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会览亭三首 其二

会览亭三首 其二

宋代 张嵲

野岸平林对郡城,登临领要在斯亭。江吞荆楚流空阔,山入兴洋翠杳冥。

岁晚云烟昏近甸,沙晴鸥鹭满前汀。杖藜竟日穷心赏,犹自羁愁未肯醒。

诗人张嵲的古诗

寄题清孝庵

宋代 张嵲

龙山几世阅兴衰,依旧春江拍岸来。
当代衣冠今寂寞,百年丘陇自崔嵬。
檐经白日余僧定,路暗春松仍劫灰。
事去节阑春草积,乘高一望独迟回。

登白帝城二首

宋代 张嵲

霜风吹日下长原,夔子城荒灌木繁。
东去诸山朝峡口,西来众水会关门。
千年白帝空祠庙,万里家山只梦魂。
绝寒边头重回首,秋声凄断不堪论。

会览亭三首 其一

宋代 张嵲

缥缈飞亭接郡楼,平岗绝岸对沧洲。天边远岫寒无色,城下澄江湛不流。

林影终朝垂澹瀩,水禽随暖弄轻浮。何时放发从渔父,会傍苍烟卧钓舟。

约人泛舟

宋代 张嵲

前旬小雨飞廉纤,今旬夜雨声满檐。
高原草青花欲消,幽人意与春萧条。
四山不复见桃李,开到梨花春有几。
似闻城下野水生,正好浮舟烟雨里。

题鲜于蹈夫墨梅二绝句

宋代 张嵲

不御铅华着素衣,玉奴风调似清姿。
何郎不作凌风句,幻出江南烟雨时。

送人赴阙

宋代 张嵲

宗庙璵璠器,皇家柱石臣。
策名存紫府,佐世值昌辰。
德懋膺宸眷,才雄处要津。
文辞追贾马,宾望并荀陈。
共贵丰年玉,咸推席上珍。
荐延言有味,发摘政发神。
既畏西门猛,兼怀郑产仁。
化民几变鲁,群盗遂奔秦。
峻节推邦直,高风从佞人。
立身惟耿耿,谗口遂狺狺。
一出修门道,重尝未下莼。
岂同游泽畔,讵类卧漳滨。
逸兴倾醇酎,清谈岸角巾。
处屯常若泰,在屈每如神。
忽下泥金诏,初回雨露春。
巾车趋象阙,鸣玉觐枫宸。
江汉终归海,风花复坠茵。
途长知騄骥,霜后识松筠。
道合明良旧,恩濡宠数新。
调元归大鼐,燮理属洪钧。
贱子独何者,龙门亦有宾。
承颜常数数,惠训每谆谆。
屡赏王濛语,宁遗赵壹贫。
数言真可诵,一语足书绅。
他日承题品,今朝冀选抡。
知归如有地,拜赐送无垠。
菅蒯虽何用,驽骀尚可驯。
傥能收散诞,幸免屡逡巡。
怅别瞻行旆,衔恩睇后尘。
祝公闻政日,著意念穷鳞。

唁菊

宋代 张嵲

中秋是处已扬芳,篱下朝来欲破黄。
赖得雨荒兼早没,却能应候作重阳。

游道林寺诗三首 其二

宋代 张嵲

悠扬秋日澹冈陵,系马乔林叩梵扃。过雨溪流初瀰瀰,无风竹影自泠泠。

空馀古柏庭前老,依旧寒山户外青。惆怅祖师飞锡地,岩阿谁为一镌铭。

忆京山大阳寺

宋代 张嵲

往岁曾游大阳寺,倚天楼殿碧参差。
明安庵迥峰蛮古,杨广城高迳路危。
满壑松声僧定处,一堂秋雨客谈时。
如今细想经行地,三复遗诗血泪垂。

癸亥春

宋代 张嵲

荒村渺渺不知春,三见篱边物态新。
渐习鱼虾解蛮语,自疑元是魏塘人。

送仁元通帅夔

宋代 张嵲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仁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

劝农六首 其四

宋代 张嵲

春到逢花犹眼乱,老来对酒便心降。须知渴肺难禁醉,鸭绿潾潾酌玉缸。

戏书寄夏致宏

宋代 张嵲

萧何转漕关中日,绮季逍中商岭时。
世乱或为舟楫用,时平自可帝王师。
试问升车驱驷马,如何踞石茹三芝。
荒山岁暮云烟冷,西望长吟独尔思。

从刘待制游中梁山寺

宋代 张嵲

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
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
登临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谢公。

暮春道中闻蝉

宋代 张嵲

西山日落东山明,长风吹花客心惊。
房州气候不可解,嫩叶暗中蝉乱鸣。

出微王峡读子厚诗恍然偶作二绝句

宋代 张嵲

惊湍绝壁穷天险,山水如斯世莫知。
林邑峰峦瘴江水,发挥须待柳州诗。

通惠泉

宋代 张嵲

东西几山隔,石径不容车。
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
甘余留齿颊,清足鉴眉须。
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如吴兴舟中读白乐天诗有作

宋代 张嵲

离离云树泛朝舣,十月江南未变衰。
纵櫂千寻霅溪水,散怀一卷乐天诗。
平生名宦休回顾,随分追游且自欺。
不敢将心比余事,逍遥何似洛川时。

宋代 张嵲

驽马固多肉,玄鹤原骨轻。
以彼栈豆意,方此云霄情。
汩汩世纷远,萧萧中虑盈。
将寻包道士,一问升天行。

和周守登楼对雪 其二

宋代 张嵲

风积同云凝,飞花际八寰。碧流连远水,玉立认群山。

戎马逾猖獗,生民政险艰。兔园歌吹地,回望损朱颜。

张嵲

张嵲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3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