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门人施钰入泮

门人施钰入泮

宋代 章甫

肩吾以后读书身,初服儒冠物色新。自命匪奢天下任,相期无负古之人。

巧凭玉尺裁量准,愧度金针刺绣神。海鹤异时参杏燕,乘轩笑指榜龙津。

诗人章甫的古诗

俞广文以诗定交次韵奉答

宋代 章甫

懒慢易招咎,贫贱难相知。
贫归二十年,破屋临江湄。
遣闷岂无酒,寄怀徒有诗。
慷慨思古人,恨不生同时。
去秋君始来,云雾容一披。
别去冒朔雪,归来迎南颸。
载登君子堂,爽气生芝眉。
剧谈两无碍,并驾行通逵。
省闱冠多士,泮宫聊养颐。
霄汉自茲始,羽翮随所之。
门阑谢俗子,游戏惟毛锥。
高吟起我病,意欲相箴规。
琢句要须工,一字亦有师。
逢迎君忽倦,追逐吾敢辞。
人生俱寄耳,况乃多别离。

杂诗平韵 其二十七

宋代 章甫

容膝无妨抱膝吟,梦中踪迹亦升沉。昨非自必从今是,枉尺何曾有直寻。

泣璞三来方悟璧,焦桐一爨便知琴。风尘物色相逢处,难易全凭见浅深。

游打鼓山

宋代 章甫

千尺悬崖一隙通,长蛇盘在水流中。归云入洞山屏展,破浪回潮海气空。

西望飞帆参石佛,南游采果问仙翁。搜奇恰好三春最,四面拖蓝万点红。

春日山居 其三

宋代 章甫

村陋浑成俗,云山要可人。短篱鸡唱午,芳树鸟啼春。

地僻愁仍少,身閒懒更真。扁舟因送客,重到大江滨。

分蝗食

宋代 章甫

田园政尔无多子,连岁旱荒饥欲死。
今年何幸风雨时,岂意蝗虫乃如此。
麦秋飞从淮北过,遗子满野何其多。
扑灭焚瘗能几何,羽翼已长如飞蛾。
天公生尔为民害,尔如不食焉逃罪。
老夫寒饿悲恼缠,分而食之天或怜。

赠李君玉

宋代 章甫

老大何堪客,穷愁畧不醒。
发因閒事白,眼为好山青。
月下南飞鹊,风前自照萤。
倚君如玉树,蒲柳愧雕零。

丙寅1806除夕坐夜有感

宋代 章甫

光阴忽忽几时迁,衍数浮生又二年。且把鼓催驱病鬼,敢将酒祭犒诗仙。

声声漏箭将终岁,耿耿星桥欲曙天。笑共寒梅欣待旦,逢春可作老来妍。

四仙酣睡图

宋代 章甫

非儒非道亦非禅,醉乡仙也睡乡仙。仙之八者图以四,半游大地半诸天。

云房老师纯阳度,一梦黄粱几万年。零陵市上蓝关路,世界茫茫十大千。

不坏这个不期会,相逢偶合画中缘。画工亦有化工意,化工何处非偶然。

送李文授还越上

宋代 章甫

旧岁见君殊草草,怀抱今来各倾倒。
新来正好数相寻,束之却向山阴道。
千岩万壑秋更奇,候门儿女望君归。
扁舟此去来何时,莫待梅花开北枝。
故人问我凭君说,满目穷愁生事拙。
秋禾未得补饥疮,万一飞蝗作檀越。

哭母 其三

宋代 章甫

一去幽冥百事非,朔风摇撼冷慈帏。声声泣下星星血,肠断今朝又靡依。

暮春夜与吴焕章邱瑞岚邱桂芳唐英臣侯鹏九壶春楼小集

宋代 章甫

笑我招携者,都非与世宜。春风三月酒,夜雨一楼诗。

话以同心契,创忘剜肉医。随时行乐好,趁未鬓成丝。

秋日仰峰晚眺

宋代 章甫

万象森罗晚眺中,茫茫海阔与天空。马蹄投驿忙行客,牛背还村认牧童。

风势送云归岫白,霞光带日返江红。静观自乐乾坤大,点缀秋容各不同。

送郑启三归南坂兼应潮州何太守聘 其二

宋代 章甫

水天一色送飞鸿,报道西旋趁好风。是日裁诗惭刻翠,异时剪烛怅摇红。

挥毫帖比双钩贵,增价声真十倍崇。此去岭南新物色,心知记否话瀛东。

张德恭以诗当谒次韵

宋代 章甫

故里犹牵梦,他乡且定居。
老於经卷熟,病与酒杯疏。
耕稼少丰岁,交朋多素书。
飘零常自笑,潦倒更如谁。

杂诗平韵 其二

宋代 章甫

风风雨雨几重重,垂老萧然兴已慵。春梦归来犹有路,秋烟散去却无踪。

弯弓直射石为虎,鸣剑偏惊津跃龙。神化从来输造物,残云可复起奇峰。

春游靖海寺

宋代 章甫

郭外寻春踏翠峰,榴环古寺尚留踪。北园梦断萦花蝶,东海归来贮钵龙。

面面豁开圆觉路,声声敲破指迷钟。谈禅半日閒分我,洞在诸天第几重。

答权干用命字韵见惠

宋代 章甫

峨峨儒衣冠,昕贵知义命。昕道若坦途,狂夫蹈邪径。

惟君异流俗,学古师往圣。穷居饮一瓢,轻视车千乘。

粹然白玉温,卓尔青松劲。风流入莲幕,忠恕自天性。

爱贤易好色,避利如深阱。时邀野人语,亦说禅家病。

不辞王事劳,益知仁者静。兼旬当阔别,强饭遵时令。

边城霜露寒,淮乡道里夐。事物多感怀,篇章应寓兴。

荒村借宿

宋代 章甫

不觉前途去,斜阳渐渐低。猿声空谷里,云影乱峰西。

舟泊无人渡,桥通何处溪。林间漏烟火,且借一枝栖。

题九歌图

宋代 章甫

大夫放逐沅湘滨,尝作九歌祠鬼神。
鬼神幽远不可见,肴酒芬芳犹福人。
餐菊佩兰君不识,从彼谗人为鬼蜮。
楚江呜咽楚云愁,坐对此图三叹息。

宿灵岩

宋代 章甫

异县经年客,灵岩一夕留。
凉风吹薄暮,明月照中秋。
阅世身将老,寻山兴未休。
还驱羸马去,访古大江头。
章甫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37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