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家玉
行踪忽似羽毛轻,奄忽能兼十里程。烟火数家连野戍,渔灯几点傍芜城。
人民左衽污胡俗,山水中原换帝京。独有茅堂今夜月,清光犹似旧时明。
泛月 其二
澄江净于练,归人浩思发。不信捲帘人,相思有明月。
过荒村四绝 其一
几日经行白骨堆,萧条穷巷哭声哀。乱离我亦亡家子,总为君王冒死来。
军中夜感
惨澹天昏与地荒,西风残月冷沙场。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北上咏雪
冰销催就鲛人织,珠帐逶迤施九緎。浑河昨日绿千寻,一点鸭头留不得。
塞上平沙漾月华,北风剪水作飞花。闲凭古树啸云际,却似乘来银汉槎。
碛西日没重城闭,一带女墙飞白雉。玉人何处把琼枝,笑指诸峰挽银髻。
山河大地碧琉璃,壮士寒威生铁衣。胡儿紫貂遮不迭,无复临边散马蹄。
红旗半掩残霞片,细柳营中夜张宴。将军揖客坐氍毹,绣幕锦筝围兽炭。
梅花空忆故园春,水齧重茵梦不成。欲招橘叟手相语,更向瀛州赌玉尘。
途中八绝 其三
马上看山叠叠青,青山无地不膻腥。谁堪满目苍凉处,俯仰兴思一涕零。
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 其二
风打船头系夕阳,孤臣性命寄何乡。江山有恨销人骨,南北今年几战场。
军中怀康之侄
荏苒星霜节已徂,天涯零落各欷歔。传予被掳情原伪,闻尔从胡事亦迂。
斩佞莫忘朱子剑,传家休负石公书。当年淝水称能事,折屐遥缄望有馀。
早行河源
野外燐飞闪闪明,奇鸧相叫互悲声。沙场满眼英雄骨,独有流波咽不平。
难中闻逆首买健儿刺余献敌余付一笑
苍狗浮云祇浪猜,山河风景已相乖。澄清祖逖怀空切,恢复文山志不谐。
纵死但知存肮脏,达观原自外形骸。杀身取义吾曹事,志士何须问葬埋。
忆昔燕畿之变
首逆何人卖国先,遂令滋祸竟绵延。内廷已失金吾守,外地宁誇铁瓮坚。
万井桑麻铺战垒,千家城郭静炊烟。谁怜去国孤臣远,禾黍兴悲几涕涟。
同容瞻公北上别后却寄
邮亭风急雪纷纷,目断南天雁几群。白眼同为南里客,青山何事独留君。
江南昨夜孤舟雨,淮北今朝日暮云。处处山城唯战鼓,不堪回首赋从军。
卜居五首 其一
卜筑蓬蒿一径斜,池塘新绿映窗纱。蒲团坐到忘机处,不觉春风度落花。
燕郊春暮
晓来清梦破梨云,帝苑馀芳尚带芬。雨雨风风空善妒,莺莺燕燕自为群。
澧兰沅芷同心见,径李蹊桃一笑分。紫陌旧斜扶醉去,春城无处不氤氲。
卜居五首 其四
丹崖碧洞锁柴扉,中有真人学息机。却笑白云行不得,风来又过别山飞。
赠宫詹李二何夫子
白水真人来汉朝,白衣山人冠唐僚。文章两度压元白,干羽七旬格有苗。
灞上劳军如见郭,关中转饷不推萧。北人牧马戎南下,司马鸿名已度辽。
途中八绝 其六
缥缈疏林在隔山,数声鸡犬白云间。潆洄一带寒溪浅,疑是秦人避此间。
灯下偶读武子十三篇
期许当年颇觉迂,壮怀曾爱读阴符。人间任笑侬狂士,我亦还怜彼鄙夫。
饮恨愁来思复楚,忧天奋处欲吞胡。封侯自是寻常事,不数功成万骨枯。
军中怀罗徵士孺文从军不果
渺渺伊人忽我思,山川回我隔黄旗。南阳肯信能长卧,采石遥怜待出奇。
孤愤久知思汉室,同仇应共振王师。寒光夜发芙蓉剑,正是期君出匣时。
雨行马上纵目山川怆然追念余祖九龄公至宋世杰公皆孤忠表表凛然万 ...
处处汹汹苦战征,炎方烽火几时平。雨声遍洒孤臣泪,风景空怜异代情。
国破匈奴千古恨,心悬明主一身轻。唐朝宋室家声在,肯使吾曹落后名。
过戴隐士山庄不遇
为爱戴安道,翛然到竹轩。寒云流古堞,绿水涨名园。
一阵秋过雁,三声啼断猿。主人何处去,不敢漫题门。
张家玉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107篇诗文
柬徐九夷
途中八绝 其七
早路
伤族罹祸
行次白石堆投宿村庄有园花盛开感赋
军中遗稿 其六
赠琼敷堂主人
燕市吊袁督师
军中怀陈长园
军中遗稿 其七
伤我明所用不得人致有今日之祸 其二
小憩湘江
痛悼先茔被发
过曲江谒先文献祠 其一
途中八绝 其二
卜居五首 其五
南阳经武侯故宅 其二
忆朝
游南池用杜韵
自举师不克,与二三同志怏怏不平赋此
途中八绝 其八
伤我明所用不得人致有今日之祸 其三
过荒村四绝 其三
卜居五首 其三
宿田家早起
道经乌龙岗投宿沙村王守愚茅堂
怀内
军中遗稿 其八
军中遗稿 其九
哭杨邦达
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 其四
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 其三
丁亥重阳悼阵亡将士
营中晚坐
过曲江谒先文献祠 其二
题王季重读书佳山水楼
自吊
苍梧逢叶二开美
广陵行为林伯隆赠太康校书
军中遗稿 读史十首 其三
途中八绝 其五
伤我明所用不得人致有今日之祸 其一
军中遗稿 其四
途中八绝 其一
对雪寄故园诸同好 其一
忆京华
黄牛径
军中遗稿 读史十首 其一
步杨台觉上座静空题朱秀峰前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