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曾丰
惟此溪山恶,其它州县无。岂期公肮脏,而为我驰驱。
钱谷岂馀事,音容非故吾。史君如问细,为道费枝梧。
迎仓使李监丞八绝
冬夜官舍围炉传酒
游稚周和余韵见示复答之
宁都赵令君贻贶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虚辱如
仲春既晴复雨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 其五
吾宗世住望仙村,华盖峥嵘日在门。忽得祝融尤可重,方知华盖未为尊。
秩升得朝散告归
题邓保章真二首
寄题左叔宝昆仲松竹书院
南窗晃朗宜春夏,松竹与君为大雅。雨杂吾伊声洒洒,劝君读书无苟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与君为大忠。风杂吾伊声沨沨,戒君读书无雷同。
竹生受虚松受实,根器性天道之质。他人见疏君见密,一薰旧染百俱失。
风雨不移君读书,由松之实悟竹虚。回首书皆糟粕馀,一真超然万物初。
松竹于学机相触,学成终不负松竹。拔地摩天立于独,逃独归群成更熟。
表兄峡山萧伯钧至会昌久之以归欤字韵丐诗为别 其一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
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祸患今相问,几从死处归。
公迈何遄
向察推
文简家风淡,芗林句法清。今能传几世,君复拥全名。
犹及识前辈,未尝轻后生。崆峒风月里,许我共诗盟。
题致政李子立问月台
挽林益之母
所天之托半途蹉,刚把初心与岁磨。家法子孙多令器,门风文武两殊科。
犹馀三釜似荣矣,未拜五花如命何。自有彤编为不朽,断机那枉费工夫。
即席赋会昌章簿出示假梅
章贡解舟雨作江涨
宿南海神祠东廊候月烹茶次闻雷
挽张郴州四首
代董华卿以葺庐无力告于亲旧间 其二
辟谷无方强忍贫,今难于忍以情陈。不反君眼青为白,可使吾庐故作新。
张彦容病未安却问余病就报之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538篇诗文
五羊遣书问董仲脩 其二
送赣士刘虞卿赴省
观除目二首
南海祠东海中仰小山可著屋
表兄峡山萧伯钧至会昌久之以归欤字韵丐诗为别 其二
谢黄秀才则惠诗
游春集未成再赋呈赵司法
题南海神祠前观澜亭
送董一之之长沙谒周丞相
过严关
逸圃
题颜庆远三友亭
厨鸡窜房中张元辅怜而赋诗余不能自已亦为一篇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昨与余游如陈广元张寿卿江伯纪陈通卿皆上计
穷冬长途触物遣兴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 其三
曲江值欧阳伯起舟行至封川二首
穷秋羁路
同幕李彦中田子真为倡小醵出游二月社日登遐
挽张郴州 其二
随牒至南康军呈李宰四首
关参议刘仲洪就京制置辟入蜀二首
题谭氏荣寿堂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
赠玉牒道人二首
送钟上舍应禧
寄殿院谢艮斋 其二
入广礼仓领米书所遇
余出疏语示陈伯英伯英勉予读传灯录诸书因用罗子琳韵挑伯英要看一 ...
赠黄正卿竞秀楼
潮到看人发舟
题永丰郑丞梅涧
寄临汀推官卢伯寿二首
修文立武颂
义宁祷霁未应
舟宿会昌十里间
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观盖尸坚吾
五羊食荔枝龙眼
甲辰岁与涂汉英别己酉复相过遽告行固小留之
赠别藤州法曹南剑张仲明
题疏山一览亭
读六一先生碑亭记
坐贫止挈孥累之半赴义宁
德庆府城绕以荷池叶楙花繁时环望之红绿无间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 其一
穷冬征途触目省身
寿广东帅潘直阁
雨霁宿荐福寺遣问寺僧
载欣
至德庆崖下回想松江山
挽饶伯余室氏曾夫人二首
陈伯英侍郎子也广帅辟入幕既至参差帅别思所以处未定间余载酒相过
真阳峡
向察推 其二
老范善画牛有学为八牛图者一犊在前又置一童
代墨客卿自赋赠安城彭云翼二首
欲入修门未果且留妙山逆旅书所见呈富阳大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