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失题(末缺)

失题(末缺)

唐代 李颀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诗人李颀的古诗

送王道士还山

唐代 李颀

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石室。心穷伏火阳精丹,
口诵淮王万毕术。自言神诀不可求,我师闻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双峰树下曾受业,
应传肘后长生法。吾闻仙地多后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云溪中日方此。后今不见数十年,
鬓发颜容只如是。先生舍我欲何归,竹杖黄裳登翠微。
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

采莲(一作放歌行)

唐代 李颀

越溪女,越溪莲。齐菡萏,双婵娟。嬉游向何处,
采摘且同船。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时逢岛屿泊,
几伴鸯鸳眠。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薄暮归去来,
苎罗生碧烟。

宿香山寺石楼

唐代 李颀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舟松外,门清河汉边。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送魏万之京

唐代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题神力师院

唐代 李颀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题璿公山祇

唐代 李颀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祇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宿莹公禅房闻梵

唐代 李颀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夜动霜林惊落叶,
晓闻天籁发清机。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

唐代 李颀

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琴曲歌辞。湘夫人

唐代 李颀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

觉公院施鸟石台

唐代 李颀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送刘昱

唐代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谒张果先生

唐代 李颀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寓游说郭里,浪迹希夷际。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净肌肤,青松养身世。
韬精殊豹隐,炼骨同蝉蜕。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
二仪齐寿考,六合随休憩。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
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
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说。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
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禁柳垂香炉,宫花拂仙袂。
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

杂曲歌辞。缓歌行

唐代 李颀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
朝无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
十五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
长安陌上退朝归。五侯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

唐代 李颀

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
百谷闻雪色,莓苔侵屋梁。气盘古壁转,势引幽阶长。
愿游薜叶下,日见金炉香。

送刘十(一作刘十一)

唐代 李颀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经,
枥道空馀少游马。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前年道书不得意,
归卧东窗兀然醉。诸兄相继掌青史,第五之名齐骠骑。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闻道谢安掩口笑,
知君不免为苍生。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唐代 李颀

夫子大名下,家无钟石储。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莱书。
外物非本意,此生空澹如。所思但乘兴,远适唯单车。
高道时坎坷,故交愿吹嘘。徒言青琐闼,不爱承明庐。
百里人户满,片言争讼疏。手持莲花经,目送飞鸟馀。
晚景南路别,炎云中伏初。此行傥不遂,归食芦洲鱼。

送司农崔丞

唐代 李颀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
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词人洞箫赋,公子鵕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唐代 李颀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朝吟左氏娇女篇,
夜诵相如美人赋。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
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曳裾此日从何所,
中贵由来尽相许。白夹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
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西上虽因长公主,
终须一见曲陵侯。

龙门西峰晓望刘十八不至

唐代 李颀

春台临永路,跂足望行子。片片云触峰,离离鸟渡水。
丛林远山上,霁景杂花里。不见携手人,下山采绿芷。

临别送张諲入蜀

唐代 李颀

出门便为客,惘然悲徒御。四海维一身,茫茫欲何去。
经山复历水,百恨将千虑。剑阁望梁州,是君断肠处。
孤云伤客心,落日感君深。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
蜀江流不测,蜀路险难寻。木有相思号,猿多愁苦音。
莫向愚山隐,愚山地非近。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
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1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