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用左康叔知府韵题龟溪左顾亭

用左康叔知府韵题龟溪左顾亭

宋代 袁说友

风下疏棂月下溪,愁边拓尽剖藩篱。
平生漫说江湖客,未解人间手不龟。

诗人袁说友的古诗

重湖

宋代 袁说友

夷犹画舫入重湖,野蝶閒鸥自笑呼。
踏遍北园桃李径,又寻芳草到南郛。

二十日新田清江一曲小饮

宋代 袁说友

一曲清江古岸头,茅檐初日照高秋。
数声又得閒身到,相对绿漪横小舟。

庖人舟以风殿后早饭不继

宋代 袁说友

帆蓆搀前去,炊烟落后陈。
一杯羹已饫,方丈食何因。
自分贫兼客,休嗟愁杀人。
江风吹送稳,晚酌待频频。

麦秀三岐

宋代 袁说友

用过其才愧弗宜,但于牧养要张施。
未应拙政才兼月,森出来牟过两岐。
长短异形垂美穗,青黄间色识新枝。
悬知瑞应由明主,自是丰年属圣时。

同鄂州都统制司登压云亭

宋代 袁说友

一带城头四望全,压云亭上更无边。
手攀北斗轻飞肉,目盼南楼仅及肩。
城郭千年高复下,江湖万里后还先。
平生颇负昂霄志,便欲乘风送上天。

复次韵四首

宋代 袁说友

昔上瞿塘滟澦堆,盘涡如井放舡开。
山行欢喜今非错,备见捎濆漩来。

新河

宋代 袁说友

路转风回四面歌,新河磨尽磨盘河。
一川涨碧分滩远,万柳排青夹岸多。
此日经行空叹息,当年功绩未镌磨。
客游为爱潇湘楚,五日之间一再过。

谢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

宋代 袁说友

啄木门初扣,分甘味占高。
风标夸饤坐,津润忆流膏。
剩受千梨户,宁辞五藏刀。
一杯须领意,老欲为渠饕。

峡中闻杜鹃

宋代 袁说友

春风破晓晴岚湿,客子竛竮去程急。
空山两两杜鹃声,回首家乡无羽翼。
劝归不归声厌多,旅怀刺刺空奈何。
君不见秭归城上今啼不,多少行人满江口。

入淮

宋代 袁说友

桐柏分源远,清流接泗滨。
于何号边境,不忍问淮民。
北顾关山在,西风草木新。
天河如可挽,吾欲洗边尘。

十月雪四日

宋代 袁说友

夜来风絮鸣觚棱,纷绿消息何频仍。
不堪十月已四白,岂暇一岁夸三登。
祁寒未必小民怨,哭雪政恐樵夫憎。
穷阎冷市籴贵谷,破灶湿苇烧层冰。
寒窗又冻诗翁笔,清夜谁怜贫妇织。
人言宜瑞不宜多,官放论钱不论日。
请君高吟祈碧苍,愿天今夕开扶桑。
寄语龙公且相恤,忍待明年莫仓卒。

和友人秋日韵二首

宋代 袁说友

了无风雨夕阳低,多少诗翁问白衣。
把酒西风暗相约,年年篱下菊时归。

刘德修殿院持节归蜀

宋代 袁说友

堂堂柏府几人过,屈指精忠竟若何。
正尔浮云遮白日,赖公砥柱立颓波。
回天力挽千钧重,去国身轻一叶多。
万里长江向东去,清明无日可镌磨。

夜饮朱国宝家

宋代 袁说友

又见仙潭二月春,一番官柳市桥新。
重来莫讶星星发,樽酒相看只故人。

送周可大守通州

宋代 袁说友

丈夫忧国如忧身,疴痒疾痛均伤生。
胸中百药寒凉明,有疾一试真权衡。
我观周郎真豪英,落落磊磊通而清。
少年志欲天不平,夜光无因匹夫惊。
万卷堆胸兀相撑,尚论千载欣谈兵。
不堪北首瞻神京,抵掌不平中屡鸣。
老来符竹疏新荣,捧檄正须堪一行。
舌翻衮衮倾波瀛,察讥之说何铿鍧。
龙头悦怿意若迎,领略健论心为倾。
朱轓好去方北征,黄堂暇日烦经营。
老狐恋恋巢穴成,两雏竞鬭夸纷争。
料公志略须纵横,边尘一洗诛长鲸。
片言定可攻聊城,覆巢熏穴无余氓。
牢盆细务毋太萦,簿书期会毋留情。
只今了却功与名,大副昔年梁楚声。
我来踪迹水上萍,与公相望几连甍。
交情契合逾弟兄,颉颃上下相嘲评。
有时立论披腹呈,彼此浩气俱峥嵘。
公今事业行轩轰,我怀礧磈方聋盲。
愿公不负忠与诚,归来阔步名公卿。
愿我百念一羽轻,公乎访我惟岩耕。

苏公内翰柏石图

宋代 袁说友

柏生两石间,颜状何落落。
行须接石脉,生理初甚约。
岂无蝼蚁窥,未免风雨剥。
孤撑谢栽培,欲取那可攫。
森然两石意,与柏真不薄。
峥嵘炎凉外,盘踞互相络。
千尺意有余,凛凛未可度。
公看养口体,怪此躯干削。
满眼较短长,琐细公所略。

司庾会稽道中答衢民彩帜送行

宋代 袁说友

征车何事不容征,彩旆歌谣塞路津。
徒以平生歌拙政,偶于岁晚得衢民。
我方州县惭尸禄,汝向闾阎切爱身。
料得去思均彼此,一诗聊复慰邦人。

和张思济县尉韵二首

宋代 袁说友

作计寻山径,论交独两生。
相过真有意,多病只垂情。
老怯终年别,诗烦一夜程。
怀思几秋梦,月落晓溪横。

和同年张唐英怀弟晋英韵二首

宋代 袁说友

旧学知何补,丹心早已平。
过从欣故侣,慨慕熟英声。
笑洽愁肠释,诗来俗眼清。
君家好兄弟,何愧洛中程。

又和三首·感鹡鸰原

宋代 袁说友

兄弟生同室,长大相差池。
浮生朝露如,欢乐随忧悲。
南来几飞雁,北去归同时。
嗟君胡不知,恨此何可追。
袁说友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34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