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止雪用东坡先生韵

止雪用东坡先生韵

宋代 张侃

常年有句吟雨叶,今年只了吟飞雪。社中谁是锦绣肠,令我褫气叹妙绝。

固知天运阴阳戾,那问家园花草折。逞妍妒舞费斑镂,幻色潜光亦消灭。

前时有句送渠归,日华摇金云暗掣。滕家娘子耽清游,琐碎回风到帘缬。

只须头次阵堂堂,底用十番空屑屑。民家刺缊带湿炊,醉客糜金谩飞瞥。

海隐来徵鹤隐句,恰如白佛偈重说。昏霾未见天清明,石炭儗铸一寸铁。

诗人张侃的古诗

戏用东坡先生韵二首 其二

宋代 张侃

倦看冠盖闹如林,梦想扁舟破晚阴。步月南楼情不浅,卧风北牖味殊深。

朱旂黄纸非吾事,木板青衫负壮心。游宦半生成底事,鬓丝零落不胜簪。

岁时书事 其三

宋代 张侃

夜长何漫漫,谁为劳者辞。致身清明朝,谁为感遇诗。

古来贤达士,气志不肯卑。曳裾非素习,不过祈人知。

一言偶相契,遂踵萧何规。呜呼今不然,车马日以驰。

朱门极富贵,长途多寒饥。立身荣辱中,每见无不为。

平生毅然节,反为今所亏。赧颜度朝夕,同队如小儿。

结茅枕吴羌,清名万代垂。

今岁朱樱红熟樽俎间日有此品口占二绝 其二

宋代 张侃

樱桃颗颗滋春雨,橙雾霏霏溯晓风。出处不齐休比并,一尊今夕与谁同。

清寒

宋代 张侃

臞叟久不出,短帽半离披。天公有新事,剪雪玉参差。

仰瞻银海眩,须臾肆寒威。试呼缄口翁,时复一中之。

初如薝卜飘,终似白练驰。阴气无所泄,乘风舞绥绥。

山明失紫翠,手板休拄颐。溪流有层冰,艇子寸步移。

寒禽集深条,可怜翅翎垂。拥炉回阳春,始觉温四肢。

我生仅再见,老农重嗟咨。锦里杜子美,姑溪周紫芝。

文章江汉流,初不事支辞。遗编可推究,古岂异今时。

无此雪与寒,何翅五吟诗。宜瑞不患寡,写檄诛云师。

题等慈寺后经略潘德鄜旧居三绝 其三

宋代 张侃

古来名士都如此,后世虚浮类鄙之。赖有晦翁高著眼,青青钜竹荫檐楣。

蔷薇三绝 其一

宋代 张侃

多谢东风巧剪裁,朱朱白白待春开。偶因无事寻诗句,又见沿蹊锦绣堆。

题等慈寺后经略潘德鄜旧居三绝 其二

宋代 张侃

中书当日冠天下,半世浮萍无定居。却是子孙能力守,结茅随分并精庐。

种松添竹口占二绝 其二

宋代 张侃

种得成时我已归,明年此际弄秋晖。丁宁园叟频浇灌,要见元功无尽机。

朱陈嫁娶图

宋代 张侃

生男愿封侯,嫁女在比邻。嫁是古人言,最知天理真。

世远人亦伪,嫁娶来城闉。岁序罕聚首,浩渺不计春。

当其出门时,错落车百轮。笙箫填孔道,珠翠委泥尘。

堂开牡丹屏,盘横水精鳞。徒取眼前富,未问身后贫。

女娇鲜礼法,薄夫贻所亲。民家女及嫁,择对走踆踆。

一旦有其家,昕昏如主宾。谁图朱陈村,宜为尧舜民。

题睡布袋

宋代 张侃

佛身广大遍虚空,收拾归来一衲中。走入睡乡推未觉,只缘认得主人翁。

智果院

宋代 张侃

前辈经行处,壁间题小诗。梅花还好否,要见出尘姿。

府治辟镇越堂得坡翁诗石于草棘间

宋代 张侃

功名蚊成雷,文华珠媚川。作意每中辍,要当付自然。

谁知蝇头表,不似诗句传。鉴湖生光彩,坡翁真谪仙。

催雪次韵韦中实

宋代 张侃

海隐方搜催雪诗,韦郎落笔补新辞。云边花舞琼千点,座上风流玉一枝。

如许寒光宜应瑞,不胜幻色又添奇。政须瀹茗清灵府,尽把文章润色之。

秋后一日书所见者

宋代 张侃

秋深山转清,雨定水自绿。庭前牵牛花,粲粲悦人目。

居官已年馀,竟日书吏牍。因閒窥化工,景象不一足。

促织汝何为,懒妇丝断续。夜长清未眠,题诗烧短烛。

龟子汇

宋代 张侃

暝入荒山近十里,茅屋人家隔溪水。青灯一夜不成眠,明日长征又如此。

天机

宋代 张侃

汎观物理任天机,莫泥春天事遽非。蝶粉莺衣阴处泊,燕泥鸥雪雨中归。

装成閒景真堪玩,写入清吟细解围。一榻凉风清午暑,拙翁睡起理絺衣。

题剡溪图

宋代 张侃

欲识诗清处,须来天尽头。可人一溪雪,催我上扁舟。

十五夜月二绝 其二

宋代 张侃

秋光初破蕊,香远逐人来。多是蟾宫种,何妨两处开。

观梅用东坡先生山字州字两绝句韵 其一

宋代 张侃

冬深水涸未潺潺,数萼梅依翠竹间。待折归来占清赏,不须移近小屏山。

蔷薇三绝 其三

宋代 张侃

蔷薇开尽知春晚,燕子閒来又日西。却恨丹青描不得,旋将心事付深闺。

张侃

张侃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21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