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三郎试院高捷喜成四韵

小三郎试院高捷喜成四韵

宋代 曹勋

吾侄千里驹,一喷绿沙外。
韬钤本书史,方略挟经纬。
小出附众策,坐使勍敌溃。
持弧褦襶子,雨汗亦良愧。

诗人曹勋的古诗

孔子泣颜回

宋代 曹勋

噫嘻吁,天欤人欤,
回也抑亦子之命欤,而其或者天实使之丧予。
何仁者之不寿,而中道之弃兮。
噫嘻吁,回欤回欤,
其吾道之穷欤。

浙西刈禾以高竹叉在水田中望之如群驼

宋代 曹勋

浙西纯种晚秋禾,更得明年雨不多。
且刈且歌丰岁甚,平洋弥望列明驼。

小三郎试院高捷喜成四韵

宋代 曹勋

吾侄千里驹,一喷绿沙外。
韬钤本书史,方略挟经纬。
小出附众策,坐使勍敌溃。
持弧褦襶子,雨汗亦良愧。

楚狂接舆歌

宋代 曹勋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指箕子而为愚。
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
镆铘见弃於铅刀兮,鱼目宝於隋珠。
彼蜂蛭之隐微兮,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

游庐山将归有作二首

宋代 曹勋

上真应御白云闲,肃立香霏玉殿寒。
五百年中今应运,原还中土汉衣冠。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五十三

宋代 曹勋

煴室宿火销,缊袍良独暖。病身怯夜永,老怀苦昼短。

栖鸟惊檐头,朝日上窗眼。未问粥面花,地黄酒须满。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宋代 曹勋

瑞峰来现宰官身,清峙岩岩耸缙绅。
闻道石头时说偈,一堂惊动水云人。

久雨三首

宋代 曹勋

一旬连夜雨,人物困泥中。
竹树侵书暗,横流趁路通。
灶烟薪更湿,檐溜耳难聪。
润逼衣襟重,何时日照东。

新岁雪示儿辈二首

宋代 曹勋

改岁晴和两月悭,雨声兼闰湿长安。
江海已挟春风嫩,朔雪犹飞腊月寒。
老境亟寻篝火暖,此怀不放酒瓶乾。
珠幢玉蕊明心目,写入清吟异日看。

三峡流泉歌

宋代 曹勋

草木摇落兮露为霜,三峡之水兮流汤汤。
我欲绝之兮恨无梁,邈佳人兮天一方。
明月皎皎兮,泉流汤汤。

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六

宋代 曹勋

客路逢寒食,浙西春事稀。日华藏暖景,天气未单衣。

歌棹喧椎鼓,桃花巧映扉。空收麰麦粉,药病岂心违。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喜成小诗附便奉呈三首 ...

宋代 曹勋

某也庵居久,心形付自然。山林藏老退,松竹养风烟。

遇物元非远,寻真自一天。怀人会心处,熟诵见山篇。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其十

宋代 曹勋

八月凉秋草未斑,诞辰正近旧长安。客涂拜寿无琴奏,应念清辉玉臂寒。

攀龙引

宋代 曹勋

铸神鼎兮荆之阳,鼎成兮宾帝乡。
君乘龙兮龙高翔,臣攀龙兮龙髯短。
龙髯短,接君之衣兮,
臣不敢以手挽。君弃臣兮臣将畴依,
臣恸哭兮君不知。君不知兮可奈何,
风雨惨惨兮荆山之阿。

绿水曲

宋代 曹勋

春光有馀辉,入水可揽结。予亦淡荡人,照影空明灭。

遗所思

宋代 曹勋

君行既云远,我思日以长。
思君无所遗,宝带双鸳鸯。
鸳鸯不相失,锦翼游方塘。
副之玳瑁簪,同心复同房。
上有金莲花,茎叶相扶将。
下有并根藕,藕丝百尺长。
同缄尺素书,封以紫锦囊。
上言长相忆,下言莫相忘。
努力加餐饭,归来花正芳。

林徽猷挽章二首 其二

宋代 曹勋

出镇温陵重,邻邦赖设施。未容推厚德,遽复见丰碑。

落日辉丹旐,凄风入素帷。便知馀庆在,绝笔看遗诗。

春晚五首 其四

宋代 曹勋

新荷贴水翠田田,绿满花梢午影圆。饭了从容春事静,螭头闲掬水溅溅。

恭睹宸制花落尤艳之句自古诗人未有形容及此者使落花不与草木俱委 ...

宋代 曹勋

春事匆匆绿渐秾,林花铺绣晓烟中。如何捲上黄金阙,许作华裀舞阆风。

送许尉

宋代 曹勋

平生许彦充,躯胆两豪举。
掀髯参军事,讵可细碎语。
我时百僚下,计拙役甚苦。
从事得余力,慷慨志相许。
公乃小著鞭,一官尉南浦。
盐车虽云困,垂棒亦其所。
原子逢荐达,天王方振旅。
求田勿堕气,苞茅当问楚。
此事岂不壮,况复吾素与。
我缘拥縗服,窘欲访鸡黍。
天寒霜雪盛,世乱豺狼阻。
何堪南北趋,别意寓琖俎。
伤心有清泪,挥洒欲如雨。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50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