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曾丰
昔为仙翁宅,今作梵氏家。桃花太俗生,释老安家耶。
物原出平等,人自分品差。我来与时违,有桃却无花。
旧来花片红,散落为流霞。中有结实者,往往成丹砂。
仙人食之馀,鸡犬辄争哗。翔鸾久霄汉,废灶空尘沙。
殆欲从之游,龙髯不容拿。拟作武陵记,恐谓渔父夸。
坐陪老上人,晚烟煮春芽。
题李达先静晖轩
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校艺晋康 其一
易学渊源出义方,绪馀犹作汉文章。名高未急蓬莱岛,心远宁专雁鹜行。
纸尾固无勋可策,松间殊有味难忘。诸公论荐休闻早,且候珠玑满一囊。
次韵酬姜孝杰雪中见寄
晚春客路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
五羊遣书问董仲脩 其二
风雨犹关梦,江山不隔心。宁无疑信意,未得吉凶音。
岁月催人候,春秋得趣深。明年天子诏,沙里得淘金。
苫庐
寿陈龙图
观故中书舍人张公所书时氏家系
赠浦城星家周廷辅
雨霁宿荐福寺遣问寺僧
寄殿院谢艮斋 其三
汩汩孤蓬转,迢迢五岭来。故人饶鹤发,新论凛乌台。
千里夜间月,一枝春首梅。使行无好寄,书到莫慵回。
欧阳全真为赣佐先余去越七年又为广漕属后余
黄侍郎元章题处士何熙绩所居曰肥遁熙绩又结生墓而铭之予题其墓曰 ...
圭荜逸民宅,羊鹑处士衣。人才于古有,天命与时违。
初不厌肥遁,终何辞大归。初终两题目,君自一其机。
五月一日薄暮至三水倚樯攲枕
皓月三江口,青蘋四岸边。风头横立海,水面上浮天。
阴气犹能杂,阳威不敢燃。夏行秋月令,造物相吾眠。
山谷诗集有题净因寺壁二绝句未知寺在何处甲
题欧阳君举进修堂
郡斋与济叔薰卿论文
著书夫岂易乎云,不自鞭心不策勋。望道初犹鞭之见,言天终可得而闻。
囿于有极非皇极,概以无文是至文。万一鞭能全免俗,宁为八卦易三坟。
檄至德庆舟中晚眺
大庾北崖梅晚发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538篇诗文
南峰寺劝农
送张叔介
德庆府城绕以荷池叶楙花繁时环望之红绿无间
乙丑十一月十一日决狱次日迎帅舟中赋二诗首
寄题双清亭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书若诗以能问于不能久之愧虚盛意敬赋 ...
舟行舣韶下石夜听
托射赋古风献马先生
代墨客卿自赋赠安城彭云翼二首
与邓继高望沙山同赋
闻蝉五绝句奉呈诸幕友
郡斋与龚济叔刘薰卿谈诗
赠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诗相过
挽孺人雷氏
三山寺戏堂头僧 其一
阁皂山道士晏时中过我南浦久之告归三首
儒家子刘宗庆发披戴愿赠二绝句俾藉之以谒乐
寄临汀推官卢伯寿二首
题文晋卿明斋
閒居幽步
赠画师韩晖二首
中都寄广东提干彭元忠 其一
潘宰
曲江值欧阳伯起舟行至封川 其二
余蓄石屏风十游稚宜喜而求之辄遗其一侑以五
中都寄广东提干彭元忠四首
送广东赵主管得倅临漳 其一
题宜黄邹圣言宜雨亭
癸丑秋游疏山首坐玑上人以其尝在五羊相识求
永新道中会曾时仲叙旧
赠陈养廉居士
呈罗叔异 其一
厨鸡窜房中张元辅怜而赋诗余不能自已亦为一篇
一春不得家书因省归计
冬晴酿霜雪不成
续南有樛木
自入南与二陆丈游知其为侍郎族也小陆丈除钦
叶丞相这孙潜仲后余至中都同馆相与谈易累日
四月解官渡海陆出北流置舟在南雄又陆出拟小春到家
题曾见卓时思亭
会昌劝农
寄殿院谢艮斋四首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 其二
穷冬积阴
余以檄出陈机宜往西津候别余阻风已得前
递呈馀干郭主簿子敬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
祀南海神
送石江曾元英赴太学补 其二
赠术士
过南安接孟使君辞警策多矣复承遣诗追惠遂足
冬景感怀
挽张郴州 其一
寄题全国辅竹溪清寓
取清苦廉正为韵课四古风呈漕使苏叔子 其一
题戴主簿德成尽得楼
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 其一
晨霜客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