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即事二首

秋日即事二首

宋代 王之道

潮退菰蒲风自倒,秋学菱芡雨应添。
怪来病眼双明甚,喜见逢山寸碧纤。

诗人王之道的古诗

和孔纯老送司法吴德声

宋代 王之道

舞腰回雪奏伊凉,饯设铃斋举别觞。
如子固宜倾坐客,顾予何计挽征艎。
交情旧喜推东道,归梦先应到北堂。
花柳枝头春已闹,伫观超擢寘周行。

和孔纯老江上游风题酒肆

宋代 王之道

对酒应从暮吹号,酒行还喜荐溪毛。
若将物象评诗思,须向江头看怒涛。

好事近(董令升生日)

宋代 王之道

春色到酴醿,人在酴酉縻花底。花扑尊罍香透,远胜烧沈水。
一杯聊复对东风,为祝千千岁。作楫和羹事了,归去骑箕尾。

和沈进可检法秋夜饮客待月

宋代 王之道

欲雨云容合,濒江水气浮。
笑谈初入夜,灯火适逢秋。
巧借三豪便,还成一醉谋。
投琼酬木李,只使老夫羞。

西灵鹫

宋代 王之道

我闻西灵鹫,幽奇冠龙舒。
山神知我来,夜雨自涤除。
篮舁神霏微,敢惮石径纡。
清风偃林柯,征衣尽沾濡。
樵人向我言,君行欲何如。
松杉已在望,尚有七时馀。
崎岖雨过水,蹊云上天衢。
飞楼及涌殿,峥嵘映浮屠。
幽鸟若相喜,好音弄笙竽。
为言一宿觉,何妨更踟蹰。

苦雨呈蕲守徐次公

宋代 王之道

涉春苦淫雨,连绵过梅夏。
西来二十日,终朝走泥溠。
林霏欲开户,檐溜又淙夜。
势如黄河翻,声若沧海泻。
颓垣就崩摧,败屋遂倾卸。
垂成麦伤潦,将老蚕病柘。
那知困羁旅,正恐害耕稼。
痛哉兵火余,人物久凋谢。
疮痍索抚养,嵬琐烦教化。
方推中牟恭,复获颍川霸。
是行良不恶,渐美同噉蔗。
况承双鱼书,敢缓千里驾。
平生慕山水,发胜每偷暇。
何妨见君子,大厌顾荣炙。
一举欣两得,重趼轻百舍。
登临兴何穷,吟咏乐无价。
猿鹤互酬对,云烟竞邀迓。
岩松升松矫,溪桥断蜡跨。
尚恨阴丰隆,未果访姑射。
须烦段文昌,一出补天罅。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宋代 王之道

西风晓飞霜,猎猎吹征袍。
丁宁顾婢语,肯效儿女曹。
举鞭问长安,诗海今谁豪。
我欲从之游,痛饮歌离骚。

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 其二

宋代 王之道

日影曈昽霁晓雰,几声幽鸟隔窗闻。谢安盍为苍生起,休恋青山卧白云。

悯旱

宋代 王之道

食贫那识小槽红,回也箪瓢久屡空。
翘候载芟歌济济,忍久云汉叹烛烛。
困穷转觉蓬心隘,憔悴犹怜菜颊丰。
坐对骄阳思霈泽,日占鸣鹳望穹窿。

法云寺和汤立贤留题

宋代 王之道

寺占湖边数亩山,杖藜偷得一朝閒。
昨朝恰别居巢长,又喜新诗在壁间。

如梦令(和张文伯木犀)

宋代 王之道

叶底芳蕤如缀。坐对广庭忘味。娇騃最怜伊,乱糁舞馀风袂。贪喜。贪喜。不觉宽钗斜坠。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其三

宋代 王之道

云影曚昽日洒晖,金湖西畔晚阴微。渔舟缭绕青山去,枫叶追随白鸟飞。

摩诘家风非世有,渊明心性与时违。近来病瘠连诗瘦,翻爱西台字样肥。

种田庵

宋代 王之道

古人即耒耜,自有中田庐。
看君种田庵,名异实则如。
条场归云来,宫功不容纾。

题香岩与何希渊陈勉仲联辔

宋代 王之道

市井三墩北,招提百丈东。
晴云披叆叇,寒日弄瞳曨。
滴沥林梢雨,凄凉盖影风。
我惭追骥足,策蹇走巴僮。

和张文伯洞庭柑

宋代 王之道

金苞照俎出双柑,想见和枝映笋篮。欲倩玉纤分玉液,要濡燥吻发清谈。

和孙延寿喜雨述怀韵

宋代 王之道

小雨霏霏夜接朝,乍惊和气入民谣。
官逋遮为麦秋缓,酒价定随人意饶。
欲落枣花蚕断茧,半黄梅子稻移苗。
书生不惯征徭苦,牢落僧房不自聊。

点绛唇·竹外梅花

宋代 王之道

竹外梅花,檀心玉颊春初透。一池风皱。妙语天生就。有个人人,袅娜灵和柳。君知否。目成心授。何日同携手。

时雨二绝和赵积中韵

宋代 王之道

稻花时候一犁雨,天意从人无间然。
我亦摧颓穷甚矣,烦君试考小行年。

和董令升舍人

宋代 王之道

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和彦立兄赠信上人

宋代 王之道

鼎社年来得志閒,一杯聊复效逃禅。
新诗莫漫惊流俗,恐被旁人唤皎然。
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68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