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章甫
昨宵天上双星灿,今夕人间花烛烂。人间花烛烂天红,河桥莫漫隔西东。
天河桥上接天台,前度仙郎今又来。来时仙乐再吹弹,依旧声声奏合欢。
旧时弦断今时联,瀛海巧联奎海缘。若问菱花郎已试,画眉深浅可曾记。
记来添画远山笔,认取破题还第一。罗帷幅幅绣鸳鸯,六六仙娥七七郎。
七七衍虚四十九,其中妙用君知否。六六春宫三十六,天根月窟往来复。
是谁作合故迟迟,大造瑞应此大奇。
赠李君玉
无题诗和吴松涛 其一
吹落天香惹醉魂,寻香爱醉美人村。杨妃粉黛三千妒,崔氏风流五百冤。
自露芳心抽翠钿,相期絮语待黄昏。怪他摇动行春影,掩却梨花深院门。
杂诗平韵 其九
众议纷纷莫力排,由由亦可与之偕。浑天犹自随行蚁,得水何妨听叫蛙。
壮士三千开铁弩,美人十二斗金钗。色衰力尽须臾事,坎坷依然叹命乖。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 其一
閒居何所宜,把酒策第一。石田今有秋,痛饮事可必。
贺李碧云入泮
瀛桥环翠藻芹乡,年少芹芹列上行。宝剑匣鸣随异彩,灵芝甲坼便奇香。
气华曾润诗书腹,品贵原生锦绣肠。秋月春风凭管领,看花莫惜马蹄忙。
寄题郭侯至喜堂
岷江西来会众水,峡束奔众吁可畏。长年三老更相贺,舟到夷陵若平地。
宁知市朝车马尘,仕路风波尤畏人。急流往往捷有神,滟滪瞿唐何足云。
祇今四海滔滔是,未省几人知此理。君侯不与世沉浮,家有新堂名至喜。
武昌重镇居上游,云屯禁旅皆貔貅。君侯智略谁与俦,天子久宽西顾忧。
令严将士无骄色,玉帐昼閒人语寂。中斋一榻净无尘,自炷炉香读周易。
有时领客尊酒同,雅歌投壶双颊红。门前官柳摇春风,想应目送天边鸿。
狐兔中原须尽扫,功成身退天之道。角巾归路飏轻舟,童仆欢迎人未老。
示儿孙
砚上我家田,传耕几百年。固穷休送鬼,安业亦云仙。
尚剩琢锥地,宁艰补石天。试观长坂骏,作势便无前。
和刘岩隐道士
岁暮客居有感
春夏秋冬客,琴书剑佩身。江湖劳卖拙,辜负故园春。
简张安国
杂诗平韵 其十八
谦卦由来吉六爻,认真捐益莫相淆。当门不可无锄草,此径奚堪任塞茅。
狡兔纵营三窟穴,鹪鹩但守一枝巢。太平久矣无贪政,得所何须觅乐郊。
独登南楼兼怀严圣几俞若晦 其二
城外江山好,楼前市井喧。登高明远目,直北望中原。
济世原无策,伤心不忍言。唯馀忧国泪,还共水潺湲。
以王通一所画小舟横截春江图为韩无咎寿
睡春吟
牡丹花下柳梢头,睡足芳情烂不收。借问黑甜何境界,春风无处不扬州。
简查仲明
江亭坐夜 其二
更上层楼兴未阑,涛声数过几沙滩。亭亭目极三千界,扇扇窗开十二栏。
酒醉那知瓶报罄,棋敲不觉漏催残。冷然如在诸天宿,梦立瀛洲最上峦。
抚琴听者知音
千古牙琴遇子期,高山流水慰心知。而今也解琴中趣,漫说知希只自怡。
鹿角
中秋出闱夜游三山
七艺今朝满,三秋此夜分。游人多异地,试客尽同群。
灯烂光欺月,歌高响遏云。榕城好风景,随处挹清芬。
论诗 其六
后来五代仅戋戋,大宋风华三百年。漫恨流波尽沧海,请看涌斛出源泉。
西昆纵有新声仿,南渡非无古调传。诗运亦随炎运转,要知气数使之然。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376篇诗文
送郑启三归南坂兼应潮州何太守聘 其一
读李谪仙春夜宴桃李园序有感
杂诗平韵 其十四
李尔冲杜对海招访山庄友人
过节妇坊
予因愁病值生辰易号半花颠
次韩无咎途中寄陆务观 其五
日光岩
柬郭瑟江
水墨牡丹 其一
因病省试不果书以志勉
李尔冲招同王晴岚王光五陈光远李瑾卿夜集小斋
次海东书院山长宋荔乡归粤西兼赴礼闱留别元韵 其二
元用见过诵诗剧谈因成古风以成戏恼兼简若晦唐卿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 ...
放歌招孙祖训俞国宝饮
次广文吴友山台阳怀古杂咏元韵 其三
渔樵耕牧 其二
探幽
芍药呈韩文
叠乙丑1805洋匪勾引山贼围台城平后志庆韵
无题诗和吴松涛 其二
用前韵赠高持一
门人陈植青入泮
刘裸卿送笋
闻鸦
甲戌1814九月廿一夜予方有秋兴适奎垣以诗见贶 ...
追和陈紫峰先生游紫帽凌霄塔诗元韵
守倅元日唱酬次韵
紫苏
苏斋抵任台郡因忆丙午1786台变保城有感 其一
题黄壁山水
清流港
杂诗平韵 其十二
飏稻行
哭门人郑君怀
庚戌1790元日即句 其一
七夕连雨
次王勉夫见招
送茂才张如春以将军幕凯旋西渡归陕右
挽亡友李瑾卿 其二
观音图
哭父 其五
井亭夜市
题张季子妄菴
山亭行题鳌海施厚确遗照
望芦川早发
叠元夕即景韵
午睡闻蝉
胜娇莲
与北山长老
戏简李清宇
上黄漕
雪中张仲庠惠十诗老懒不能追逐戏答古风兼简陈伯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