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殿院谢艮斋四首

寄殿院谢艮斋四首

宋代 曾丰

河鼓聘天孙,昭君未了村。
非关媒不善,自是命难婚。
无貌倾人国,何颜倚市门。
随缘幽阁里,刺绣度朝昏。

诗人曾丰的古诗

舟宿会昌十里间

宋代 曾丰

石是窪樽样,山如土鼓然。
空犹余树木,了不见人烟。
办治岂容缓,拊摩那得专。
意中无限事,夜半不成眠。

除日送龙涎香与宋评事 其一

宋代 曾丰

除夕风霜节,家人锦绮筵。舌头馀凤髓,鼻观欠龙涎。

玉饼聊分饷,金炉试一燃。更将国香匹,何似海南烟。

道旁有松为人所刳伐因自吊且慰焉

宋代 曾丰

稚时蔚蔚老椮椮,羞与其他木作林。独以高风资众望,终为明德累初心。

不容节抗皇天峻,犹幸根盘后土深。自有茯苓堪自寿,愿言黄帝勿幽寻。

自入南与二陆丈游知其为侍郎族也小陆丈除钦未拜命而大陆丈丙午六 ...

宋代 曾丰

郡有宣公集,焚香手自翻。要酬民所望,须践祖之言。

牛岂嫌途坦,鱼那厌水浑。不将渔废牧,亦足报君恩。

谢宜黄乐奇卿投诗

宋代 曾丰

大初分气入三才,诗与吾生一处来。
胸次融教成乐国,笔头点出是春台。
摘君句眼诗三复,撩我吟肠月久回。
机械相投意相得,交盟不结自陈雷。

前高凉推官陈汉臣惠佳什索俚编不可虚辱授之

宋代 曾丰

太虚生气气生风,风又生声诗在中。
固是性情元具足,何当学问更加充。
形容草木鱼虫意,虽妙犹为堕于艺。
雅颂声音召阴阳,圣贤道义包天地。
句拙莫谢来章工,尚深自养细自融。
和顺积中鬼不见,英华发外天无功。

过湘吊屈

宋代 曾丰

彭蠡泽南地,祝融峰上天。
其洪无择物,所褊不容贤。
湘水恨归处,衡云愁到边。
勇哉输一死,死日胜生年。

赠三命家彭景升

宋代 曾丰

逆推多中者,与论颇奇之。
我怪所谋左,君言其数奇。
已回槐国梦,宁复帝乡期。
切勿多相许,虽多奚以为。

上广东运副马少卿寿十口号 其七

宋代 曾丰

使星转作副枢星,天柱天阶两手擎。阉倖斜晖欲相射,回躔退舍养吾明。

南浦思归

宋代 曾丰

党论开危道,功臣发祸端。
未投彭泽绂,犹着外黄冠。
用是颜其厚,言之鼻似酸。
薄羹鲈脍好,归兴未应阑。

寄殿院谢艮斋 其四

宋代 曾丰

河鼓聘天孙,昭君未出村。非关媒不善,自是命难婚。

无貌倾人国,何颜倚市门。随缘幽阁里,刺绣度朝昏。

看英韶山石 其二

宋代 曾丰

参天韶石有馀奇,臣视金精吏武夷。雁荡天台疑可仆,瞿塘滟滪得非雌。

再游南华临出门书记妙莹献绝句索留题赋两篇

宋代 曾丰

社里得诗僧,铮铮可正平。
子今能发愿,吾亦许同盟。
不转虚空话,难归雅颂声。
金篦容我刮,管取眼增明。

舟行舣韶下石夜听

宋代 曾丰

江响合蛮吹,鸟声谐越吟。
仍收南郭籁,并入大韶音。
纚纚听于耳,徐徐写以琴。
倘犹有作韵,着语付何阴。

托射赋古风献马先生

宋代 曾丰

淳风转浇俗,名路成战场。
所争劣毛发,操兵肆相戕。
兵一出于正,岂不犹可防。
往往奇与伏,弦控弓斯张。
况彼射者徒,苟非羿则逢。
栝释盖有度,矢来曾无乡。
公以身为鹄,其锋若为当。
彼初奠而发,所图中膏肓。
幸有物相之,仅此皮肤伤。
新作扶伤归,痛定不成创。
枭卢可一笑,胜负已两忘。
羿射几何人,反中砉欲僵。
引手拔毒矢,终身成沸疮。
施报不旋踵,谁谓无彼苍。
天下非一羿,愿公谨其将。
毋谓吾有命,更游彀中央。

山谷诗集有题净因寺壁二绝句未知寺在何处甲

宋代 曾丰

迂路游山信爱山,偷闲疑未是真闲。
烟霞谢事其容傲,猿鹤知机也意阑。

送广东赵主管得倅临漳 其一

宋代 曾丰

清切分天派,馨香出月宫。羊城初白发,莲幕两春风。

外计方将上,南图又欲东。我来犹未晚,几度笑谈同。

值侯修学趣儒人稍急因遗莲花莲实西瓜于吾宗

宋代 曾丰

珠房颗颗绿英英,兴味超然芹藻馨。
不必铁槌挝碎却,苦心应念子衿青。

代人题琼守归疆堂

宋代 曾丰

前朝列圣规模大,雨露涵濡山海外。椎卉之民半冠带,恬不复它馀百载。

前守诸公方略偏,藩篱漫浪耳目前。版图之地半腥膻,恬不复谁馀百年。

白囊新报潢池弄,诏公借我海南重。金鼓戒严曾未动,汶阳田已归禹贡。

功成不居颂者谁,乐石虽坚有泐时。亘千馀里儿童知,牢不可解去后思。

归欤更了中原事,抵掌挈还河朔地。竹书不尽帛相继,回头今刻公之细。

向察推

宋代 曾丰

文简家风淡,芗林句法清。今能传几世,君复拥全名。

犹及识前辈,未尝轻后生。崆峒风月里,许我共诗盟。

曾丰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53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