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穆
高卧谁从问草堂,閒情爱尔共春光。双栖岂羡金笼宠,远梦毋沿御苑香。
碧落倦归花寂寂,绛帏深下月苍苍。微躯不用辞矰缴,去往从来与世忘。
寿梁绪仲
朱明著录已忘年,误向人间未肯还。杖策昔曾干世主,悬壶安许识神仙。
争知易外皆穷理,自爱书成不厌玄。空忆壮年驱马日,桑田沧海又桑田。
哭何公子皇图
破浪东浮一叶来,无媒干策独徘徊。连城到处难酬价,天柱何期竟见摧。
奇句定教山鬼泣,雄姿辄使世人猜。乾坤正启明良日,泪洒秋风不尽哀。
寿老友陈梅臣先生
且谢鹰扬醉共依,莫牵尘共到鱼矶。门临沧海看云幻,里近青山信马归。
直行未尝留腹语,裁诗却肯苦心机。输君晚出升平日,十四年前览德辉。
钱塘泛月
千峰欲夕紫霞催,碧水澄澄画舫回。箫鼓渐沉荷叶冷,胜情偏在月初来。
怀陈实庵内翰
大梁为客未酬恩,当是淮酬不负人。片语合曾通杵臼,尺书无那杳鸿鳞。
昔年范叔寒犹在,此日相如客自贫。上下纵横数千载,至今重忆信陵君。
闻茶山故宅复为贼燬
家同萍梗定何时,空负柴桑掩柳丝。未雨拙鸠怜有妇,在阴鸣鹤已无儿。
道从得丧知深浅,梦亦艰难出乱离。已向有生明幻影,求心时作牧牛词。
夏日同朱竹庵陈咸懋白云山访檀园范成两师失路寻源得至蒲涧
散步访云阙,行行信所之。寻源知有路,入室已忘歧。
卧石听高瀑,披云看断碑。空山行客寂,夜语月来窥。
宿柚堂
清宵肃肃坐晴辉,九日严霜暗上衣。檐外闻香知果熟,堂前留草听虫依。
疏林钟后无馀响,独脚铛边有胜机。为爱闲云寒未举,虎溪岩畔破春归。
赠陈文伯
十年炎海病相亲,憔悴琴书万里人。梁苑未逢枚乘赋,临邛谁愧长卿贫。
天涯远更干戈断,梵舍愁添风雨频。闻说平生多孝友,北堂为喜紫荆春。
霍山古循之仙洞雷江东去数十里望之如奇云巫进隐居其下皆称泉石之 ...
远峙看天半,奇云不易逢。幽闻无虎豹,翠欲滴芙蓉。
气隐仙灵宅,秋藏野客踪。何时残暑尽,相待扣山钟。
晚上聚仙坛
天邈群真剩石坛,香回岩壑满幽兰。闻歌不见落山日,久恋明霞归路寒。
禅山过宿邝无傲
十年重宿习家池,高论翻为百感滋。兄弟几人存白发,天涯惟汝共低眉。
一帘过雨蛙争聒,镇夜留镫鹤不疑。久订岩阿悲世事,长歌谁与采山芝。
十一月淮安试院雨
淮雨连江暗,霜风万木枯。竹疏云气冱,镫定冻痕苏。
瑟缩繁乡梦,艰难愧壮图。却愁中渎水,寒殢射阳湖。
同罗曙云过王崇芳垂云阁夜话
昔共仙山饮石泉,云房璿石卧春烟。醉馀梦宿梅花月,游倦归来莲叶船。
夜映丹光蒸五色,云瑶珠树隐三天。相逢为忆山中事,竹杖芒鞋又隔年。
月夜与姚君作陆青章泛舟
姑苏春事艳阳天,楼阁阳阳柳浪连。画舫按箫传内苑,石楼分水出花田。
烟埋碧瓦春初暖,月上芳堤夜正圆。醉去不缘尊酒力,柔香吹过别人船。
冬十月望同破浪师登动秋台玩月怀大车戒固二公
孟冬寒未肃,山月好晴光。落木无留影,疏花暗有香。
远峰分霭色,近郭失岩霜。我欲呼同调,高吟彻上方。
赠姚又三
如君岂是弱男儿,争笑当时失路悲。湖海辞家空倚剑,□□□□□□□。
送郑邑侯解组
忘机久逐鹿麋群,何意蓬麋下使君。世艳黄金隆郭隗,自惭珠履报田文。
十年花发江城迥,一路梅开庾岭芬。气候天涯摇落甚,阳春重忆对氤氲。
访契如师东湖新刹
湖山寂寂老春华,行向空林谒释迦。遥挹奇峰浑翠黛,近栽深柳总烟霞。
远公客至非因酒,赵老人来且吃茶。衰朽未能空所有,敢同庞蕴不离家。
睡凫
浦溆萧萧澹远天,黄芦芳芷恣深眠。迹同云雁嫌高慕,生近沙鸥共狎怜。
敛翼不同滋晚露,飞魂何处破寒烟。閒庭弄墨图秋色,谱得栖情梦不全。
张穆
(1607—1688以后)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字穆之,号铁桥。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185篇诗文
鸣鸡赤
送沈朗思还东海
唐拓武梁画像歌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五
赠施道士
山中避乱怀故园亲友
挽邓参戎宇开
初冬汪汉冲先生招宴同诸子分韵
怀王园长先生
赤冈望洋
忆故马名春风燕
小姬索赠
冬至野步寒梅独放 其一
中秋夜宿浈阳峡
题倦圃 其三
黄州避暑弘化庵
泉州有侠公子陈法瞻为客报仇留武昌张布衣家孟秋同徐明宇追访及麻 ...
龙川元夜饮褚邑令衙斋 其二
题水仙赠张禹公
中秋后二日槎城同诸子登逍遥岩
送姚菊里
丙辰初春漫赋 其四
中秋同邹仪生张禹公郭青霞诸公酌湖上
送石鉴记汝二师赴栖贤 其一
拟卜居石塘
挽袁强名
题倦圃 其一
丁未九日顾祠秋禊图分韵得燕字戊申元日补作
咏瓶梅
题八骏图卷 其三
秋夜怀陈九畹
游仙华山
兵戈日与西越诸君隐居湖上
村落有士人慕画漫应之
舍斋居为精舍
谢尚世鸣遗牡丹
罗浮杂咏
黄冈道上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一
瓜州访李魁南先生
哭故将军康之弟
题画鹤
丙辰初春漫赋 其一
珠江寄寿邝无傲
与李伯昭过霍子远日宿其林园
访陈元孝北田不遇投宿僧舍
过澹归和尚柚堂
里门秋过有感
西郊同岑梵则王说作陈乔生梁药亭陈元孝集高望公客斋赋
咏睡燕
送李乔龄北游访道
社集水月庵
赠方隐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