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

宋代 曾几

折来梅与句争清,强和馀音本不能。
欲向都官论一字,略无佳处似诗僧。

诗人曾几的古诗

寒雨浃旬终不成雪

宋代 曾几

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
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
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
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
听窗复听竹,敧枕不知倦。
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
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宴。
囊萤已乾死,无以映书卷。
请天收层阴,斗柄行欲转。
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

次雪峰空老韵二首 其二

宋代 曾几

独烹茶山茶,未对雪峰雪。须知千里间,只共一明月。

陈家参玄人,道眼应一瞥。为语管城君,相从炽然说。

有山堂

宋代 曾几

江南家家窗,何处无远岫。
唯有谢玄晖,眼中揖其秀。

宫祠满秩

宋代 曾几

云水天台郡,祠庭我所监。
几年真傲吏,今日是前衔。
禄米谁周急,园蔬不疗馋。
上书端未免,定不达空函。

闻寇至初去柳州

宋代 曾几

剥啄谁敲户,仓皇客抱衾。
只看人似蚁,共道贼如林。
两岸论千里,扁舟抵万金。
病夫桑下恋,万一有佳音。

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宋代 曾几

麦秋气清和,槐夏日阴翳。
块然守蓬蒿,何以破翳滞。
肩舆卒辈乏,徒步脚力费。
出门即林丘,散策空梦寐。
賸为犹子怜,遽以此君至。
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
毛君又一奇,枝干不少异。
想应开一束,妙简得三四。
今晨入吾手,夷险可历试。
芒鞋与周旋,白拂相妩媚。
人生七十稀,况复已过二。
多谢汝扶持,无乃太晚计。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

宋代 曾几

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湔。
阴翳树林无六月,风凉殿阁是诸天。
政须深隐似玄豹,不用怀归如杜鹃。
咄咄逼人牛马走,夜窗妨我枕书眠。

食蜂儿有感

宋代 曾几

蜂儿虽小物,各自有君臣。
夺食已非义,焚巢兹不仁。
杀身缘底罪,作俑定何人。
不惮高论直,宁辞远送珍。
解包颜有喜,入坐齿生津。
海错休胶列,山肴且不陈。
其谁心恻怛,为汝鼻酸辛。
愿下孩虫令,恩倾雨露春。

归来桥

宋代 曾几

安车过桥时,童稚皆喜舞。
题柱作归来,元无长卿语。

寓广教寺东轩

宋代 曾几

谁将老境觅菟裘,聊与瞿昙共一丘。
青士无多瞿萧散,紫君虽小亦风流。
要须憩寂有茅宇,何以落成惟茗瓯。
稳看林间上番笋,惜无馀地可通幽。

黄嗣深尚书见访

宋代 曾几

骑气初占客至,履声忽报公来。不乱空庭鸟雀,何妨满席尘埃。

碧芦潈

宋代 曾几

春风桃李蹊,学语鸟相唤。
不可无寒芦,汀洲下凫雁。

乙卯岁江南大旱七月六日临川得雨奉呈程伯禹

宋代 曾几

缥缈炉烟上帝阍,朝来一洗旱如焚。
垄头无复成龟兆,水面初看起縠纹。
政使夏畦炊白玉,未妨秋稼割黄云。
使君闵雨心犹在,化得邦人不茹荤。

吴元中少宰复官守长沙以诗贺之

宋代 曾几

眼看乱后几凋年,神护灵光独岿然。
镜里未添灵白发,囊中初得旧青毡。
寄书地正当回雁,晤语身方走跕鸢。
社稷于公端可卜,一篇江汉咏周宣。

谢寄端砚四首 其二

宋代 曾几

名声藉甚端溪砚,何况珍材琢下碞。兔颖麝煤俱惬当,使君裁鉴果超凡。

十二月六日大雪

宋代 曾几

薄晚蓬山下直馀,笑看六出点衣裾。
絮飞帘外无萦绊,花落阶前不扫除。
松鬣垂身全类我,竹头抢地最怜渠。
短檠便可捐墙角,剩有窗光映读书。

闻冠退欲还柳州寄柳守常子正

宋代 曾几

旧隐龙城在,书传喜可知。
还来避地客,已去弄兵儿。
瘴色休看镜,行期不问龟。
中秋一杯酒,定与故人持。

剡溪竹纸三首 其三

宋代 曾几

会稽竹箭东南美,研席之间见此君。为间溪工底方法,杀青书字有前闻。

用逮子韵奉赠郑禹功参议

宋代 曾几

雨馀依砌上苍苔,竟日山房闭不开。
下马厌闻生客至,敲门喜见故人来。
长哦绿竹诗三叠,小酌黄花酒一杯。
此外相看复何事,团蒲隐几湛灵台。

乞梅曾宏甫二首

宋代 曾几

腊前腊后无非雪,溪北溪南并是梅。
知有家山难觅路,敢烦健步送春来。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3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