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之道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
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君子有所养,因君观解颐。
题四祖山瀑泉亭
云影曈昽雨弄晴,山头小立听溪声。不惊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鸣。
气逼衣裳秋暑薄,光摇林薮午风轻。法身清净元无垢,何用临流更濯缨。
和王觉民民松轩诗
和徐季功墨梅 其二
便是朱唇素面,那知绿叶青枝。净几明窗展处,微风淡月醒时。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和笑庵送面
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
胜胜慢(和刘春卿有怀金溪)
和孔纯老送司法吴德声
送徐季公运干罢任
羁栖无柰老而穷,又见徐卿马首东。快意一时荷叶雨,增明千里稻花风。
高材合在云霄上,胜处能忘涧壑中。法护相从如问我,为言踪迹与君同。
和王圜中道上初见梅花二首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其三
云影曚昽日洒晖,金湖西畔晚阴微。渔舟缭绕青山去,枫叶追随白鸟飞。
摩诘家风非世有,渊明心性与时违。近来病瘠连诗瘦,翻爱西台字样肥。
蝶恋花(和王冲之木犀)
送尊禅者
送道觉游天童山
浣溪沙(阻风铜陵,追和东坡游泗州南山韵)
和刘与可二首
对雪和马大卿
寄题峡州楚塞楼
和徐伯远无为道中
回峰寺和浮屠坦然韵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686篇诗文
史佐才读书堂
和刘春卿晓起读书
卜算子(子平席上赋)
次韩子云白莲韵
江城子(追和东坡雪)
题李梦发知足斋
渔村落照
再用前韵谢潘寿卿见和二首
酬周少隐赠行之什
种田庵
和曾式古
和张元礼水仙花二首
汉宫春·欢动江城
和富公权宗丞十首 其七
五祖山
用东坡赠晁新城韵呈朱乌江
浣溪沙(和张文伯长至)
呈蔡元德二首 其二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其二
赠道上人
点绛唇·古屋衰杨
秋日悯旱题香山庄舍
蒸红亭
和因格非见寄二首
题时轩
太湖呈邵公晋沈元吉
和因格非见寄二首 其一
送浮屠昙远归无为持钵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久客和子远用老杜韵
春日游西塔示本上人
南歌子(赵叔全生日)
次韵除伯源程序九日闲居追和渊明
江南道中
次韵高守无隐苦热
水调歌头(和张文伯对月词)
送曾式古归建昌
上元后漕幕同僚二十八人会饮於西湖登千佛阁
观梅和陈天予韵
予绍兴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时月上
过广德宿开元寺上人房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 其二
和天衣聪老五首
小重山(彦逢弟生日)
和连圣举呈张彦智
早发橐皋
和江和仲司理喜雨
和胡德辉增明轩
千秋岁(追和秦少游)
立春小酌呈诸兄
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 其二
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 其一
吊魏敏功赠住庵通老
寄题鲁如晦需堂
成相院
和石守道喜雨
为彭积甫题熙春堂
青玉案(对雪追和谢幼船B231)
追和老杜江上
归朝欢·透隙敲窗风摵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