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雪飞不已戏作长歌

雪飞不已戏作长歌

宋代 张侃

清溪怒号多北风,乞水来自河伯宫。多应飞雨作寒色,呼吸云气鞭痴龙。

冬深万木冻欲折,那有卉药成纤洪。造化小儿一饷戏,锼琼镂玉何其工。

庭前婆娑万花舞,春意已遍翡翠丛。可怜世情多冷眼,怨咨竟欲讼天工。

了知妙处不用力,岂为汝辈眼目供。明朝晴乌耀烛龙,向之幻景须臾空。

诗人张侃的古诗

偶书二绝 其一

宋代 张侃

静观万物各随缘,天亦何心付自然。鸲鹆不材鹦鹉贵,岂知鸲鹆得天年。

苏成之

宋代 张侃

忆与成之别,于今廿五年。今朝复相见,话旧竹窗前。

雨后生凉络纬声清可爱

宋代 张侃

玄蝉声清入吾耳,暑气吾吾犹未已。残花挺挺留鹿葱,娇态娉娉是荷婢。

偶然一雨云纫裳,池边雨过风送凉。小虫深集杨柳影,一段笙歌清更长。

示韦中实六首 其五

宋代 张侃

一春随意行,济胜欣有遇。不愁风薄人,但愁雨深阻。

乱山烟中藏,勃姑声转嗉。春无三日晴,前人句已寓。

惜许好花枝,烂熳少人顾。君久不在家,花思依柳絮。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七

宋代 张侃

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狸奴犬子寻阴地,八九春中日正长。

同乡人别朱希文察判于咏春亭

宋代 张侃

今春醵饮咏春亭,水阔山遥眼界清。前度来时多值雨,今番到此却逢晴。

蚕方三幼餐乾叶,燕喜双飞泊短楹。小别诸君休作恶,阳关四叠不须成。

纪程十绝 其五

宋代 张侃

贫民逐利可怜生,水附泥乾卤渐成。多得卤成求浅利,问天乞取一冬晴。

春晚闻莺

宋代 张侃

村北村南花事稀,晚风吹雨绿盈枝。黄鹂暗与春光转,似怕骚人细作诗。

梅花谢嘲

宋代 张侃

骚客多吟咏,无非泥酒杯。君知侬澹泊,岁岁几番来。

秋日閒居十首 其十

宋代 张侃

小园虽偪仄,堂成春告残。堂山当目前,翠色烟中繁。

隔堤多垂杨,纷纷风前翻。畦夫为予言,宜插秋牡丹。

既无倾城艳,亦可酒筵看。根株虽脆弱,千叶攒中单。

夕阳媚晴水,红湿回轻澜。休从殷七七,染法成欺暪。

象田老馈山茶用东坡先生韵奉寄

宋代 张侃

前时著脚清净坊,山童殷勤进山茗。半杯春云满晴空,午困瞢腾顿能醒。

山深有鸟声清圆,俗名捣药颇堪听。从来不起市朝想,定亦久知存所性。

何如捣茶伴老衲,疾病去尽竟归正。数株寒菊带秋清,一篆香烟留日永。

顾我服官走芳尘,心虽超悟力未猛。气猿意马难同防,未免稍纵肆顽犷。

人言茶味怕齿知,日渐月渍遣胃冷。不然除腻立奇勋,气象森严费忠鲠。

建溪早芽细如针,来春喊声遍山岭。铜模新制号凤团,绛纱斜纫护龙饼。

竹窗拂拭金石坚,碾破霏霏光炯炯。旧曾识此今罕见,山茗一旗生舜井。

冠裳不加貌自若,厥包断不请侥倖。须知老衲定中人,任柳生肘木生瘿。

奔牛梅花开最晚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 其四

宋代 张侃

积谷山前数种梅,常年携杖走千回。而今寂寞金台下,独对停云把酒杯。

蔷薇三绝 其二

宋代 张侃

雨回新绿方留润,日映轻红无尽娇。为惜江南春事好,对香吹水入金焦。

奔牛梅花开最晚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 其二

宋代 张侃

平生政坐花开早,不奈颠风一夜吹。缄锁芳英春意闹,转头青子已盈枝。

戏用东坡先生韵二首 其二

宋代 张侃

倦看冠盖闹如林,梦想扁舟破晚阴。步月南楼情不浅,卧风北牖味殊深。

朱旂黄纸非吾事,木板青衫负壮心。游宦半生成底事,鬓丝零落不胜簪。

娥江市

宋代 张侃

前回渡娥江,夜半呼舟行。今回渡娥江,风迎晚潮平。

人心险于潮,潮头平于路。娥心无古今,潮随渔篙渡。

始宁泉

宋代 张侃

始宁花木今何在,一派山泉纪此清。说与老僧频整葺,世间难保是虚名。

正月晚访梅

宋代 张侃

墙隈杨柳已垂丝,岸北梅花始着枝。风掠晴香觅诗句,容渠开晚占春时。

打鱼网叹

宋代 张侃

山川信美何处无,只许渔处把茅居。四时风月俱占断,诗人琢句空长吁。

渔处平生家累重,得鱼入市日曈眬。裹盐籴米了晨炊,依旧寻鱼波汹涌。

山川虽好侬不知,只知取利他何为。群居出巧结新网,名以拦江纵所施。

鲤鲂未免仅出入,切勿因香恋微湿。破坏好景是渔处,不用健羡琢句工。

圣人设险今重险,取与不取戒以渐。

今岁朱樱红熟樽俎间日有此品口占二绝 其二

宋代 张侃

樱桃颗颗滋春雨,橙雾霏霏溯晓风。出处不齐休比并,一尊今夕与谁同。

张侃

张侃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21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