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诗欲学陆放将赋此见志

诗欲学陆放将赋此见志

明代 张弼

酒杯不及陶彭泽,诗法将随陆放将。南宋偏安将不幸,圣明全盛我遭逢。

平生同是乙巳岁,立命独嫌磨蝎宫。自儗自痴还自笑,茅檐燕雀逐高鸿。

诗人张弼的古诗

送秦武昌复任

明代 张弼

隼旟遥驻汉江滨,江草江花总是春。苏子堂空仍有月,庾公楼在却无尘。

九天雨露随归马,七泽波涛纵淍鳞。会筑沙堤迎太守,汉庭黄霸是何人。

观泉 其一

明代 张弼

山巘高低如绣,溪流屈曲无声。幽人闭户不出,门外小桥自横。

丘司成寄太学进脩录

明代 张弼

太学新刊进脩录,老夫三读仰儒宗。挽回太古淳庞气,扫退如今轧茁风。

白玉堂前春浩浩,黄金台下月溶溶。更芟枝叶寻根本,围棘中间见晦翁。

送佥宪陈粹之考满过姑苏

明代 张弼

君到吴门好住船,故人尊酒谩留连。宦途迟速只如此,世态翻腾听自然。

玄墓山藏兜率地,洞庭湖接郁蓝天。清游自是多酬唱,好向天池石上镌。

失题十七首 其二

明代 张弼

别后桃花十五春,江湖天远独情亲。短檠还在心如旧,长剑时磨□更新。

弋木甘棠频换主,滁阳苜蓿属何人。寄来一握清风扇,好为南荒埽热尘。

送戴良佐还太仓兼简陆内翰

明代 张弼

一年一度客金台,帆势常随雁往来。此夜红楼听雁语,明朝白苧为君栽。

故人意气诗千首,远道风烟酒一杯。为报娄东陆夫子,停云瞻望正裴回。

挽某淑人词

明代 张弼

吁嗟淑人之生兮,当元师之劻勷。噫嘻淑人之死兮,将龙辔之度江。

终始艰虞兮,惟忧勤而保□桑。相夫子以德善兮,启后世之耿光。

允淑人之幽贞兮,绵似续兮奚忘。

怀天骏第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弼

倚天长剑重须磨,越砥鹈膏今若何。闻道有人占北斗,双龙紫气近尤多。

失题十七首 其十四

明代 张弼

安山道士寄诗来,又见黄花五度开。司马正当兴礼乐,季鹰聊自避尘埃。

一轮明月三江水,万里清风百尺台。北望悠悠思无限,相逢且覆掌中杯。

登东山送冯掌教 其二

明代 张弼

一回相见一清吟,短发繁霜岁月侵。浪迹谁怜南又北,旷怀自信古犹今。

越王台北秋风早,张相祠前暮雨深。莫问玄都痴道士,红尘回首欲投簪。

赌命滩

明代 张弼

晚度牂牁赌命滩,滩声鼍吼势回山。长年力尽面如土,嬴得残生一线间。

珉玉池付金莲寺僧为香炉

明代 张弼

平平艮岳黍离离,拾得龙眠洗玉池。付与山僧作清供,兔毫深椀对吟诗。

挽许将军词

明代 张弼

桓桓许公将门子,少讲孙吴习经史。虬髯猎猎气堂堂,誓不徒生不徒死。

青蛇矫矫丈八矛,白雉差差五干矢。马上盘旋一鹘经,阵里横戈万夫弛。

金符玉节羽林郎,作乐左右腾声光。龙辔鸾辂忽远属,挽戈土甲不少忘。

授钺山西任都阃,恣戮腥膻诸犬羊。蒲州营前卤血紫,高山□里卤首降。

戴天雠耻得颇雪,太上六龙归故疆。凯歌还家志愈厉,敕守南京根本地。

西南万里松籓彝,有命更廉公总制。便道先平都掌蛮,深菁高崖随手薙。

轴辘西溯次成都,大星如斗营前坠。还有遗言嘱子□,报君不必论死生。

川人扼腕叹花乡,朝士论功惜狄青。野狐庄前万株柏,风嘶露泫如含情。

神光煜煜时或见,恍然张眼望神京。我为徐公歌暂节,剑戮鲸鲵中道折。

谁为分明叙战功,磨光房山作公碣。

失题十七首 其八

明代 张弼

承恩天上有佳期,暂向亲庭捧寿卮。落叶拂衣秋漠漠,飞云引目路迟迟。

催人白发时难缓,报国丹心剑自知。我在鸳班当拄笏,春风争看凤来仪。

送礼部王希曾还朝

明代 张弼

万里相逢鬓巳星,孤灯夜雨话鱼城。客程岭外初归马,宦况江东老步兵。

铃阁幸同今日醉,冰衙不减旧时清。凄凉又说明朝别,更上周台望去旌。

兰畹歌

明代 张弼

青龙江头闻国香,滋兰九畹宛在傍。伊谁采之九佩纕,我思重华道匪长。

再拜再拜龙衮裳,烈烈清芬被四方,兰兮兰兮母自藏。

饮陈千兵于云封寺

明代 张弼

云封寺里避游尘,歌舞萧娘却是真。万叠江枫浑是醉,醉眸疑是艳阳春。

舞剑

明代 张弼

高台舞长剑,埽尽万山尘。不似鸿门宴,空怀猜忌人。

与提学侍御司马通伯

明代 张弼

麟去无踪老凤喑,寥寥谁和紫阳琴。丹心自许乾坤识,白发何愁岁月侵。

柏府霜寒秋烈烈,杏坛风暖昼沈沈。扁舟不弃张翰醉,一泊松江话古今。

南海遇陈时雨绣衣

明代 张弼

别从京国遇天涯,五岭云深岁月赊。宦海萍踪能几会,客途尊酒拜来嘉。

凝霜共仰阳秋笔,犯斗虚乘博望槎。有待金门共斟酌,满天清露候重华。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