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遭运郭将军歌

送遭运郭将军歌

明代 张弼

将军原是汾阳族,而父当朝大都督。少年鼓箧武庠游,诸史群经靡不读。

晋人书法唐人诗,时亦钻研味膏馥。弯弧试剑早归衙,缙绅讲义多如簇。

京华数目小由基,调弧撚箭玄援哭。圣明宵旰念南畿,尺一龙章寄心腹。

蛇虎潜踪珑麦青,鲸鲵不惊海波绿。漕渠污漫输挽劳,萧何无谋刘晏促。

在廷万口借将军,共方提纲整条目。九重宠任今何隆,要为四海苍生福。

宣尼大训如日月,百姓足时君自足。伫看紫府报勋庸,玉陛前头秉钧轴。

诗人张弼的古诗

寄陈永叔

明代 张弼

楼上先生不下楼,酒尊诗卷自优游。从他白日无情甚,纵尔清閒也白头。

和江源一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弼

脱却朝衫理钓丝,庆云庄上晚秋时。秫田百亩供宾醉,烟树一林催我诗。

触事时还增感慨,乐天无复叹衰迟。青云故旧能寻访,草径争看四马驰。

二月八日予生辰也喜浙江左大参桂坡先生至绝不饮酒茶话甚适赋此以 ...

明代 张弼

东海老生初度日,浙籓左相忽来过。炉薰茗椀灯前话,绝胜金钗玉面歌。

过南安谢父老修东海先翁生祠

明代 张弼

迢递先公遗世久,慇勤父老尚追思。东海英灵惊独在,南安祀礼岁如之。

庾梅未落春何往,湘竹淩寒节不移。翘首相承贤守令,不胜云外雨丝丝。

红梅赠同年翁佥事

明代 张弼

庾岭小红梅,风标天下绝。昨日幸同欢,今日伤离别。

玉篴两三声,吹落胭脂雪。写以赠知心,相携其明月。

挽许参政父母

明代 张弼

黄发相看八十馀,清时同拜紫泥书。稻香南亩扶藜杖,花满东园驾板舆。

仙梦同游乘翠凤,宦途闻讣解金鱼。道山高冢埋双璧,宿草凄迷益叹吁。

失题十七首 其五

明代 张弼

孤鸿渺渺夕阳边,回首虞山路四千。岁月无情新白发,风云有迹旧青毡。

蠹鱼不入吟诗稿,鸥鸟相随载酒船。试向三高祠下泊,一杯还酹水中仙。

下第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 其二 春露

明代 张弼

柳眼花腮湿暗添,无边青紫竞秾纤。茂陵谁解相如渴,未赐金茎一滴沾。

郭总戎率僚吏饯予于查山初发矢有雉惊起于麦陇继发一矢雉即毙众惊 ...

明代 张弼

查阜前头雊雉肥,一飞白羽锦离披。辕门竞为将军贺,帖帖海波无是非。

渔舟 其二

明代 张弼

数罟时罩罩,轻舠任飘飘。不投五十犗,安得载山鳌。

送牌坊柱到府学

明代 张弼

圣祖诒谋万世传,里闾棹楔表英贤。既通地脉壬乾位,定破天荒癸卯年。

五色凤文能照耀,九霄鹏翮自腾骞。莫嗤两柱无多力,待看堂堂拄碧天。

失题十二首 其五

明代 张弼

冒雨游山不见山,耳根空自饱潺潺。蘋蘩了却中心事,旧友新坟紫翠间。

喜客至

明代 张弼

吟风弄月台前草,为见客来青更好。载酒频过莫问奇,眼中尽是寻常道。

雨饮

明代 张弼

花朝风雨阻清游,便蹑棕鞋上小舟。白发周郎留共饮,大吴桥下酒如油。

送宋秋官景旸

明代 张弼

小宋文章似大苏,为行秋令到东吴。懒提劾鼠张汤笔,谁献监门郑侠图。

夜月豺狼潜草莽,春风狴犴长蘼芜。公馀应有同年念,为我城南访阿符。

哀文江张御史辞

明代 张弼

粤岁巳巳兮天狼耀芒。爰有卫霍兮固我圉疆。胡皇舆枉御兮六飞劝勷。孰执其咎兮曰惟巨珰。

珰不足诛兮实痛群良。有豸斯冠兮文江之英。

焱惊尘集兮溘焉云亡。孰不南奔兮胡独甘乎镝铓。

曰君辱臣死兮惟义之常。死虽可逃兮吾志弗降。

锟铻赤堇之产兮百鍊益刚。猗嗟豸冠兮生者为殇。

归气作厉兮犹剿乎犬羊。缅思是时兮天地苍黄。

天心不渝兮日月其光。华夷骇闻兮孰不尽伤。惊沙飘梗兮四顾茫茫。断云没鹘兮彼天一方。

精英烨煌兮逐雁以南翔。有孤茕茕兮抱麟经而独伤。

我哀豸冠兮重珰谋之不臧。冠发上指兮夜何时明。

寒山拾得歌

明代 张弼

香积厨中涤斋钵,窃□饕残苟为活。蓬头垢面欺俗流,还赖丰干一饶舌。

君不闻稷也亦弃儿,伊谁拾得之。后世烝民饱粒食,却事荒唐佞禅伯。

滔滔无计障奔澜,令我抚图三叹息。

归途值雨谢迎送官

明代 张弼

归路交山化雨零,瘴烟消尽海峰青。云随旌旆消蛇远,春度郊原草木馨。

南北皇图原一统,衣冠清淑自三灵。迢迢迎送今成别,回首晴霞粲晚汀。

聚爱楼四咏为克勤赋 其四

明代 张弼

楼近绩溪石,石镜明于镜。聚爱楼头人,照面照心性。

送张靖州

明代 张弼

记得相逢其食□,桃花开遍十三遭。此行若到玄都观,应被刘郎笑二毛。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