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侃
未工射雉怯如皋,欲挂衣冠慕老陶。莫为功名多戚戚,须知身世两劳劳。
求鱼切戒空缘木,买犊不妨先卖刀。未有田园作归计,年来留滞感潘毛。
题睡布袋
佛身广大遍虚空,收拾归来一衲中。走入睡乡推未觉,只缘认得主人翁。
止雪用东坡先生韵
常年有句吟雨叶,今年只了吟飞雪。社中谁是锦绣肠,令我褫气叹妙绝。
固知天运阴阳戾,那问家园花草折。逞妍妒舞费斑镂,幻色潜光亦消灭。
前时有句送渠归,日华摇金云暗掣。滕家娘子耽清游,琐碎回风到帘缬。
只须头次阵堂堂,底用十番空屑屑。民家刺缊带湿炊,醉客糜金谩飞瞥。
海隐来徵鹤隐句,恰如白佛偈重说。昏霾未见天清明,石炭儗铸一寸铁。
大龙寺荆公诗石
宰邑归来便老成,岂知诗句是心声。细看野水无人渡,终胜蟠龙守此清。
再用韵促季文结水边亭
一朝飞骥足,十载叹龟藏。临水轩亭好,逢人笑语凉。
须先心地远,莫厌斧声忙。未数漳南景,裁诗拂藓苍。
喜雪童谣
屋上三日留乾雪,添得人间讶奇绝。不须待伴窘风雨,只要呈祥了时节。
小儿戏拾疑是花,舞低婆娑最堪誇。最堪誇处渐堆积,生寒到骨思归家。
示法果院僧则
山深云卧冷,结屋在山椒。我意如云懒,随缘听海潮。
秋日閒居十首 其六
江南多泽国,别派亦成湖。渺渺明佳景,纷纷展画图。
层穹邈无际,浮翠前峰孤。欲唤扁舟去,笔床茶灶俱。
东边屿深幽,稚芦不记株。花轻相上下,随风掠酒盂。
湖中开一镜,中有双野凫。可怜知者少,此趣未尝无。
闻方孚若
清时补外驾朱轓,德政碑成达帝阍。都把功名垂竹帛,尽留官职付儿孙。
生前花药千株在,身后词章几卷存。履道宅边云黯黯,知谁挂剑酹清尊。
多稼亭
前年毗陵登多稼,万顷黄云在亭下。断碑依壁毫发微,击壤老人歌圣化。
今年负丞到会稽,州园瓦影碧参差。中有一亭容数客,郁郁两字标璇题。
吾闻国以民为本,民向东郊事耕垦。与民同乐识见高,秋成沽酒来游遨。
虚庭
虚庭幽阒日阴移,旋拂藤阴近小池。云自悠扬峰叠叠,风常和暖日漪漪。
青衫漫仕安愚分,白酒初篘满屈卮。竹外流萤三两个,微光犹足映书帷。
梅花自解
孤根在寒谷,无分逐东风。流辈刚言好,中心只固穷。
拙轩偶书三首 其一
归来开一室,复以拙为名。道在何妨小,身閒不用荣。
柳丝愁断续,花靥笑轻盈。只此观天运,逢时物自成。
凤鸣洞祈雨三绝 其三
六月官河已断流,农家无水荫田畴。我来欲问姑求雨,要胜常年望有秋。
秋日閒居十首 其七
人情易爱憎,品花语最严。遮护富贵花,排日挂牙签。
骄态不自持,霏微花上沾。虚名竟何益,馀事付宝奁。
花开有迟速,禀气等洪纤。到眼俱可玩,何曾形弃嫌。
幽幽牵牛开,碧色照疏栏。勿云此花陋,所取缘伤廉。
感秋扇五首 其二
人到退时须著力,未退之时休向前。暑中团扇多勋业,一夜西风亦偶然。
蔷薇三绝 其三
蔷薇开尽知春晚,燕子閒来又日西。却恨丹青描不得,旋将心事付深闺。
定轩
门前流水竞,洗尽市尘交。秉我中心正,从渠异说譊。
向来多肘柳,近已去心茅。隐几观天地,晨曦动翠梢。
柳树汇
望望孤城绿树根,平沙连屋草连云。夕阳坡上人牛小,耕出羌王古印文。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五
冬深生冷喜新春,赋得贫穷敢怨人。六九数终风扇动,放些意气走芳尘。
嘲梅花
缄蕊怯寒风,清香已暗通。数株篱落外,生毓任元功。
张侃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感皇恩 元夕后二日,同彦敬郎中饮洪宣慰山园红梅下,得感皇恩二 ...
秋日閒居十首 其一
家园二首 其一
象山住持僧于修求诗戏题五十六字
鉴湖别岛二绝 其一
睡寒山拾得赞
十八涧
感秋扇五首 其五
家园散策二绝 其一
书考 其一
水月泉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七
寺楼舒目
收潘廷亨逵讯
独孤宪公桧
书目所见者五首 其二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三
感皇恩(元夕后二日,同彦敬郎中饮洪宣慰山园红梅下,得感皇恩二 ...
次韵竹林玉老三首 其三
题鼠狼捕雀图
雪飞不已戏作长歌
题剡溪图
救婆庙二首 其二
书目所见者五首 其五
秋日閒居十首 其二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四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二
石人行
奔牛梅花开最晚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 其二
夜宿育王庄北窗
岁时书事 其五
赠句容士人
归来五首 其一
蔷薇三绝 其一
写古五首 其三
秋鱼眼
泊杨园诗
黑云行
家园二首 其二
戊辰春二月雪吕君国秀曾赋七字句予和云试来月下逢仙子何似风前聘 ...
明心院
怀仁画龙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七
甬东
王梅溪题玉枕峰二绝 其一
正月晚访梅
催雪次韵韦中实
题萧照渔渔对语图
近于小圃筑堂名曰秀野隔河插木芙蕖旧有诗云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一
群牛浴小港
田元长和烟字韵诗见寄复用前韵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