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曾习经
乍困游车懒见招,爱奇赏俊意能消。水平驰道香尘润,河外人家节物饶。
邻舍卖浆窥换马,市楼坠策偶闻箫。逃蜂匿蝶伤春晚,尺五城南只觉遥。
鲤鱼沟谒先大夫墓三首 其二
有田杨漕湾,躬耕代徵禄。万里资负米,连岁又不熟。
飘然我来归,有泪不敢哭。及春事畴垄,行复念牛犊。
眼看枌社地,有同桑下宿。天地本自宽,生年今蹙蹙。
寓居春晚花卉蔬果盛敷荣欣然有作八首 其二
筋力生成不告疲,黄昏新有同牙儿。藤轮备准藤花下,倏见蜘蛛结网丝。
春心 其三
别梦依稀过谢桥,心中风雨暗潇潇。自从拾得杨花片,不见章台见柳条。
郭春榆宫太保七十寿
一世才流馀砥柱,故家乔木阅风烟。春官桃李乔成荫,碧落星辰宛旧躔。
臣节天心原不负,令名寿考竟兼全。谢庭正欲森兰玉,况值齐眉祝引年。
和李亦元春寒四首 其一
怀远伤高一往深,碧云回合自愔愔。他乡翠柳供愁断,别馆朱楼隔雨沉。
歌舞渐阑嫌酒恶,风幡不动恼禅心。衰迟亦有閒花草,未中思量且不任。
题御画写字图帝立书文忠师在后
一代君臣礼数殊,飘摇风雨有深居。汉家画意谁知得,隐见明堂负扆图。
自孥小舟过河与梁次侯閒话
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渡。投竿忽失笑,截断曹渡句。
次侯吾故人,隔河斜对宇。耕作有偃息,还往无迎拒。
沿河东西岸,汲汲事斥卤。耦耕诚何心,遗民略可数。
往者无可说,来者难亿语。田家本色话,商略到瓜芋。
未足尽悠久,亦颇极谐噱。閒晷未易得,炊烟淡容与。
解维及潮流,平视月正吐。
绮儿画秋塘白鹭为题
风动青芦三两枝,寒塘秋鹭影沦漪。江乡此景寻常有,高柳黄尘特见奇。
题宝瑞臣思朗上元夜饮图二首 其二
九衢箫鼓元宵节,廿载承平帝里游。我是王孙旧宾客,眼看乐事此生休。
任公归国为赋
更生强聒曾无补,楚老相逢泣已迟。起陆龙蛇先有谶,纳隍蕉鹿世犹痴。
及关李叟闻长叹,归国梁鸿剩五噫。最念望门投止日,眼中豪俊已生髭。
乙未二三月间六首 其六
春晕一以照,芳草已寸碧。游子憺忘归,苍茫念行役。
得途未欲忙,回首倏陈迹。官职岂足爱,劳劳至今夕。
题绮儿画二首 其一
枯木寒藤依绝谳,飞流直下千尺强。会须来此坐清昼,评量谷帘蟹眼汤。
题郭餐雪小照片四绝句 其二
读书万卷空复尔,怅望千秋亦惘然。似有才人吊黄祖,不妨重赋鹦鹉篇。
题朝鲜闵妃像二首 其二
亡国曾逢赵大夫,落花台殿说啼乌。春来遍是红心草,曾见宫人瘗玉鱼。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五 初唐四子
梁陈藻丽入唐初,四子雍容语甚都。沈宋王岑夸格韵,若论绚素此权舆。
岁朝大学书初唐应制诗题后
心喜岁朝飞瑞雪,眼明发兴到乌丝。试将晚宋瘦金格,来写初唐应制诗。
瘿公寓斋与艳秋同饭戏赠二首 其一
万花敷地久成尘,露颖烟蕤的的新。末世文章工峭茜,要知薄媚足精神。
桂东原腊尽日自营口晓发盖州诗简栖瘿公均有和作因次韵寄东原兼呈 ...
钟沉百杵酒微醒,念尔冰天雪海行。绝塞牙旗明杀气,故家箫管狎春声。
相看袖手真无赖,稍近弹棋便不平。自是中朝重边禁,当时枉却弃儒生。
既乞罢移旧居仍与子贤对字子贤以诗见贻依韵奉酬
久忧北陇翻腾笑,悲谢南云枉寄钦。五亩柴桑容啸傲,三年裘氏旧呻吟。
沧波久有横流叹,晏岁难为去国心。蹈海栖山差一间,春晖远道思方深。
题姻亲郭信发实颐夫妻像赞 诰授昭武都尉郭君像赞
抗心希古,养素全真。体之以质,彪之以文。婆娑丘园,从容道德。
隐之弥曜,渊乎莫测。觥觥清节,悠悠我思。有道之碑,唯无愧辞。
曾习经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229篇诗文
腊梅诗
题永青山人芙蓉峰采药图
和李亦元春寒四首 其三
杂忆三首 其三
春心 其四
秋斋五首 其三
湜亭六绝句 其三
拟温飞卿杨柳枝六首 其六
遣童杨漕种树
江孝通归里二首 其一
诰封恭人林太人像赞
静中偶述
病起趋田诗九首 其九
送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 其三
葛沽苏庄道上麦苗茸茸桃杏交花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七 靖节桃花源记
秋兰始花端侄游山回致山泉两瓶对花瀹碧螺春茶
题凉格庄会莽图余越园画葬梁文忠公
挽黄孝觉
陈麓宾乞罢客过之方灌菊畦语客曰顷顿间有园居之适然每傍晚浇花望 ...
挽麦孺博
玉芙新婚为赠
题刘幼云九峰山图二首 其二
姚君悫秋园
落叶四首 其二
失题七绝二首 其一
春晚犹寒偶赋
寄题朱九江先生祠堂
南下洼钓鱼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一 曹子建集
送赵尧生回里
法源寺看花
板阁二首 其一
和李亦元春寒四首 其四
题麦孺博潘若海诗词合卷
瘿公寓斋与艳秋同饭戏赠二首 其二
题力轩举医隐图
春心 其二
穜兰二首 其二
田间杂诗十四首 其十一
鲤鱼沟谒先大夫墓三首 其三
酒渴引荈听雨达旦
唾壶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三 谢宣城集
十一月七日德宗皇帝孝定皇后奉安崇陵泣纪
夜起海棠花下作
平谷秋兴六首 其一
和王病山韵
题朱彊村侍御归鹤图
题关河行旅图
和秦晦鸣韵
题郭餐雪小照片四绝句 其四
送王病山守抚州
赵龙云先生挽诗 先生同年赵尧生之兄,于尧生有恩,尧生自蜀讣告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