

波光映。空庭万顷琉璃净。

老桂吹香芳满径。樛枝密叶晴云瞑。夜永乱飘金粟影。

幽梦醒。人间亦有清虚境。

双调望江南 西湖曲十首 其一

清代 董元恺

湖上水,风起浪纹平。几叶丝垂鹅子淡,半篙烟染鸭头清。

镜里放船行。

珠帘捲,初映晓妆成。翠聚两峰眉黛簇,碧含一水眼波明。

荇藻更交横。

摊破浣溪沙 其二 春恨

清代 董元恺

处处风波暗未休。晓来听雨替花忧。想到碧窗携手地,忽凝眸。

半吐樱桃开靥晕,欲眠杨柳放眉愁。懊恨一春憔悴甚,只如秋。

南乡子 其十七 病起读庄子

清代 董元恺

俯首视烟霞。云蔽长安路更赊。藜杖移时挑细路,幽花。

洞口人家日易斜。

不得问丹砂。席上馀杯对早茶。销得人间无限事,南华。

斗觉霜毛一半加。

踏莎行 新燕

清代 董元恺

杏苑烟稠,梨亭云软。凭栏一望春尘远。去年燕子定归来,风前试把帘儿捲。

约约双飞,生生细剪。商量似说春巢浅。初来不为哺雏忙,经时才见衔泥转。

惜红衣 午日桃溪舟中

清代 董元恺

有水有山,无花无酒。蒲根谁切,角黍空涎,雨湿根衫透。

蓬窗萧瑟,两三个、鹭朋鸥友。怜否。痛饮新茶,半醉歌铜斗。

海榴深院,綵线虚悬,此际频回首。还忆去年时候,章江口。

随意钗符艾虎,异地银筝红袖。总飘零,恰是,楚尾吴头如旧。

西江月 其二 携家宿南涧山房

清代 董元恺

照处石泉晓镜,捲时山月帘钩。隔窗小婢侍梳头。

不语暗垂红袖。

细听枝间唤妇,相随竹里登楼。布帆影漾绿杨舟。

昨夜溪边泛酒。

董元恺

董元恺

清江苏长洲人,字舜民。顺治十七年举人。后遭诖误,际遇坎坷,故其词激昂哀怨。有《苍梧词》。► 30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