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述侄饷日铸茶

述侄饷日铸茶

宋代 曾几

宝胯自不乏,山芽安可无。
子能来日铸,吾得且风炉。
夏木啭黄鸟,僧窗行白驹。
谈多转生睡,此味正时须。

诗人曾几的古诗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

宋代 曾几

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
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
又如学仙子,辛苦终不遇。
忽然毛骨换,正用口诀故。
居仁说活法,大意欲人悟。
常言古作者,一一从此路。
岂惟如是说,实亦造佳处。
其圆如金弹,所向若脱兔。
风吹春空云,顷刻多态度。
锵然奏琴筑,间以八珍具。
人谁无口耳,宁不起欣慕。
一编落吾手,贪读不能去。
尝疑君胸中,食饮但风露。
经年阙亲近,方寸满尘雾。
足音何时来,招唤亦云屡。
贱子当为君,移家七闽住。

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

宋代 曾几

南渡年来两鬓霜,牡丹芍药但他乡。
即从江水浮淮水,便上维扬向洛阳。

逮子作亭于官舍明清堂后种竹殆千竿余名其亭以留客取老杜竹深留客 ...

宋代 曾几

行到竹穷处,有亭佳可游。境因吾子胜,客为此君留。

娟净经时雨,萧梢六月秋。岂无他草树,泾渭不同流。

寓广教寺东轩

宋代 曾几

谁将老境觅菟裘,聊与瞿昙共一丘。
青士无多瞿萧散,紫君虽小亦风流。
要须憩寂有茅宇,何以落成惟茗瓯。
稳看林间上番笋,惜无馀地可通幽。

松风亭四首 其二

宋代 曾几

客至引幽步,步及松风亭。问亭何当作,笑视何足听。

俗论鬨蛙黾,市声殷雷霆。时来一洗耳,两眼为君青。

送逮子赴秋试江西漕司

宋代 曾几

有诏词场猎俊英,西风匹马豫章城。
欲追诸父雁行上,肯逐群儿鱼队行。
金是莫邪当自必,璞非死鼠会相明。
笔端妙处还知否,万里秋天壮气横。

企疏堂

宋代 曾几

芗林未置身,泛宅先入手。
二疏归来时,能似今日否。

辞召命呈子忱侍郎

宋代 曾几

懒慢无端世所遗,独怜衰病少光辉。惠然投我有华衮,何以报公无纻衣。

末学虚声惭取誉,旧章多识恐成非。侍郎清鉴悬明镜,莫道尘埃一点飞。

挽郑禹功

宋代 曾几

山海淮壖利,吾徒职骏奔。
长官惟我在,同事只公存。
句法深深见,心宗细细论。
清风今已矣,微月耿黄昏。

松风亭四首

宋代 曾几

回环数株松,老干极落落。
清风一披拂,竽籁自然作。
喧嚣世俗事,只使人意恶。
谁能洗耳来,相与憩寂寞。

途中二首 其二

宋代 曾几

小麦青青大麦黄,新蚕满箔稻移秧。绿阴马倦休亭午,芳草牛闲卧夕阳。

题退轩

宋代 曾几

求名恐颠隮,求道戒进取。
谁知却行人,可以超万古。

咏旱三首 其三

宋代 曾几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乞晴今几日,又以悯雨求。

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初还信州呈寓居诸公

宋代 曾几

万事不称意,一生长损心。
稍知閒有味,又觉老相侵。
田舍那能问,溪山未暇寻。
清歌一杯酒,聊与故人斟。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宋代 曾几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用逮子韵奉赠郑禹功参议

宋代 曾几

雨馀依砌上苍苔,竟日山房闭不开。
下马厌闻生客至,敲门喜见故人来。
长哦绿竹诗三叠,小酌黄花酒一杯。
此外相看复何事,团蒲隐几湛灵台。

郑侍郎招赏瑞香

宋代 曾几

浮花虽不多,要是乏美质。
前庭锦烘笼,君向何许得。
色香极秾丽,裁翦极细密。
複幕重帘开,毋令犯风日。

郡中禁私酿严甚戏作

宋代 曾几

结交欢伯无他肠,小槽窍比顾建康。
此身忽堕禁酒国,何路得到无功乡。
官酤快甚夏酌水,斋酿惬于冬饮汤。
客来且复置是事,北焙荐椀春风香。

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

宋代 曾几

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
问我家居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壖深又深。
坐看天威扫除了,一壶相贺小丛林。

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谢之二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西风黄叶北门街,有句无人为剪裁。冲突前驱公会否,要求一语定敲推。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3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