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耒
依韵和范三登淮亭
月夜怀陈永源
书初凉夜至将晓
秋房灯火清,人语久已寂。人远不闻更,警柝鸣未息。
横参已入地,斗柄当天直。乃知三更中,市廛已寂历。
我时守书几,磨墨倾砚滴。反覆小学书,昏目如芒刺。
试寻邻房僧,鼻鼾背负壁。体劳径就枕,冷梦分南北。
觉来寺钟鸣,僧礼像前席。须臾闻梵呗,木鱼如叩石。
举头视东牖,朝日已淡白。反身起披衣,神爽健筋力。
亟来酒瓮边,侧听声唧唧。
所居堂后北篱下获二蛇一小色赤长二尺许一大色黑长七尺围四五寸尾 ...
二物穴我居,岁月亦已老。一朝双擒获,蜿蜿出幽草。
安行免噬齧,敢望吐珠报。巳月不杀蛇,昔贤有遗告。
次韵曾存之直
曾郎风尘表,不似宰官身。吏舍数竿竹,凿池水粼粼。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虚心澹相授,颇似南郭邻。
我知王子猷,正是君辈人。
用元韵因寄邦直
将之天长题新亭壁二首 其二
云捲山光到眼前,满川摇落早秋天。客来系马成何事,风雨寒窗一觉眠。
正月十八日晴霁登柯眺望二首
在告家居示内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七
山中景物最幽奇,祇欠夫君为赋诗。长忆东风吹女几,琼瑶交贯碧琉璃。
和周廉彦
赵弟
读李憕碑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方饮清渭。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乍晴二首
夜泊泗上阻风雨
感春三首 其一
日长残雪滴高檐,院静人閒风度帘。可是岁华随日好,故应愁恨逐春添。
自二月末苦雨寒食前一日始晴视园中花乃殊不败
春云霮䨴弄朝晖,清峭馀寒透裌衣。最喜园花浑似旧,十分春色一分归。
东海旅夜二首
冬至 其二
汴水日夜浅,天寒霜野宽。拂衣秋叶乱,冲面北风寒。
不作归山计,空悲走马鞍。济时吾力薄,俯仰一悲叹。
谒蒋帝祠过钟山下二首 其二
溶溶野水戏凫鹥,垄麦初长午景迟。尽日绿杨閒照水,临风自爱好腰支。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527篇诗文
感遇二十五首 其十六
木芙蓉菊花盛开
西山寒溪
昼卧口占二首 其一
摘芙蓉
感春十三首 其十二
秀蔓
出都之宛丘赠寄参寥
己卯十二月二十日感事二首 其一
秋感二首
题史院直舍鱼鹭屏
自二月末苦雨寒食前一日始晴视园中花乃殊不
和端午
吴江道中怀陆鲁望
夏日十二首 其十一
赠敦复
谪官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 其四
寓陈杂诗十首
所居有梅一株在堂东荒秽中正月二十六日已谢矣二首 其一
冬日杂书六首 其一
次韵寄赵伯坚二首 其二
对菊花二首 其二
止酒赠郡守杨瑰宝
晚莺二首 其一
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 其一
再谢周颙之句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三{李贺宅}
和晁应之悯农
正月三日大雪雪晴有感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其一
读唐书二首 其二
有所叹
伤春四首 其四
闻蛩有感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
夜坐三首
三月十二日作诗董氏欲为筑堂
寄答参寥五首 其三
残春三绝 其一
赠僧介然
秋风三首 其一
二月五日折梅时经雨梅谢矣
暮春书事 其三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 其五
立春三首 其三
喜七兄疾愈二首 其二
雨中五首
岁暮闲韵四首 其三
游武昌
秋怀十首 其六
离泗州有作
寄陈履常二首 其一
寄陈鼎
寄答参寥五首 其五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十一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持
早起二首
十月二十二日晚作三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