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章甫
文坛昔日要横军,捲旆今非鼓角闻。约计新愁添似水,追寻旧事散馀云。
半生业债谁偿我,一缕心香若为君。且听儿孙读书好,吟哦子曰又诗云。
隐静分题得静字
送郑启三归南坂兼应潮州何太守聘 其一
异地相逢结友生,十年前已识韩荆。追思倚玉三千日,忽买归船十一更。
鹿耳有门犹镇海,鲲身无线不缠城。山川也解伤离别,忍唱阳关第四声。
无题诗和吴松涛 其四
铜壶滴尽露华清,轻揭珠帘送月明。有觉梦中赢薄倖,无波影里解多情。
卖花已断穿花蝶,折柳仍牵织柳莺。回首江楼金粉剩,板桥流水自盈盈。
送杨德隽赴漕司试
次海东书院山长宋荔乡归粤西兼赴礼闱留别元韵 其三
老大久已业荒荒,闻道先生返故乡。下里敢联高曲妙,小言愧和大声长。
南来吾道传薪火,北上公车饱剑霜。便挂云帆闽海去,波臣效顺渡重洋。
送汇亭何夫子由明府擢淡司马升任潮州太守代 其二
春风碧水使君舟,载出双龙五马游。半刺乍临台北上,一麾遥接岭南头。
潮民何幸瞻韩至,海国空怀借寇留。此去贤良二千石,的应进秩觐神州。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
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 ...
饥寒傍人门,面目自可憎。为善得长贫,天理疑难凭。
狂谈取富贵,易若阶而升。吾实畏鬼神,勿谓吾无能。
秋日仰峰晚眺
万象森罗晚眺中,茫茫海阔与天空。马蹄投驿忙行客,牛背还村认牧童。
风势送云归岫白,霞光带日返江红。静观自乐乾坤大,点缀秋容各不同。
挽亡友李瑾卿 其八
回首评花醉月时,频将银烛剪催诗。今宵吟尽思君句,可得魂归可得知。
叶子逸以惠山泉瀹日铸新茶饷予与常郑卿
松滋县作
简张安国
王漕舟行邵伯枯河之间一花独秀有诗次韵
四仙酣睡图
非儒非道亦非禅,醉乡仙也睡乡仙。仙之八者图以四,半游大地半诸天。
云房老师纯阳度,一梦黄粱几万年。零陵市上蓝关路,世界茫茫十大千。
不坏这个不期会,相逢偶合画中缘。画工亦有化工意,化工何处非偶然。
题兰若二画壁 其一
画龙不点睛,不是防飞去。尔乃抱珠眠,传神何定处。
次韩无咎途中寄陆务观 其三
寒梅欺雪白,腊酒爱鹅黄。花下觥筹乱,灯前锦绣香。
醉吟挥字大,愁别听更长。近报蛾眉好,何时奉一觞。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 其十
交情易翻覆,世态多炎凉。倦游将何之,可乐唯醉乡。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 其五
百岁已逾半,知复几寒暑。此事当究观,勿共俗子语。
次郭遐龄所携张安国诗韵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376篇诗文
挽亡友李瑾卿 其五
山亭行题鳌海施厚确遗照
杂诗平韵 其二
闻苏斋还京谢恩复守台郡次韵 其二
七月雨夜即景
门人施钰入泮
无题诗和吴松涛 其三
草草亭夜奕
连屋
送茶与人
叠乙丑1805洋匪勾引山贼围台城平后志庆韵
自题水墨山水照 其二
东郊春兴
杂诗平韵 其二十八
题张季子妄菴
叠元夕即景韵
醉仙岩
简查仲明
哭母 其六
清流港
送李清宇
次韵重阳即景
游小西湖
寿辛母许太君八秩
暮春夜与吴焕章邱瑞岚邱桂芳唐英臣侯鹏九壶春楼小集
杂诗平韵 其二十三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 其三
哭母 其三
苏斋抵任台郡因忆丙午1786台变保城有感 其一
荒村借宿
读汤卿谋集 其三
登鹭州
雨中待渡图
水墨牡丹 其一
同张伯子威子季子雉子闻子陆及之时子政家弟辅小子槃过马清叟摘樱 ...
贺施君渭入泮
次海东书院山长宋荔乡归粤西兼赴礼闱留别元韵 其四
甲子1804年五十书怀
题松石照
四时闺思 其二
曾仲恭侍郎惠酒以偶有名酒无夕不饮为韵谢之 其八
次王勉夫见招
简唐先生谷
过万安桥
杂诗平韵 其一
暮春罗峰友人招游即事时予有归思
芍药呈韩文
观音图
和俞若晦晚步
春日山居 其三
妆楼春夜宴集句
寄棻庵主
万石岩
挽石朴斋
即事戏题
与广文黄淡川话旧
抚水仙操
苏训直方夷吾相挽同饭招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