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耒
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徵。
阴阳久乖张,此事颇有凭。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
旧雨水未乾,洞房苔欲青。新雨虽霢霢,欺我墙善崩。
虚堂就夕眠,永夜楸桐声。萧然秋气至,岂觉巾屦轻。
怜我老病者,三伏困薰蒸。得凉且饱饭,何暇念秋成。
昨夜月中一睡殊有秋色觉书所见戏呈道孚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四
小儿喜学书,满纸如涂鸦。老妇寒不绩,当户理琵琶。
樽中有神物,快泻如流霞。三杯任兀兀,冻脸生春华。
春日杂书八首 其一
长安春雪消,天地一清润。天东风霜蘖,新叶如奋迅。
老怀轻岁月,荣谢置不问。平生儿女心,乘间亦斗进。
微芳触鼻界,春意满方寸。却嫌一瓶钵,事与花不应。
遗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 其二
洛阳宫殿锁埃尘,翠辇东还几度春。双阙晓云连太室,九门晴影动天津。
地藏宝鼎宁无祲,龙护灵书固有神。游豫此时期圣主,保釐从古仗元臣。
不出偶成二首 其二
结茅亭下小池新,积雨通沟滟晚春。风掠尘埃出明镜,影吞林木卧青云。
泥中蘋藻生无数,江上鵁鶄坐得闻。太液渐台深斗极,乘閒杖履得相亲。
暑毒不可过又每为宾客见扰午寝不安奉怀邠老之无事也
桃李成尘莺未老,梧桐未落蛩已多。杜门高卧作閒计,挟策读书如懒何。
颇遭褦襶惊午梦,正坐热行官不呵。柯山大隐羲皇上,清风一榻无经过。
九月一日有作
恍恍日光薄,萧萧风叶吟。今辰九月朔,秋物半侵寻。
赖有堂下菊,芬芳散浮金。感兹摇落际,采撷慰孤斟。
木落见南山,池清照疏林。翩翩短羽健,杳杳潜鳞深。
落漠苦无趣,屡空阻抽簪。晴明蹑吾屐,晚岁多重阴。
所居堂后北篱下获二蛇一小色赤长二尺许一大色黑长七尺围四五寸尾 ...
二物穴我居,岁月亦已老。一朝双擒获,蜿蜿出幽草。
安行免噬齧,敢望吐珠报。巳月不杀蛇,昔贤有遗告。
乍晴二首
漫成七首 其一
应敌诗才惭古人,牵情春色空閒身。铺排物色虽甘拙,消散閒愁亦有神。
楚城晓望
鼓角凌虚雉堞牢,晚天如鉴绝秋毫。山川摇落霜华重,风日晴明雁字高。
至日有感二首
春阴二首 其二
溪树昏昏锁暮云,晚山愁黛对含颦。不甘小雪犹妨暖,长恨閒阴每占春。
宝带金貂侯第客,钿车珂马帝京尘。王城自古繁华地,回首高歌怅望频。
题谯东魏武帝庙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采石阻雨寄宣城故人二首 其二
閒云浓淡作朝阴,柳色江头春已深。谁为宣城故人说,依依祇似去年心。
寓楚题杨补之官舍
对菊花二首 其一
官閒身世两悠悠,种竹栽花一散愁。黄菊丛边对疏雨,一年怀抱此时秋。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 其三
文风还正始,磊落有诸君。长者进后生,亦使我有闻。
譬如狸与虎,偶使并称文。终然不可及,困我力空勤。
舟次安州孝感县偶感寒疾卧病舟中复大风不可解舟晚方离去
船头风声鸣万鼓,扁舟系缆沙边树。船中病客昼闭篷,睡起空江日亭午。
鸡犬萧条数家县,市声已变淮南语。长年三老唤不醒,一叶波间去如舞。
夏日池上三首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527篇诗文
舟行六绝 其六
书寺中所见四首 其四
醉中杂言
三月十二日作诗董氏欲为筑堂
夏日杂兴四首 其四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 其五
读唐书二首 其二
秀蔓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
赠晁十七
龟山水陆院
发金陵折柳亭二首 其二
将之天长题新亭壁二首 其一
书寺中所见四首 其三
夜坐三首 其二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七
书初凉夜至将晓
正月七日雪晴
龟山祭淮词二首 其一 迎神
己卯十二月二十日感事二首 其一
失调名 其一 端五
有感二绝 其一
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夜坐三首 其三
谒僧不值
秋日喜杨介吉老寄药
寄答参寥五首 其五
在告家居示内
十月二十二日晚
友山
赠江瞻道
题吴熙老风云图
送子野大夫罢兖倅归汶上
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二
何处春深好二首 其二
出都之宛丘赠寄参寥
双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见新叶
自上元后闲作五首
自二月末苦雨寒食前一日始晴视园中花乃殊不
游白马寺
冬至 其二
不出偶成二首 其一
十月二十二日晚作三首
寄子瞻舍人二首 其一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十九
夜坐三首
次韵秦七寄道潜
长安仲春二首 其二
舟中晓思
少年行三首 其一
寄刘伯
予向集贤殿试罢寓居京师尝游西冈钱昌武郎中
冬日杂书六首 其一
飞萤词
赠天启友弟
夜霜
自二月末苦雨寒食前一日始晴视园中花乃殊不败
白羊道中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