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信守徐稚山侍郎

寄信守徐稚山侍郎

宋代 曾几

归去来兮莫问津,有船即买系江滨。自应一学陶元亮,不用更呼祁孔宾。

已卜春前春后日,重寻水北水南人。使君为我新茅栋,数有书来意甚真。

诗人曾几的古诗

次折仲古游浔州桂园韵

宋代 曾几

鸡犬图书同一舸,老夫荡桨儿扶柂。
浔江一击欲生根,梦下湖南向江左。
极知越俗留连客,性不相投如水火。
是谁招唤写羁愁,拄颊西山云数朵。
云山下有园五亩,不植侧生旁挺果。
十年艺桂待芳辛,岁晚风霜深印可。
有怀泽畔入骚辞,配以兰椒真类我。
斧斤竟不赦孤根,问主林神安所坐。
乃知有用祸先集,社栎之徒最繁夥。
径须浇下磈磊胸,乞取青钱供白堕。

独青亭

宋代 曾几

霜落水痕风落木,翠盖倚天惟汝独。
是谁手种百年馀,荫此空庭一株足。
岁寒不但色青青,上有垂丝下茯苓。
松根老僧应取此,制人颓龄起人死。

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

宋代 曾几

桂林佳事我能言,四座停杯且勿喧。
人物豪华真乐国,江山清绝胜中原。
亲尝荔子薰风浦,静对梅花小雪村。
边锁无虞庭少讼,不妨仙释问真源。

郑侍郎招赏瑞香感旧有作

宋代 曾几

郑驿留宾处,看花又一年。
香囊依叶密,锦繖向人圆。
子敬新游岱,吾宗复在边。
小诗相促迫,感旧一凄然。

通幽花径

宋代 曾几

一径夹青葱,无人到幽处。
花发晓莺啼,欣得得佳趣。

家酿酒乡四首 其四

宋代 曾几

醉乡论石仍论斗,如此山重水复何。我觉去人殊不远,从来杯勺不能多。

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戏成三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茶山老子竟成痴,漫说寻芳去不迟。浪蕊飘残犹自可,名花落尽不曾知。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忠义云霄逼,声名日月悬。剧谈风满坐,杰作气无前。

诗酒今彭泽,山林昔辋川。不随秋露尽,家集灿成编。

吕郎治先以职事至常山县不敢越境以书致两郡

宋代 曾几

子到常山县,饶阳有敝庐。
相望百里地,空得数行书。
睡思茶料理,愁怀酒破除。
新秋即在眼,过我定何如。

独步小园四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江梅落尽红梅在,百叶缃梅剩欲开。园里无人园外静,暗香引得数蜂来。

遗直堂

宋代 曾几

柏叶松其身,在时公手植。
杂树谁所栽,一钱初不值。

次郑侍郎卧闻秋风韵

宋代 曾几

茶山石燥泉亦枯,草树叠叠成樵苏。
天公风雷起挥袂,咳唾急雨纷跳珠。
我诗曾未管窥豹,况有文采如於菟。
勤公见索扫地无,公自瑶碧玱华琚。

白鹤亭

宋代 曾几

萧散林下风,霜毛极清润。为问载高轩,何如弄闲影。

皇石堂

宋代 曾几

南坡佳绝处,夏木昼成阴。
青壁可对面,寒泉能醒心。
驾言同胜践,晤语契幽襟。
野兴何曾尽,林间栖暮禽。

驾月桥

宋代 曾几

伐木梁清浅,扶藤日几回。
嫦娥与牛女,昔日度桥来。

闻冠退欲还柳州寄柳守常子正

宋代 曾几

旧隐龙城在,书传喜可知。
还来避地客,已去弄兵儿。
瘴色休看镜,行期不问龟。
中秋一杯酒,定与故人持。

书徐明叔访戴图

宋代 曾几

小艇相从本不期,剡中雪月并明时。
不因兴尽回船去,那得山阴一段奇。

投壶全中戏成

宋代 曾几

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
不作秋风铺落叶,端如春草种成丛。
旁观讵敢当勍敌,俯拾无劳命短童。
说与妻孥须办取,如山酒肉贺全功。

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 其一

宋代 曾几

客有过兰若,交情似竹林。野花无可落,村酒不宜斟。

又得清新句,如闻謦欬音。南坡盟好在,为问几时寻。

赠空上人

宋代 曾几

我搴空门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壶,中有宝月寒。
四壁澹相对,安身一蒲团。
玲珑六窗静,竟日心猿閒。
时从禅那起,游戏于笔端。
当其参寻时,恣意云水间。
松风漱齿颊,萝月入肺肝。
政使不学诗。已见诗一斑。
况复用心苦,俗氛何由干。
今晨出数篇,秀色若可餐。
清妍梅著雪,圆美珠走盘。
乃知心镜中,万象纷往还。
皆吾所现物,摹写初不难。
谁能效我辈,造语出险艰。
请师賸汲古,净洗蔬肠酸。
坐令韩退之,收敛加巾冠。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3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