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张鸿
南山玉柙散馀香,回首人间感海桑。低语金轮同度劫,太阴幸得炼形方。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二
东风晚点捲残红,掩映馀霞落照中。纵令飘茵成艳果,会看抱蔓入枯丛。
金铃难护三更雨,玉笛谁吹五月风。薄暮倚栏人独立,伤春心事问谁同。
题独学老人遗像 其一 图为王椒畦补景像无款识仅有外签「先祖琢 ...
五柳园荒剩碧芜,何先俞后迹模糊。微波榭畔携筇客,同付秋风一角图。
帝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五
婪尾年年青帝回,惯看花帝又花开。低飞万里原含怨,寂度三春幸少才。
遇雨方知思旧苑,避风何处筑高台。相思脉脉凭谁寄,送尽馀晖一望哀。
游仙诗 其七
江南第一洞天尊,管领茅君得道原。黄白本菲无上法,随缘笑语授儿孙。
游仙诗 其二十
露布云车奏玉宸,荡魔归去跨麒麟。九天敕赠黄金册,第一钟山青骨神。
燕谷漫兴 二首选一
坐卧荒园近十春,白松苍石绝纤尘。老夫聊借维持力,留待他年爱护人。
梦中偶成
山河大地起无名,元电都从动相生。若向动前求境界,无言无象又无名。
读张文襄诗 其一
宫禁危疑厝火薪,梁公位望重丹宸。慈恩毕竟深如海,防护庐陵让外臣。
秋心和任公
秋心原万族,有触泪先潸。倡和汝风萚,艰难彼露菅。
古人忧讽语,自得独游间。至意谁欣赏,微吟聊破闲。
读张文襄诗 其二
南皮诗笔松禅字,各具风流绝世姿。相阨原非两贤志,文人喜妒似娥眉。
游仙诗 其二十三
万里云天枉驾轮,童初馆里避群真。汉宫鸡犬多凡骨,祗许长安道寡人。
游仙诗 其二十六
珠宫玉阙自唐唐,灿烂檐牙斗日光。毕竟黄金多爱好,庄严净土到西方。
甲午九月出都 其一
依然怒马出长安,一领青衫泪未乾。漫说凤池添姓字,惊闻鳄海起波澜。
请缨枉被嗤风汉,筹国原知有达官。祇恨北来消息恶,严关烽火逼云端。
听雨戏仿石湖
听雨虚堂夜气沈,芭蕉如鼓竹梢琴。纵饶做得千般响,祇是凡夫拟议心。
游仙诗 其十四
星冠霞佩白云乡,天上逍遥万事忘。毕竟小儿多狡狯,玉窗一笑博东皇。
游仙诗 其二十五
葛陂掷杖化为龙,一入壶中愧老翁。不道壶中天地窄,壶中犹自逊鹅笼。
游仙诗 五十首 其三十二
绛帕蒙头绾玉簪,出山万里道缘寻。归来真诀浑忘却,祗觅丹砂炼白金。
游仙诗 其三十三
裴航玉杵悔前盟,赢得诸天薄幸名。劫火洞烧情不断,泪波如雨泻云英。
游仙诗 其十五
绛云宫阙集冠裳,扫荡群魔别有方。傅与天蓬元帅咒,临河胜否诵高王。
游仙诗 其三十九
昨夜新颁服气方,玉山无复种仙粮。莫怜臣朔饥将死,自喜偷逃阿母旁。
张鸿
连州桂阳人。哀帝天祐二年登进士第。因见唐将亡,遂归乡隐居不仕。晚年时,曾及识诗人孟宾于,约活至五代中期。能诗。► 77篇诗文
燕园漫兴
游仙诗 其三十七
南归由京口至上海 其一
画雨竹自题
游仙诗 其八
读张文襄诗 其三
游仙诗 其十八
大雪和旡恙
游仙诗 其二十一
游仙诗 其二十二
甲午七月感事六首 其二
岁暮怀人诗七首 其四
黄花店
长安有狭邪行 刺庆邸也
题独学老人遗像 其二 图为王椒畦补景像无款识仅有外签「先祖琢 ...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六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四
游仙诗 其三十八
南归由京口至上海 其二
游仙诗 其十一
病起简任公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八
游仙诗 五十首 其一
戊戌初夏夜闻布谷声甚多昔所无也
题钱牧斋柳如是小像 其一
游仙诗 其二十九
游仙诗 其十九
题独学老人遗像 其三 图为王椒畦补景像无款识仅有外签「先祖琢 ...
甲午七月感事六首 其三
赠乔尊师
岁暮怀人诗七首 其一
游仙诗 其二十四
游仙诗 其五十
题钱牧斋柳如是小像 其二
游仙诗 其三十一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七
甲午七月感玉六首 其五
游仙诗 五十首 其十二
神户咏怀
题马湘兰白描观音 太仓睦彤士藏
读张文襄诗 其四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一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三
甲午七月感事六首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