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纲
莫笑樽前白发翁,曾骑竹马戏元丰。年弥八帙痴顽在,身荷三朝宠眷隆。
绿野敢将前哲比,香山幸有老人同。兴来尚欲寻幽去,收拾残春杖屦中。
衰病辞禄 其二
月窟当年裛桂香,衰兰那敢望重芳。姓名忽见偕千佛,骨相端知误九方。
老树逢春欣有蘖,新雏出谷敢争翔。琢磨赖有交朋在,高义无专数范张。
菩萨蛮(上元)
自赞写真 其一
堂堂莫作公侯想,是身如幻无定相。衣冠挂却神武门,便是维摩坐方丈。
吴氏太淑人挽词
生儿要路早飞腾,玉瑱金花宠屡膺。天寿康宁逾九帙,佛心明了契三乘。
葭莩永叹音容阻,闾里空存孝义称。追想潘舆从游处,青青烟草正愁凝。
次韵周伯谢绵袄长篇
最宜为诰唐仲舒,上林子虚汉相如。喜君万事懒着眼,独向文章情未疏。
家贫肯恋儋石储,船漏则已那复袽。素志蹉跎雪侵鬓,青衫匍匐尘满裾。
可怜虞翻屯骨相,相逢呼我丈人行。夜闻抵掌论开边,怒发冲冠亦何壮。
鹴裘典尽终讳寒,忍寒悲歌行路难。绨袍恐贻范叔怒,长篇忽拜乌丝阑。
辞章典要古所尚,馀子碌碌何足仰。愿君回笔颂皇猷,偃武修文答灵贶。
天子亟欲闻尽言,前席还应虚黈纩。
舅李义卿挽词
由来甥舅两相依,存没谁知半路亏。在侧每蒙誇叔宝,不才那得似牢之。
临风酌酒酬春处,对月凭轩语夜时。回首凄凉已陈迹,壮心无哭奈愁思。
寄宿隐静东轩轩外竹引飞泉落地中隔窗闻之如秋雨泻檐声
踏残西日寄僧房,一炷炉熏秋夜长。谁作响泉喧客枕,梦回攲听雨淋浪。
清平乐(上元)
次韵苏晋翁见寄
不见梁王旧吹台,年来愁眼向谁开。求贤廊庙无虚日,报国涓尘自乏才。
直指漫能迎櫑具,永怀宁敢咏金罍。相看鬓发霜千丈,自视文章水一杯。
晚岁可怜神气索,故人犹寄好诗来。追还正始真堪喜,突过黄初岂易陪。
婉娈也知能度曲,葡萄应已酿新醅。何时东阁容惊坐,一日那辞一百回。
次韵王子飞跋石曼卿洛中题壁
酒狂玩世芙蓉仙,胸中落落太古全。浮云富贵不着眼,肯复腾上誇鸢肩。
应怪元龙负豪气,献书天子言十事。骑骡一去不可追,风月凄凉壁间字。
丁宣仲挽词
回首三年别,追怀一笑欢。坐移香砌暖,饮散烛花残。
蒿里归何速,桃蹊忍更看。秋原愁绝处,为想鹡鸰寒。
次韵李彦达客舍秋怀
落日孤村静,凄风一笛秋。寸心灰欲死,双鬓雪添愁。
未报中原复,应烦肉食谋。独惭苏季子,计拙敝貂裘。
西江月(壬午生日)
彦深弟挽词
忆弟悬弧日,当余弱冠年。艰勤同素志,衰病各华颠。
辞禄归相倚,惊魂去忽先。一樽风雨夜,那复共蝉联。
凤栖梧(丁宅二侍儿·五之五)
南洞即事
紫绶金章八十三,衰残不称旧官衔。烦君写作归田老,野野翛然坐碧岩。
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四
铭旌冉冉去飞扬,萧瑟西飞泣画堂。不见鱼轩辞绣毂,空馀鸾诰冷绡囊。
姓名自是标仙籍,环佩应知返帝乡。尽把遗芳归史笔,会令千古独辉煌。
绿头鸭(次韵陈季明)
外祖李承事挽词二首 其二
西山忽与老人期,未报深恩忍复思。燕及祖风从少小,与闻家训识操持。
聊从诸舅纪遗行,深愧外孙无好辞。悬想追封在他日,附书名传有佳儿。
张彦度挽诗二首 其二
满目溪山旧赏心,杖藜那复共登临。平生友谊情无间,累世宗盟分更深。
顾我老怀谁告语,思君遥夜独悲吟。流风赖有诸郎在,他日相亲倘嗣音。
张纲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临江仙(坚生日)
送侄合赴省试三首 其二
丁明仲挽词二首 其二
道士王如晦真赞 其二
避寇舣舟遇雪
简袁仲诚觅芍药花
舟抵临清诗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三
徐献仲挽词
次韵应文游东园
次韵公显赋蜡梅诗二首 其二
道士王如晦真赞 其一
坚所生母李氏安人挽词五首 其四
归自金坛值雨宿顾龙山翌日施米作供
烧香三绝句 其三
衰病辞禄
次韵洪总领题花信亭得江楼二首 其二
次韵彦达折梅
自赞写真 其二
次韵公显见赠 其一
次韵陈去非中秋无打
岁前三日立春值雪会同僚饮
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二
赴喜雪御筵归作
念奴娇(次韵张仲远,是日醉甚,逃席)
馆职上元宴集葆真宫以病不赴次龚浚之韵
次韵伯寿述怀
次韵王周伯和应文诗
用前韵戏公显
点绛唇(荣国生日二首·二之一)
安人生日
某上章辞免召命蒙恩矜许仍赐羊酒存问自念衰残辱此异数不胜感天荷 ...
蓦山溪(甲辰生日)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 ...
行部至南陵题隐静寺
凤栖梧(婺州席上·五之三)
谒蒋仲远坐中出所知和徐学士诗归而次韵二首是日饮仲远宅见二侍儿 ...
友人哭内作诗次韵
仲诚和诗四首又叠送花再用韵答
次韵周伯见赠
次韵谢人惠诗
次韵孙仲益食豚鱼
避寇舟中风雨大作
坚所生母李氏安人挽词五首 其三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二
舟次灌阳诗
次韵彦智夜归三首 其三
弟侄三人同日受官实为吾家盛事老怀不胜忭喜作四小诗见区区之意 ...
点绛唇(二之二)
寄曾公衮用子苍韵
九日用前韵
满庭芳(生日)
次韵国衡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一
次韵公显见赠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