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吉
艰哉念大难,翥空翙轻翰。易易真轻易,曳踵旋平地。
抑有易而难,请舒眉睫观。亦复难而易,浑河寸胶利。
难易固多门,众议久喧喧。君今据其易,诸难无足论。
惑我方在兹,再拜叩灵龟。一雨复一霁,何以决我疑。
委心坐清夜,江月冷相随。对影忽两忘,茫然歌此诗。
野鹤亭口占
孤亭户牖倚云开,旧是神仙蜕骨台。朝市江湖俱在眼,半空容与绝尘埃。
游桃川宫
板桥腐圬垂倾折,瘦筇缓度心凄切。仙家远在碧岑间,一犬寥寥山雨歇。
遥看远树立如荠,上有阴崖下恶溪。黄冠说是秦人洞,路岐断绝不可跻。
秦人种桃满阡陌,东风何事无颜色。恐是渔郎一梦馀,误劳数辈迷津客。
封川馆中书尧夫游伊洛诗因述此
荼因味苦难成啜,花到春深不可移。独掩半扉无一事,戏书康节数联诗。
次韵桑民怿和晦庵先生读道书六首 其四
曾闻稚川翁,辛劳了玄道。远游熯飞龙,端居歇芳草。
允矣周三光,后天长不老。我欲问至诀,孤琴候秋杪。
奉诏宋儒龟山先生杨时追封将乐伯从祀孔子庙庭次邓本元韵孔明退之 ...
程门高弟知多少,文庙登多见此儒。腾谤纵饶孙觌辈,处心无愧展禽徒。
南方三子元相并,东庑诸贤只么俱。礼乐敢容轻议在,拥衾终夕梦夷夔。
桂林杂题十一绝 其三 开酒
仆夫熯矣我犹强,有酒盈樽忍独觞。散与仆夫同一醉,半江风露夜初凉。
桂林杂题十一绝 其十一 山粟
山粟离离被石头,也须销得老农忧。日斜独自缘青壁,手把长矛逐野猴。
次韵顾贰守病中见寄
稀疏竹里细云边,也得君来是偶然。清啸绝群开牖坐,烈鼾撼壁枕书眠。
头陀说尽无生话,本草抄来第几篇。莫厌肩舆数相访,十年湖海渴公贤。
重泛府江三绝 其二
小帆雕激大鹏骞,势劈层云影射渊。毕竟得风先到岸,休将巧拙咎长年。
乌符观读吕仙诗刻忽报蓝祁阳改知嘉善喜赋二绝为别 其二
嘉禾风景异浯皋,百货都平米价高。闰月林庐多好梦,家家馈饎欲流膏。
萍乡偶书
萍实今何在,乡名犹未更。绳桥隳臲卼,土偶飒精英。
客计歌狼跋,归心叹蚓萦。独看流水缓,花底有馀清。
莫投上叶村二绝 其一
白妥红殷翠欲匀,小园犹见未残春。盘中细蕨兼新笋,更喜山家味最真。
重过衡山有感
荆扬镇岳本衡峰,何事人皆奉岱宗。病起昭王在今日,须知河伯亦蒙封。
清远问邹汝愚未到戏题一绝
迢迢清夜舟,晓入河滨县。迟尔犹未来,梨花开欲遍。
答娄原善见寄村庄诗
自缚柴扉面竹林,竹梢垂雨互升沉。悬知伯子坐中意,却即宣尼川上心。
莞尔相延多野客,巍然端拥只云襟。出门步步皆生意,山到鹅湖觉已深。
松岩八景 其八 山顶灵泉
客问此何山,清泉流不已。答云古香炉,飞入星源里。
卢溪僲岩
见说蓬瀛外,诸仙聚此岩。织缯馀旧杼,换骨弃空函。
石险江流急,峰危鸟喙缄。茫茫天壤内,境界自真凡。
赠刘通府
昨跨苍虬恣驰骋,晓拂君山莫襄郢。飘飘列子御风行,出入有无凌倒影。
十郡宗藩联戚畹,尺步绳趋咸整整。乳哺赤子如哺雏,抑塞诛求杜干请。
干请诛求事惨伤,犬羊尽化为豺狼。仰天戟手祝来世,有身只愿生湖湘。
戚畹如君岂多见,投我明珠闪惊电。三年不食亦伸眉,语及民艰泪如线。
送胡崇正往掾湖北
敬斋谋道不谋身,身后孤儿彻髓贫。造化无私天有眼,桃花应笑武陵春。
玉萱诗 其一
晓庭微雨濯瑶华,愧杀群芳醉落霞。恐与蟠桃共花谱,三千年一耀灵葩。
张吉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251篇诗文
促何文甫廖敷锡限韵之作
留饮于同年世和宅中命其子鼓琴为欢奉谢二绝且并招之 其一
晚泊洪福寺前大水
次韵罗少参见寄
过羊桥峡
喜天初徙寓三茅观三绝 其三
和沈宪长谒武侯庙二首 其二
次韵郭于汉同年见寄
戏赠刘少卿
读象山语录二绝 其一
游宝莲寺
答徐方伯时中和世赏前韵见寄二首 其二
苍梧十景次汪宪副韵 其一 冰井寒泉
肥城致政张太守荣寿卷
朱冈道中三绝与陈子文同作 其一
送徐大尹行取赴京
江北纪行十六绝 其十四 经周瑜墓
次韵留别白沙先生 其一
长山谒范公祠四绝 其一
送别李宪副考满
茅林八景为姜太守题 其四 禅寺晓钟
松岩八景 其七 溪滨奇石
题故太保毗陵白公遗阯感物兴怀卷
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 其三
喜天初徙寓三茅观三绝 其二
戏调拙夫教谕病中
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 其四
归田十咏和韵送刘教授归庐陵 其四
暮发吉水
拜少保于公遗像 其二
松岩八景 其五 岩桂秋香
登巾子山作
王世赏大参以途间诗六首索和次韵如左 其二 雷家铺
舟中偶题二首 其一
韶州
读王黄门所赠诗有感而作效子美赠苏涣体
黄日升东楼诗
喜天初徙寓三茅观三绝 其一
玉萱诗 其二
和王世赏大参见寄四首 其三
桂林杂题十一绝 其六
次韵娄诚善春日楼居四绝 其四
桂林杂题十一绝 其九
答喻东之
桂林杂题十一绝 其四 观渔
题杨志仁大参南宁别陈季广宪副诗卷
和黄太守韵
苍梧十景次汪宪副韵 其三 漾月清亭
答李子长雨中遣怀 其三
归田十咏和韵送刘教授归庐陵 其一
茅林八景为姜太守题 其八 芸馆书声
茅林八景为姜太守题 其三 林溪渔钓
三洲岩寻濂溪先生题刻不获
送段储使元六官满北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