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万静斋复命行在

送万静斋复命行在

明代 张煌言

闻君揽辔向苍梧,三月椰花媚客途。星汉初回英簜节,风流未减绣蝥弧。

岭梅见使欢相接,岸柳怀人强自扶。莫怨胡尘连瘴雨,王师传说下荆湖。

诗人张煌言的古诗

建夷宫词十首

明代 张煌言

玉几凭来顾命新,负扆闻道有家臣;从今赌却钻刀咒,不信华人信满人!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 其四

明代 张煌言

自古匈奴属外臣,降王毳殿敢称真?千屯烽燧联吴、楚,万轴波涛下浙、闽。

北固云移龙节近,西陵潮涌虎符新。焚庭绝漠寻常事,铜柱先标若木津。

春暮,张鲵渊相国招赏玉楼春,向晚更酌,漫赋

明代 张煌言

曲江花事已阑珊,春富名阑色可餐;香韵乍经羞后见,风流恰向醉中看。

不妨艳质偏丛绿,却羡芳心自渥丹。小雨疏窗遥望断,轻绡低护绛云团。

山中屡空,泊如也。偶读渊明「饥驱」句,犹觉其未介;遂作反乞食 ...

明代 张煌言

三旬九遇食,我闻古有之。不贪以为宝,无受故无辞。

奈何饕餮者,朵颐鼎鼎来。乞哀在暮夜,余羹仅一杯。

斟酌既饱满,犹吟和陶诗。缅维珠树鹤,高清未易才。

芝田谅足耕,嘉谷聊自贻。

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

明代 张煌言

元戎小队压江关,面缚长鲸敢逆颜。吴楚衣冠左衽后,萧梁城郭暮笳间。

王师未必皆无战,胡马相传已不还。寄语壶浆休怨望,悬军端欲慰民艰。

追往八首 其二

明代 张煌言

六朝遗迹雨花台,旧识先皇草昧开。南渡尚留龙种在,东迁祗避犬戎来。

却悲羯鼓荒原动,不见羊车复道回!国破何人犹抱膝,当年应有管、萧才。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国殡宫

明代 张煌言

琅江东去水如油,拜墓停桡古渡头。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波涛腥壑蛟龙蜕,风雨荒茔麋鹿游!悬拟䡺车归兆日,同天应已靖旃裘。

追往八首 其七

明代 张煌言

曾挂星槎沧海东,冠裳涕泪捧重瞳。禹余风物成离黍,越绝功名类转蓬。

早岁频书惟羽檄,经年徒读是「檀弓!」无家况复鹃啼急,肠断江花烂漫红。

岛居八首 其五

明代 张煌言

阊阖不可极,投荒「小有投。」行藏疑橘叟,变化愧梅仙。

野火渔镫外,樵风雁字前。到来生百感,太息理诗篇。

辛丑除夕,行营沙关

明代 张煌言

十年三度到闽关,风急星闽客未还。汉腊总来殊越俗,屠苏那得破愁颜!

春符竞贴黄龙榜,新历虚衔丹凤班。怅望故山云物改,归心不断岁时间。

羁恨二首 其二

明代 张煌言

孤竹羞周粟,余怀胡不然。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

一匕分毡雪,三杯酌乳泉。终当从辟谷,岂羡赤松仙!

步答万静斋留别韵,兼以劝驾

明代 张煌言

经旬客邸正相寻,君去应嗟径草深。帝子偏安犹半壁,王孙尽报只千金。

梁鸿自是难分手,范蠡何堪有隐心!好向属车勤献策,楚材莫作楚骚吟!

卜天种昼寝,戏成

明代 张煌言

新秋萧飒北窗凉,一枕羲皇梦亦长;试问漆园蝴蝶影,可曾逆旅闹黄粱?

舟山感旧四首 其三

明代 张煌言

江皋烽尽烬犹红,猎火岿然满故宫。楼阁总随蜃气散,鼓鼙迸入角声空。

田横岛上凄凉月,杜若洲前零落风。翘首灵光何处是,五云应复捧南中?

苦饥

明代 张煌言

登彼三神山,慨焉思遐举。芦荻风萧萧,白石不可煮。

绝粒固所宜,踌躇伤徒侣。骧首视乌鸢,青天嚇腐鼠。

不念山中人,瓶罄亦罍耻,岂乏稻粱谋,卑栖因铩羽。

安得有蕨薇,疗饥待明主!

将入武陵二首 其一

明代 张煌言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传!

新秋鼓浪屿纳凉,分得「簪」字

明代 张煌言

孤屿苍凉沁客心,偏宜散发坐长林。山川战后形容改,草木秋来情性深。

影乱鞦韆知坠叶,声飘络纬似鸣琴。披襟已在芳洲上,尘俗何能解盍簪!

和秦淮难女宋蕙湘「旅壁」韵

明代 张煌言

猎火横江铁骑催,六朝锁钥一时开;玉颜空作琵琶怨,谁教明妃出塞来!

武林狱中作又一首

明代 张煌言

乾坤竟如此,刺眼尽猴冠。射昴天方醉,骑箕地较宽。

难中惭馆谷,梦里忆堂餐。一笑甘兵解,何曾有泪弹!

舟行阻风,口号二首

明代 张煌言

十载曾经犯斗槎,天门昨夜特宣麻;乘流只恐排阊阖,故遣长鲸斗浪花。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28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