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皇太后六旬万寿圣诞诗 其二

皇太后六旬万寿圣诞诗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阊阖云旗降王母,广庭湘磬和成君。属车载酒分曹赐,中使赍香复道焚。

武布文沈霏瑞露,周轮鲁马奏卿云。臣工中外胪嘉颂,赤薤琳琅咏凯薰。

诗人曾广钧的古诗

招吴渔川重九登江亭以往天津谒李相不至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无着天亲似兄弟,灵山会上有缘来。翛然萍水聚还散,几度沧桑吁可哀。

公府门中馀鸟雀,道人脚底起蒿莱。九重寒秀无人问,独抱孤怀待早梅。

题李邺侯读书台壁

清代 曾广钧

灵武旌旗靖狄尘,转旋天地正三辰。十年厄运持衡宰,一代中兴调护人。

宝镜八铢愁上马,鸡竿五木禁呼春。悬知紫殿养梨日,不及朱陵作外臣。

皇太后六旬万寿圣诞诗 其五

清代 曾广钧

万宝秋成玉烛调,尧河汤旱沴全消。省耕尚费汤官粟,赐绢频颁织室绡。

阴德动天赠永锡,阳和匝地乐宽饶。金膏玉醴臻灵贶,宜此人民乐舜韶。

连日筹小火轮船事起草数千言晤客数十辈自嘲兼示同人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国武民权皆戏论,干戈不到乃金汤。必求黔首饶生计,莫厌胡雏满洛阳。

大起工场销土货,力争传教许通商。祇今第一筹边策,非止关怀为梓桑。

次韵李亦元希圣刑部

清代 曾广钧

祸福无门亦有门,墨丝杨路眼前存。鲵居九沈无人钓,鳌挟三山会有翻。

窗纸多棂明不足,黄金非瓦注先昏。青衫尘土兼新泪,何地能容旧酒痕。

汪九颂年新蕳山西啼学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柳太毡车动佩珂,芝泥新湿牡丹坡。芷兰如树日零落,鸾凤得时方啸歌。

碧玉仍流晋祠水,舜华休誓解亭河。一隅纵满澄清志,浑浑泡泡奈此何。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 其七

清代 曾广钧

折躬礼士求伊傅,拜手飏谟迈稷皋。黄屋湛恩飏彩杏,赤刀新命佩金桃。

禁营武备身亲惯,海署文书擘画劳。坐啸节楼清八表,高秋风雨起龙韬。

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八年去国身包胆,四十专城颊有须。北府群公馀执事,南牙五院重司徒。

洗兵海岛词人憾,立马吴峰索虏图。大铁围山今举步,詹詹丛语笑宽夫。

叔祖威毅伯晋太子太保上六长句戊子腊月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虎闱繄赖邪蒿说,龙阁资传正木经。宠纪先朝辉少海,占司次宿翊前星。

扬州夏贡荣旌节,祠部春官视鼎铏。二十六年三进秩,万邦为宪望仪型。

于长沙奉送端尚书奉使列国考驰宪法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龙飞甲子中兴年,吉甫驰驱六月篇。襄野空同驰众妙,太平濛汜近诸天。

楼船水国莲花府,组练云屯桃叶川。士女如山拥车骑,衔杯争惜使君贤。

游仙诗和璧园艳体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楚国佳人号绛绡,芙蓉新殿斗纤腰。不教茅许新珠藉,偏有裴樊渡石桥。

芝馆乌龙惊绣榻,桃源仙犬吠云翘。青童昨夜朝阿母,一夕微霜蕙叶凋。

皇太后六旬万寿圣诞诗 其八

清代 曾广钧

蕙殿五云高太甲,莱台十载待重庚。黄童白叟十和气,巷舞衢歌荅盛明。

闾里繁华腾喜气,郊圻生聚轸皇情。銮舆晓出宜春苑,夹道欢呼万岁声。

庚子落叶词同李亦元王聘三作 其八

清代 曾广钧

帘外晓风吹碧桃,未央前殿咽秦箫。石华广袖谁曾揽,沈水奇香定未烧。

荷露有情抛粉泪,菱波无赖学纤腰。云袍枉绣留仙褶,白石清泉任寂寥。

次韵李季龙希膺 其三

清代 曾广钧

乍骋兰筋上九崃,各分军寄拥群材。本期决战军丹浦,谁遣沈枪卧绿苔。

辽海风尘归皂帽,巴陵祠庙锁烟煤。莫言厝火为安策,烽照甘泉正劫灰。

阳朔舟中寄刘谷怀

清代 曾广钧

武慎勋名照百蛮,我来访古悼河山。桓文霸业埋芳草,景武功臣继将坛。

纵酒须教三日醉,尝羹先遣两姑欢。雍门古调无人识,不遇钟期莫便弹。

左文襄公挽词 其三

清代 曾广钧

万人公论许忠贞,二圣酬庸异数旌。敕建崇祠隆报享,宠膺美谥极哀荣。

河山铁券传苗裔,纶綍金泥问子生。笃念荩臣恩旷古,九原衔感泪应倾。

和赠署淮扬道郭慕徐舅氏

清代 曾广钧

家声横海旧登坛,循吏通儒两擅难。谁识凤麟通有若,莫因鸡犬羡刘安。

异同坚白谈成阵,削简留青笔涌澜。明使郎君来又去,重闻讴颂惜清官。

登舟一夕对酒偶成时从阅云梯关归清江浦丁亥十月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长亭衰柳晚萧萧,谁与孤蓬话寂寥。桦烛明星方昨夕,布帆微月又今宵。

怀人并是怜华袖,得句先教寄玉箫。从此清闺减吟兴,倚阑应有候归桡。

始出关

清代 曾广钧

赋猎长杨技未工,论兵高柳又无功。虱身缨组吾知愧,角胜樽罍道不同。

文纪乡关怀下杜,兰成词赋悼江东。辽花依旧开迎辇,物外何年降綵虹。

抵天津闻大驾驻潼关三日

清代 曾广钧

词客惊魂访旧畿,王良策马野鸿蜚。身兼雄剑无长物,心与龙旗共壮飞。

阅武宫前种杨柳,海光寺口盛蔷薇。今日并随城郭尽,苏仙何处更沾衣。

曾广钧

曾广钧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17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