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纲
病骨支离怯晚风,可堪游目送飞鸿。书淫老去还知倦,酒圣秋来却喜中。
北伐会须空虎落,西边先欲靖蚕丛。卑飞莫起扶摇念,徒使庄生笑二虫。
用前韵再简二首 其二
二妙争开古锦囊,烂然佳锦压群芳。奉高遗德归临汝,文范流风在季方。
顾我挂冠宁复振,生儿附翼岂能翔。愿公勉力跻云路,视草斯文要主张。
安人生日
闻道防秋吉语来,生朝宴席为君开。黄花也似知人意,争挽欢声入寿杯。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 ...
三顾当年尚草庐,南阳谁识卧龙居。舍人自是出世佛,学子犹呼行秘书。
视草似闻虚翰苑,追锋看即近郊墟。论思好为苍生计,莫学辛毗谩引裾。
次韵苏晋翁见寄
不见梁王旧吹台,年来愁眼向谁开。求贤廊庙无虚日,报国涓尘自乏才。
直指漫能迎櫑具,永怀宁敢咏金罍。相看鬓发霜千丈,自视文章水一杯。
晚岁可怜神气索,故人犹寄好诗来。追还正始真堪喜,突过黄初岂易陪。
婉娈也知能度曲,葡萄应已酿新醅。何时东阁容惊坐,一日那辞一百回。
次韵伯寿述怀
仲蔚蓬蒿满径荒,主人曾是汉中郎。干时不利初无术,医国那知别有方。
老去与谁同臭味,秋来多病独悲凉。倚天长剑君休问,腐肉当前亦敛铓。
谒蒋仲远坐中出所知和徐学士诗归而次韵二首是日饮仲远宅见二侍儿 ...
剥啄龙门未厌频,履声容易出云津。求羊径扫无它客,王谢堂前宴令辰。
心醉不知帘外雨,眼花唯觉坐中春。留连更欲穷欢赏,惆怅金壶启夕沦。
临江仙(坚生日)
江城子(和吕丞送进士赴省)
次韵黄尧翁斗鸡三首 其二
系马翠楼下,斗鸡花树傍。飞毛惊辟易,喋血壮摧伤。
奋击方乘势,欢呼忽擅场。忿心能几许,嗟尔太匆忙。
次韵彦智夜归三首 其三
扁舟连夜发,归兴急如箭。归乱男女悲,一息万虑遍。
人生岂匏系,事业有豹变。圣主纂洪业,庙堂用伊旦。
拔茅到公等,王道何其灿。
念奴娇(次韵李公显木樨)
弟侄三人同日受官实为吾家盛事老怀不胜忭喜作四小诗见区区之意 ...
恩袍新绿照新秋,文雅乡评早见收。王谢故应人物胜,芝兰生处自风流。
老来交朋沦谢虽婢仆亦无在者感旧忽觉凄然
故交沦没水东流,岁晚无人话昔游。飞絮落花何足道,忽经风雨亦添愁。
次韵传道夜观牡丹
年来春事不相关,一笑除非醉里拚。未信花枝憎白发,且随月色傍朱栏。
他时拜赐犹能记,此夜伤心更忍看。姚魏风流浑谩与,坐来双泪落金盘。
次韵仲弼重九
黄花白酒两相逢,把酒簪花对晚风。千里故园云水外,三年归路梦魂中。
自怜晼晚伤秋色,谁解疏狂发醉红。寄语髯周颇知否,此时情绪与君同。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三
衮衣廊庙孰推先,元老勋名自卓然。忠概明堂尊一柱,神锋长剑倚中天。
定知辟国功归召,已见疏封地得燕。相业蝉联应未艾,少翁家学似韦贤。
邀韦汝昭同宿上馆
打窗风雨夜萧萧,客里谁堪伴寂寥。五字苏州有苗裔,高吟何必更闻韶。
丁明仲挽词二首 其二
里社欣相接,葭莩晚益亲。过从忘客礼,简易见天真。
把酒微风夜,归舟细雨春。如今每追忆,悽恸欲伤神。
次韵洪总领题花信亭得江楼二首 其二
地胜宜楼观,临江势屹然。横波吞翠壁,倒影插雕椽。
老子难收兴,云安未足怜。由来词翰手,五凤独居前。
舅李侍郎挽词三首 其二
诸舅唯公在,承颜念母存。笑看身已老,情话意弥温。
不作求田计,方期报主恩。高堂忽萧瑟,谁为赋招魂。
张纲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郊祀庆成用坚
满庭芳(荣国生日)
次韵李道士观南山三首 其三
考妣赠官一时荣耀老怀易感辄敬书长句
次韵孙仲益食豚鱼
谢洪察院送酒
舟抵临清诗
自赞写真 其二
老夫辞荣里居行年八十酒间漫成拙句二首述意而已不以示外也 其一
蓦山溪(甲辰生日)
陈美成挽词二首 其二
减字木兰花(安人生日)
陈子张挽词二首 其二
代人上郑相生日三首 其一 寿星
招亲旧赏花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四
徐献仲挽词
自赞写真 其一
闻官军掩杀城中群寇次传道韵
显仁皇后挽词三首 其一
何丞相挽词三首 其二
衰病辞禄
次韵彦达雨霁
彦达乘小舟醉归堕水作此戏之
满庭芳(生日)
馆职上元宴集葆真宫以病不赴次龚浚之韵
凤栖梧(癸未生日·五之四)
避寇舣舟遇雪
老夫辞荣里居行年八十酒间漫成拙句二首述意而已不以示外也 其二
亲旧以老夫年及中寿既辱临况又多以诗词相庆祝顾衰谢何以得之辄成 ...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一
作亭池上日游其间颇觉自适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二
张彦度挽诗二首 其二
归自金坛值雨宿顾龙山翌日施米作供
谭胜仲挽词二首 其一
简袁仲诚觅芍药花
清平乐(上元)
归乡
凤栖梧(丁宅二侍儿·五之五)
绿头鸭(次韵王伯寿)
旧所乘马老且瘠见之感怀
青门饮(京师送王敏求归乡)
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三
友人哭内作诗次韵
舟次灌阳诗
送侄合赴省试三首 其二
戏张处文二首 其一
南洞即事
次韵李传道感事
彦饰弟挽词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