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道洽
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
老树有馀韵,别花无此姿。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
和方虚谷豫章徐子苍沿制檄抵秋浦
梅花二十首 其十四
才有梅花便不尘,和霜和月为精神。风流晋宋之间客,清旷羲皇以上人。
年后腊前无尽意,水边林下自然春。万花锦绣东风闹,难浼翛翛玉雪身。
梅花七律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九
为爱岁寒枝,呼童旋插篱。花清吟思觉,香冷梦魂知。
雪月成仙韵,风烟带野姿。江天暮云合,千里故人思。
梅花七律 其十
高标胜韵点人寒,残雪疏篱是水南。天上玉妃居第一,人閒石友结成三。
广平心事今犹在,和靖家风晚最谙。莫讶清晨将鹤出,孤筇行过竹西庵。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八
何处出斜枝,茅檐自竹篱。首回春一盼,最与月相知。
严冷冰霜面,清癯山泽姿。几番将鹤去,倚树说相思。
包山书院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三
半枯顽铁石,特地数花生。迥立风尘表,长含水月清。
屋头寒岭瘦,门外小溪横。万里今为客,相看如弟兄。
梅花七律 其八
雪虐风饕铁石柯,终然疏石欠婆娑。清姿雅澹嫌霜粉,疏影横斜浸月波。
幽树百年浑未老,好春数点不须多。西湖处士风流远,善识花人更几何。
梅花七律 其五
雪白都无半点尘,多应滕六即花神。孤根欲老冰霜国,一朵尽收天下春。
流水断桥谁是主,寒松疏竹合为邻。寥寥不见古颜色,澹月微云到本真。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
雪后半横枝,溪边一带篱。春从穷腊透,香报老夫知。
淡月弄疏影,嫩寒含令姿。天涯值西子,牢落慰吾思。
梅花二十首 其七
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
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
梅花七律 其十九
越疏越澹越幽奇,最是精神与月宜。残雪轩窗看到晓,冷烟篱落立移时。
寄将水驿传千里,折得寒檐第几枝。只为花清诗自别,此花之外更无诗。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一
殷勤天女供,那复一尘生。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
常留雪中看,遮莫鬓边横。万古月宫桂,犹吾异姓兄。
梅花二十首 其九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稍深径数枝开。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醉馀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梅花七律 其四
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腊前恰见无多蕊,天下还他第一春。
香在雪天孤有韵,影于月地四无邻。逃禅未到天然处,笔底如何写得真。
梅花七律 其三
洒落胸襟不受尘,水沈为骨玉为神。直疑天上浑无雪,不许人閒别有春。
驱遣山蜂离境界,招呼野鹤作比邻。分明清入仙臞格,人似孤山始得真。
咏梅杂诗 其一
百馀年树未为古,三四点花何限春。欲折一枝无处赠,世间少有识花人。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九
有月色逾淡,无风香自生。霜崖和树瘦,冰壑养花清。
政尔疏还冷,忽然斜又横。千林成独韵,难弟又难兄。
梅无七律 其十六
皎然玉色耿无邻,回首千无总后尘。数树罗浮山下月,一枝大庾岭头春。
与时无竞抱幽质,于我有情真故人。众志独清天不管,自临野水照精神。
张道洽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 38篇诗文
咏梅杂诗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五
梅花七律 其十八
梅花七律 其九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四
梅花七律 其十六
咏梅杂诗 其三
咏梅杂诗 其六
梅花七律 其十四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咏梅杂诗 其十二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二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四
梅花七律 其十七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八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二十
梅花七律 其十三
梅花二十首 其十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