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十月望同破浪师登动秋台玩月怀大车戒固二公

冬十月望同破浪师登动秋台玩月怀大车戒固二公

明代 张穆

孟冬寒未肃,山月好晴光。落木无留影,疏花暗有香。

远峰分霭色,近郭失岩霜。我欲呼同调,高吟彻上方。

诗人张穆的古诗

送沈朗思还东海

明代 张穆

我闻通六津,顽铁跃清池。顽类冥有感,其应能如斯。

与子各天末,万里如相期。一朝恰萍梗,快合珠江湄。

肝膈灿古道,日饫珠玉遗。风尘塞宇宙,肯易为人知。

衰年厌徵逐,行采商山芝。君亦东海蹈,此别何逢时。

寸心惟自爱,秋水渺无涯。

中秋后二日槎城同诸子登逍遥岩

明代 张穆

残暑未尽归,山气晓已肃。山岩虽数登,恨负长居宿。

去郊三里馀,山兴不至独。出门行咏歌,凉风发芳郁。

浅流落野花,疏籁动高木。山僧朴无营,榛莽争石菊。

十年题藓中,隐约尚可读。陟高睇群峰,青削森若竹。

河沿纳溪流,渔网映莎蓼。荒城烟火馀,不似当安隩。

兵甲犹未宁,安能肆林麓。暂为世外欢,共得阔心目。

兔影怜未亏,山头胜华屋。

游飞泉僧舍

明代 张穆

端水无山不接天,一丘殊爱足周旋。寒林抱石分幽路,断壁奔泉出绿烟。

禅室桃花应悟后,仙源灵药岂知年。閒同倚杖逢僧返,借得云房对月眠。

挽陈尧卿

明代 张穆

大化本漠漠,有意非其真。有人造天地,坐啸窥无垠。

先生晚苦节,乐道非乐身。兼旬九啜食,此际无故人。

我苦窜空谷,木食守素贫。岂忘左桃义,为世留道津。

泉州有侠公子陈法瞻为客报仇留武昌张布衣家孟秋同徐明宇追访及麻 ...

明代 张穆

剑客初辞黄鹤楼,秋霜夜夜淬吴钩。我从三楚寻应遍,君自双城去不留。

壮士定从知己死,肝肠须向古人求。知名何必曾相识,易水千年总一流。

新溪漫兴

明代 张穆

百年心力半消磨,日倚柴扉看逝波。野阁□溪来倒影,短墙垂柳入高歌。

儿童偃蹇随花积,宾客萧条听鸟过。家贮浊醪方有待,忍令春事笑蹉跎。

寄孙道人

明代 张穆

小苑低墙见远波,繁桃弱柳醉春和。雾含曲沼泉初动,花散闲窗蝶渐多。

方术静披添圃药,道经遥借自烟萝。偕君浪涉人间世,搔首苍旻发浩歌。

楚黄官河早发

明代 张穆

鸡鸣骑马渡官河,残月寒光生素波。金镫露华凉欲湿,回头清啸楚天多。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一

明代 张穆

百顷玻璃合一湖,六桥分水入山纡。芙蓉处处汀州晚,欲问临平绣似无。

禅山过宿邝无傲

明代 张穆

十年重宿习家池,高论翻为百感滋。兄弟几人存白发,天涯惟汝共低眉。

一帘过雨蛙争聒,镇夜留镫鹤不疑。久订岩阿悲世事,长歌谁与采山芝。

苗先路同年寒镫订韵图即送游泲南

明代 张穆

河间古君子,葩经少研寻。独于六义内,得其不传音。

清庙有大瑟,空山余断琴。一弹复再鼓,泠泠韶頀心。

绝学溯原始,才老初钩沈。又越六百载,魁儒出亭林。

五书初印布,天汉光珠参。吾友勤耄学,力单稽古忱。

十部稍恢廓,七韵新酌斟。乃于江段书,攻辨戈鋋森。

寒镫耿独寤,馆树巢文禽。声谐意弥惬,一笑形讴吟。

里耳苦多昧,无由测渊深。村谷有三友,廿年占盍簪。

今当数载别,离群叹曷禁。小诗极妍妙,雅奏饶古风。

时时裁寄我,无忘相砭箴。傥闻鲁丝竹,老学圣所歆。

画马题 其三

明代 张穆

铜骨霜鬃紫水眸,雄心阔向玉关秋。乾坤有限纵横尽,迟尔华阳卸络头。

题倦圃 其三

明代 张穆

东郭无人事,南邻有寺钟。小航穿竹去,深院落花封。

浊路尘千尺,仙都水百重。夙生留隐地,不自种云松。

送查韬荒还西湖

明代 张穆

美人珠浦弄珠归,解赠双环夜有辉。欲拟宓妃惭宋玉,淩波愁绝见尘飞。

闻罗曙云秋耕苦潦 其一

明代 张穆

寒溪同浦月,十里隔秋看。诗忆穷偏细,愁应定后宽。

水田时恐后,山气夜将寒。力食何多难,凄然咏素餐。

石巢

明代 张穆

前身如有托,地复得岩西。老幸资筋力,天遗信杖藜。

青崖馀鸟迹,空劫待禅栖。远慕巢云者,无心与物齐。

哭袁羽人山人 其二

明代 张穆

梦里寻君向紫烟,梅花村下听潺湲。至今山月犹如是,辽鹤归来已可怜。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七

明代 张穆

放艇湖归月欲倾,秋还水气薄寒生。数声鹤唳沧洲外,唤醒酕醄已解酲。

画马题 其一

明代 张穆

天马曾闻狮子名,戏挥金粉落房精。今朝笑得逢良父,半幅鹅溪自解鸣。

题画鹤

明代 张穆

碧天黄鹤向东游,下见苍苍有九洲。矫翼蓬山觅俦侣,人间尘满不应留。

张穆

张穆

(1607—1688以后)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字穆之,号铁桥。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1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