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四祖山瀑泉亭

题四祖山瀑泉亭

宋代 王之道

云影曈昽雨弄晴,山头小立听溪声。不惊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鸣。

气逼衣裳秋暑薄,光摇林薮午风轻。法身清净元无垢,何用临流更濯缨。

诗人王之道的古诗

和因格非见寄二首 其一

宋代 王之道

青山如我约,终日对柴门。学道未忘念,怀君空断魂。

时来当有用,事往置无论。反覆新诗读,谁知老眼昏。

落梅入砚池

宋代 王之道

玉佩翻然下帝傍,墨池照影妬新妆。
时人莫作飘零看,收拾毫端无尽香。

和王觉民双泉道中

宋代 王之道

白云深处是吾家,山市归来日影斜。
独立前村聊送目,孤村送水闹寒鸦。

水调歌头(张文伯生日)

宋代 王之道

琼树挂初日,珠箔卷清霜。夜来溪上微雨,佳节过重阳。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人作鲁侯祝,俾尔寿而臧。
保疲瘵,旌德善,致吉祥。会看报政,朝夕芝检趣徵黄。不藉灵丹九转,不用蟠桃三窃,源远自流长。愿借沧溟富,斟酌荐瑶觞。

秋日即事三首 其三

宋代 王之道

俛仰黄花集,澄清九月秋。预愁新任迫,难为故人留。

风去山光合,江回水气浮。何当脱羁绊,同办五湖舟。

送尊禅者

宋代 王之道

阿遵我辈人,相从十年旧。
么肥形愈瘠,身贫道常富。
厥初为天衣,持钵化淮右。
袖携维卫录,访我过蓬陋。
若言法华山,有象金所就。
其来自西土,隐现不可究。
我时尝记之,尔耳亦聊复。
谁令兹悲师,镂板播蔬谬。
向来天衣游,追随遍岩窦。
高谈屡绝倒,寝食废农昼。
归欤又同舟,半道过濠寿。
昆行寄衔茔,一再获邂逅。
清霜殒群木,凄劲捣衣候。
翩然不我留,云山挺高秀。

清江曲追和鲁直韵

宋代 王之道

鬓边残雪几春秋,自说生来不解忧。
晚食得鱼吹荻火,秋盘寻笋舣松舟。
布裙斗酒不须恶,明月清风且相乐。
紫宸朝去醉眼时,初日寒林正摇落。

和韵寄董令升舍人

宋代 王之道

曾将燕石报琼华,别后哦诗愧莫涯。
空腹但看长柄械,缓行何用短辕车。
神驰邓步弥天葑,梦入朋豀夹径花。
何日天台录药去,女仙迎笑饭胡麻。

满江红(和张守仲及送孔纯老守历阳)

宋代 王之道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历湖、须坞相望,近同吴越。阙里风流今未减,此行报政看期月。已验康沂富国,千古曾无别。
多谢润沾枯辙。令我神思清发。□新命欢浃,两邦情惬。明日西风帆卷席。高樯到处旌麾列。忽相思,吾当往,谁谓三墩隔。

柳径

宋代 王之道

我笑陶彭泽,门栽五株柳。
柳成复自号,清阴亦何有。
岂如两分行,一径入花薮。
白毡春尽时,青障雨晴后。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其十五

宋代 王之道

人言会饮辰嫌酉,我为求医日问除。老去谁能遵百忌,秋来只欲上三书。

咏梅示魏吉老

宋代 王之道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
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亦风味不吾亏。
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
欲识东君好消息,夜来青鸟宿南枝。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其四

宋代 王之道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

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君子有所养,因君观解颐。

题双峰磨院瀑布

宋代 王之道

烈日冰雪皎,淡烟玉虹明。谁云真珠帘,要之亦强名。

我来少踌躇,一洗尘埃清。便欲觅千斛,为压归装轻。

送赵仲达

宋代 王之道

人生邂逅非偶耳,一面岂容轻愠喜。
白首如新倾盖欢,谁解乘閒究斯理。
君家江南我江北,南北相望殆行千里。
惠宠顾我端有由,衰滞不应能致此。
为言前岁在金沙,幽讨穷探遍山水。
论文获与阿逢游,賸馥残膏丐犹子。
是行来赴徐卿召,昨日扁舟方戾止。
阿逢闻是公僧弥,予乃阿逢门下士。
知公閒放今杜门,所舍与公殊密迩。
何妨旦夕侍杖屨,执经仍与诸郎齿。
过从弹指见周星,入室芝兰被遐远。
须知四海皆兄弟,高义似君谁可比。
徐卿报政趣归朝,画鷁高樯舣江涘。
明朝车骑遂东还,有便时时遗双鲤。

和鲁如晦喜雨

宋代 王之道

我本山中人,当暑玩泉石。
高吟清风朝,长啸明月夕。
前年徙江城。舴艋劣容席。
是时暑雨过,黄流没青荻。
城中无置锥,僦舍至三易。
迩来成小筑,风月得相觅。
执热想飞瀑,白练挂苍壁。
顿从釜甑中,令我获苏息。
尤怜昨夜雨,洒濯有余力。

朝中措(和张文伯远亭)

宋代 王之道

晴烟漠漠日晖晖。天际远山低。槛外碧芜千里,坐来目送鸥飞。
诗笺谈尘,珠盘落落,玉屑霏霏。更把登临余兴,翻成白雪歌词。

回峰寺和浮屠坦然韵

宋代 王之道

昼睡醒来日过中,山光入座水函空。
绿杨堤外荷花富,招致清香赖有风。

和因上人四首 其四

宋代 王之道

荼蘼花底照衰颜,风送馀香到酒间。春色他年尚无恙,红裙来继谢东山。

和张文伯先梅后雪

宋代 王之道

六花无怪索诗催,正恐清寒勒早梅。待得江头千树暗,故争明洁逐风来。

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68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