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耒
女几祠下
山边白云閒不扫,庙前土马荒春草。山下松花龙甲光,东风古柏吹煖香。
朝霞为裳水为佩,守庙千年老龙在。清风扫堂神暮还,山头月出溪潺潺。
读李憕碑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方饮清渭。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其五
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宜炉意若便。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
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
啄木词
官舍岁暮感怀书事五首 其五
笔床茶灶素围屏,潇洒幽斋灯火明。木落风霜初十月,坐寒星斗欲三更。
消磨永夜书盈案,分付閒愁酒满觥。干世愈疏身渐老,官閒何苦厌山城。
对菊花二首 其二
躬耕遇岁真吾事,牛下齐儿妇妾歌。招饮风烟过閒日,绕篱栽菊可如何。
秋怀十首 其八
原野日辽阔,南山疏亭亭。南云敛氛翳,秋木呈疏明。
幽居苦不乐,展步乘朝晴。嗟我无羽翼,何由蹑峥嵘。
神仙虽诞漫,可以忘俗情。乘桴古亦有,况复凌沧溟。
浮生既有限,散诞烦冠缨。黄精若可采,高揖吾其行。
赠翟公巽
和晁应之悯农
南风吹麦麦穗好,饥儿道上扶其老。皇天雨露自有时,尔恨秋成常不早。
南山壮儿市兵弩,百金装剑黄金缕。夜为盗贼朝受刑,甘心不悔知何数。
为盗操戈足衣食,力田竟岁犹无穫。饥寒刑戮死则同,攘夺犹能缓朝夕。
老农悲嗟泪沾臆,几见良田有荆棘。壮夫为盗羸老耕,市人珠玉田家得。
吏兵操戈恐不锐,由来杀人伤正气。人间万事莽悠悠,我歌此诗闻者愁。
次韵曾存之直
曾郎风尘表,不似宰官身。吏舍数竿竹,凿池水粼粼。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虚心澹相授,颇似南郭邻。
我知王子猷,正是君辈人。
局中昼睡
鸟啼花开千万思,春色醉人成午睡。烧香扫地一室间,藜床布枕平生事。
君知章华久寂寞,楚梦无人惮青兕。东风转野作晴雷,荡蹙山川作红翠。
白日下照七泽宽,孤城楼观失馀寒。颇怪故山频入梦,年来真厌楚人餐。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十九
秦人焚诗书,意欲遂绝灭。六经至今存,何曾损毫发。
兴衰有天理,人力自浅拙。不忧骊山墓,回首遭发掘。
重到临淮寿圣院
自庐山回过富池隔江遥祷甘公祠求便风至黄沥
正月六日
与潘仲达二首 其一
东风沛甘雨,百物一时好。江南桃李尽,红紫到百草。
道傍负担子,寒食归祭祷。念我淮上丘,三年不躬扫。
冬日杂书六首 其一
地僻秋将老,山深客未归。闭门朝对雨,搜箧冷添衣。
图暗经阴画,琴昏在匣徽。妻孥惯山薮,不复问珠玑。
发安化回望黄州山
雪后赠徐仲车
春雪二首 其一
春云骄不行,冻雨作飞雪。冻深归无烛,已觉马蹄滑。
那知事未已,通夕注不歇。堂寒晓附火,檐滴更清绝。
前者城东游,桃李粲已发。阴阳不可料,寒气晚犹泄。
青青高坡麦,旧事日可阅。当春望时雨,盛雪或为孽。
生民常苦勤,不敢爱膏血。如何待一饱,常苦神物夺。
茫茫元精理,未易论本末。解裘换斗酒,莫畏衣百结。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527篇诗文
秋感二首
倚声制曲三首 其三
和宋二上元迎驾
福昌南望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其四
清明日舟中书事二首
游白马寺
漫成七首 其一
赠晁十七
对菊花二首 其一
同器之游大宋陂值雨
凝祥三首 其三
将之天长题新亭壁二首
獐猿图
十月十二日夜务宿寄内
舟行即事二首 其一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寄子由二首 其二
出都之宛丘赠寄参寥
春日杂书八首 其一
东斋杂咏 皂荚
正月二日探春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 其四 连昌宫
自二月末苦雨寒食前一日始晴视园中花乃殊不
夏日杂兴四首 其四
水仙花叶如金灯而加柔泽花浅黄其干如萱草秋
昼卧口占二首 其二
寒食赠游客
岁暮闲韵四首 其四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
和无咎二首
读秦纪二首 其一
寄杨应之
春日书事
感秋三绝 其二
赠广靖上人
晚春初夏八首 其六
感遇二十五首 其九
书寺中所见四首 其二
出京寄无咎二首 其二
愬魃
正月七日雪晴
仓前村民输麦行
感春三首 其一
初夏谒告家居值风雨偶作二绝 其二
寓寺八首 其五
手种芭蕉秋来特盛成二大丛
何处春深好二首 其二
十一月七日五首 其四
岁暮叹三首 其一
赠蔡彦规
寿阳歌
寓陈杂诗十首 其八
再谢周颙之句
种圃
感遇二十五首 其十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 其二
友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