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木芙蓉菊花盛开

木芙蓉菊花盛开

宋代 张耒

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闲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诗人张耒的古诗

倚声制曲三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不恨因缘不恨天,强持牙板向樽前。阳关一曲动山月,别泪千行盈酒船。

薄命有情今已矣,傍人无意亦凄然。愿君学取梁间燕,秋去春来到妾边。

早起二首

宋代 张耒

沧江初夜雨翻盆,将晓风声战乱云。
篱下寒鸡鸣晓苦,老人先起自开门。

用元韵因寄邦直

宋代 张耒

濠上昔相逢,同时执桂丛。
远游悲聚散,投老信穷通。
静见贤人节,恬知达士风。
淹留君莫叹,荣辱竟虚空。

晚莺二首 其一

宋代 张耒

庭树知秋彫晚枝,春莺一去几时归。晚来何事枝头见,哑咤数声还复飞。

自淮阴被命守宣城复过楚雨中遇道孚因同诵楚词为书此以足楚词

宋代 张耒

秋庭新过雨,佳菊独秀先。含芳良未展,风气已清妍。

金凤汝婢妾,红紫徒相鲜。老人对节物,昏昏祇欲眠。

与子读楚词,亹亹忽尽编。袅袅兮秋风,憀慄在远行。

蟋蟀鸣西堂,淹留了无成。

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

宋代 张耒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
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
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至日离许州

宋代 张耒

先王重至日,静息资微阳。
闭关绝商旅,后为不省方。
我独何为者,古寺严晨装。
酌酒饮僮仆,披裘冒朝霜。
眷彼道路人,熙然乐而康。
尊酒迭为寿,华衣冒鲜妆。
怀古固非士,远客亦可伤。
悠哉任行止,且复倾吾觞。

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郡国何时极,羁愁触处生。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

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

送子野大夫罢兖倅归汶上

宋代 张耒

爱君记览老不衰,日日早不先鸣鸡。白头未蒙国士知,佐郡秩满寂寞归。

我辞魑魅得一麾,逢君话旧相嗟咨。几年东壁无光辉,不知武库实在兹。

上书荐君非我职,临分一醉当无辞。

寓陈杂诗十首 其十

宋代 张耒

秦子死南海,旋骨还故墟。辛勤一生事,空得数编书。

琅琅巧言语,玉佩联琼琚。知者能几人,憎者颇有馀。

书生事业薄,生世苦勤劬。持以待后世,何足润槁枯。

兴怀及昔者,使我涕涟如。道路阻且长,悲哉违抚孤。

离阳翟

宋代 张耒

驱车发颍川,回望失嵩少。
霜气塞层空,黯澹寒日晓。
原田际天平,百里见飞鸟。
累累道傍丘,石兽卧衰草。
不知谁氏碑,剥裂偶未倒。
支离见隶字,书带汉笔妙。
遗坟不可问,文彩竟何效。
永年恃金石,此计久可笑。
昔游已三岁,存殁伤怀抱。
饱谙人世忧,安得身不老。

冬至后三日三首 其三

宋代 张耒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

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醉宿慈氏院晨起

宋代 张耒

痛饮淋漓半夜醒,披衣坐待晓窗明。风松一夕清无限,垆火三更暖有情。

孤阁鸣钟天黯惨,寒山戴雪晚峥嵘。年来渐向深杯怯,强学刘伶欲解酲。

寓寺八首 其一

宋代 张耒

门外清泉浸稻畦,西南脩竹作城埤。川平林断空明处,却有遥山作翠眉。

病瘉登叠嶂楼

宋代 张耒

沉疴幸萧散,登览慰无聊。江南春尚早,馀雪冒山椒。

野梅临风谢,溪澌映日消。晴林鸟声乐,幽墅水文摇。

新年人意乐,初霁物华饶。共理惭良牧,无政载风谣。

书寺中所见四首 其四

宋代 张耒

闲里光阴最好,病多谈笑无多。梦幻世间种种,楞枷卷里消磨。

东斋杂咏 道榻

宋代 张耒

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乾。

白纻词二首效鲍照 其二

宋代 张耒

回纤腰,出素手,髻堕鬓倾手欲溜,为君歌舞君饮酒。

岁云暮矣七泽空,汤汤汉沔天北风。玉壶之酒乐未终。

同鲁直无咎游启圣

宋代 张耒

西方金仙千岁身,天上伐木役天人。阎浮檀光照世界,作此无量胜妙因。

九龙宝地赤精宅,涌出宫殿压风轮。化人南来为守护,震动六种走鬼神。

锦幪老人常住世,燕坐说法无冬春。故人萧公作尘土,白莲花叶光如新。

妙道无边世眼窄,真心遍通人智贫。可怜端居弊宇宙,几见疑惑谈伪真。

檐牙森森铁凤啄,殿颜眈眈金兽蹲。官冷何妨近香火,时容绝胜洗埃尘。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5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