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到房山交代招饮四首

到房山交代招饮四首

宋代 袁说友

檐外浮岚{堧土换日}惊动堆,道人清眼为渠开。
餐钱官薄何须计,直为南山亦合来。

诗人袁说友的古诗

舟行遇逆风

宋代 袁说友

扁舟直下沧浪绿,百里溪程消一宿。
天公嘘吸解穷人,逆水冲风何太酷。
年来矻矻便深居,一动一静诚何如。
不堪世事苦相逼,政自未免奔走余。
今朝莫讶东风逆,明日归舟顺如翼。
世间逆顺岂关人,自是人心长戚戚。

骆驼桥

宋代 袁说友

家住水云窟,路分苕霅溪。
天高横蝃蝀,水阔跨鲸鲵。
卷浪去还却,行人东望西。
帆樯惊岁月,桥柱几人题。

端叔奉诏还朝二首

宋代 袁说友

清樽连日话辛酸,正为中年作别难。
二十年间中契阔,八千里外得团栾。
湖山觉梦俱萍迹,风月题诗遍锦宫。
一舸输君已仙去,微吟空所屈平叹。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看雪

宋代 袁说友

僵卧谁怜此意真,开门羞见玉为尘。
休穿东郭先生履,要踏蜂巢满地银。

用洪叔昞题左顾亭韵

宋代 袁说友

龟老一溪怀旧事,人亡千载尚虚名。
亭前独有山川在,付与诗人著语明。

至游堂二首

宋代 袁说友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
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
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
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
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
猗与至游者,日运万里船。
胸中三景轴,与道相因缘。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一室景象存,物物随餐眠。
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
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
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
张扁诧中郎,训记增雄编。
嗟予幸升堂,顿觉尘垢湔。
从公至游境,左右余芳鲜。
归来欲语人,心知口难传。

和野堂僧子惠韵

宋代 袁说友

与公林下昔閒人,别后书来意转亲。
老去兴怀空缱绻,诗来得句爱清新。
眼看吴地千峰月,心在苕溪一钓纶。
犹得支郎消息好,锦囊时寄笔端春。

庾公楼

宋代 袁说友

危楼千尺俯江津,天外飞帆点点匀。
作此雄观真壮士,奈何犹说污人尘。

过雨顶山

宋代 袁说友

直上风顶山,如接天上主。
环观千里内,此山峙为主。
循披下山脊,翠石满原膴。
巉岩巧雕刻,诡特效蟠舞。
青苍高一色,磊块千万数。
光腻细泼油,滋腴润经雨。
攒太石林居,绵地三茅宇。
大湖石可并,灵壁磬同取。
少却俄回首,一洞视须俯。
崖深拱四壁,下蛰蛟龙虎。
梯蹑不可下,蹲望深可怖。
但觉拂衣尘,微风洞门鼓。
太息天地间,纷纷诧奇睹。
云收树阴转,山净川华吐。
长吟笔力穷,小憩去程阻。

和同年张唐英怀弟晋英韵二首

宋代 袁说友

旧学知何补,丹心早已平。
过从欣故侣,慨慕熟英声。
笑洽愁肠释,诗来俗眼清。
君家好兄弟,何愧洛中程。

谢王进士惠近作

宋代 袁说友

秋入淮乡老,风连塞雁悲。
一书烦故书,七字更新奇。
我已归帆日,公方客馆时。
天涯每相遇,不敢爱于诗。

题东坡苏公三笑图帖

宋代 袁说友

不觉虎溪过却,轩渠一笑而归。
此笑此心真处,自然鱼跃鸢飞。

谢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

宋代 袁说友

啄木门初扣,分甘味占高。
风标夸饤坐,津润忆流膏。
剩受千梨户,宁辞五藏刀。
一杯须领意,老欲为渠饕。

用左康叔知府韵题龟溪左顾亭

宋代 袁说友

风下疏棂月下溪,愁边拓尽剖藩篱。
平生漫说江湖客,未解人间手不龟。

遇顺风

宋代 袁说友

天高江阔快飞篷,云去山移过眼中。
江上鼓鼙惊不断,连朝送我岳阳风。

诚斋指檐头雪为诗材二首

宋代 袁说友

春风著意向春宵,巧作冰澌细细飘。
正好千门竞灯火,故添万瓦灿琼瑶。
谁怜梅蕊犹含玉,大遣杨花为夺标。
一段风光付诗手,物华正恐为君撩。

题惠老所藏岁寒图

宋代 袁说友

寒梢独挺昂霄意,苍盖犹矜傲雪颜。
盘膝倦吟无一事,老僧心与白云閒。

和惠国博韵

宋代 袁说友

平生心赏有高踪,更喜夤缘造化中。
语次欲传须柳子,诗宗不愧是江翁。
无言可究称醇德,有眼能看拜不风。
共睹谢庭兰玉秀。只今攀桂广寒宫。

呵笔

宋代 袁说友

欲放酒肠愁酒病,强投诗社阙诗声。
浮生失意每如此,薄命何人详细评。

慈感寺放生

宋代 袁说友

生灭成宗劫,慈悲种善因。
纷纷嗟蠢动,一一付波臣。
物我形声异,人禽爱恶均。
不堪明月夜,小艇掷丝纶。
袁说友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34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