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弄雪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弄雪

宋代 袁说友

天与骚人景物宜,风流嘲戏恰相知。
长安道上吟诗罢,笑里骑驴缓勒羇。

诗人袁说友的古诗

和程泰之阁学泛舟南溪遇雪韵三首

宋代 袁说友

目断山前浮玉,春回雪里宜城。
得意扁舟乘兴,归来好语增明。

月河

宋代 袁说友

路转双溪曲,河湾一迳通。
清秋杨柳月,落日芰荷风。
直抵濯缨水,当前文笔峰。
满城佳气聚,擢秀美群公。

题邵氏集瑞图

宋代 袁说友

诗歌召伯意怀哉,爱及甘棠勿剪摧。
自是庆源钟草木,故将多瑞秀云来。

虑德华郎中将漕福建

宋代 袁说友

畴昔相从在帝关,更于岁晚接清班。
同朝所恨常疏阔,一岁之中几往还。
便合横翔来楚路,未应清梦落闽山。
谁将好雪留征櫂,毋疾其驱有诏颁。

周可大携子入山读书

宋代 袁说友

一日不觌面,三秋应动心。
刚闻将子去,又惯入山深。
饭饱群书乐,窗閒万竹阴。
扁舟才十里,得得要相寻。

霞山叶学谕家梅下饮二首

宋代 袁说友

不待梅梢三两花,任他酒薄漫肴嘉。
恍然灵运穿林屐,妙矣王维入画家。
静听喔咿鸡唱晓,明分疏落雁行斜。
醉吟却是寻芳客,借取残冬一笑哗。

和梁转运判官韵

宋代 袁说友

古括人豪醉墨鲜,一樽宁怯酒如船。
新诗磊磊珠玑落,不记梅花在眼前。

江汉楼

宋代 袁说友

楼高百雉楚城东,吴蜀衣冠邂逅逢。
自是荆山为屏翰,更看江汉日朝宗。

新河

宋代 袁说友

路转风回四面歌,新河磨尽磨盘河。
一川涨碧分滩远,万柳排青夹岸多。
此日经行空叹息,当年功绩未镌磨。
客游为爱潇湘楚,五日之间一再过。

和薛子晋来庆癸未登第韵二首

宋代 袁说友

寒荄也趁百花新,眼懒犹贪上国春。
五技怪能成薄命,一名却喜继前人。
唤将好意诗频赋,洗却閒忧酒再巡。
底事牛堪有归序,韩公平日最相亲。

江岸茅舍傍古梅奇甚携酒即之

宋代 袁说友

不为村深与水隈,也依篱落有时开。
几年寂寞无人问,一日声名动客杯。

晚春过雨

宋代 袁说友

酒恶病成恼,春深愁转加。
园林三月事,风雨一庭花。
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
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

雪中简林子长

宋代 袁说友

玉沙飞堕何衮衮,一夜青山损颜色。
此山底事厌青姿,故学何郎轻傅粉。
晓来窗户何人开,僵卧欲起惊皑皑。
微风淅沥卷还起,片片直上双毛来。
扁舟剩欲敲邻屋,料得羔羊酒初熟。
琼瑶欲尽不可留,梁园歌吹须君侯。

送王齐卿教授造朝

宋代 袁说友

江净孤月寒,山空野梅白。
我是天涯人,却送东行客。
送君直上蓬山首,莫忘西南困征取。
功名富贵不须多,只把诗书垂不朽。

兴化吴宰商卿来书

宋代 袁说友

百里报消息,一缄劳寄驰。
但知怀旧切,犹恨得书迟。
儒者可言政,怀邦当易为。
问君安否外,别后几篇诗。

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动家山之想赋吴歌行

宋代 袁说友

我家苕霅边,更更闻夜船。
夜船声欸乃,肠断愁不眠。
一声三四咽,掩抑含凄切。
宛转断复连,尽是伤离别。
两月江头程,杳不闻此声。
身游荆渚路,梦到湖州城。
但闻空山女儿呼,不见前溪渔父鸣。
今朝撁头上,忽作吴歌唱。
初声与后声,一一浑悲怆。
问汝何所得,昔棹吴中航。
吟得溪女曲,动君思故乡。
我方西上夜,夜夜家山侧。
声声劝早归,霅水年年碧。

寄于忠父先生

宋代 袁说友

诗来已报平安好,犹恨得公诗不早。
忽闻单舸下沧浪,却喜此翁元未老。
折腰耐辱来皇州,大手妙割无鸡牛。
平生拄腹五千卷,百未一究真难休。
我昔从之曾竭蹶,刮眼期公空岁月。
老来犹足举千钧,岂是周郎独英发。
苕溪猎猎苹花风,溪楼万瓦如铺筒。
未须黄帽催归去,尊酒一笑期君同。

曾同年南仲至自德清二首

宋代 袁说友

岁月飞梭疾,交游旧雨疏。
故人欣戾止,之了最相于。
话旧须樽酒,奔忙缺饭蔬。
不酬千种意,空寄一行书。

又和三首·感鹡鸰原

宋代 袁说友

兄弟生同室,长大相差池。
浮生朝露如,欢乐随忧悲。
南来几飞雁,北去归同时。
嗟君胡不知,恨此何可追。

谒洪泽镇龙祠

宋代 袁说友

平生忠孝彻幽冥,稽首龙祠鉴此诚。
自是皇灵频震叠,也知神力解因成。
片帆以往无多路,百里之间只一程。
目断长淮嗟往事,孤哀有泪落边城。
袁说友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34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