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嵲
读崔昭纬传
次韵周守二首 其二
秋色际遥海,乘高伤远眸。风尘方未艾,身世岂胜愁。
黄菊已过晚,浊醪徒满瓯。何时奉松□,一醉碧溪头。
题鲜于蹈夫墨梅二绝句 其一
黄帘绿幕护轻寒,犹忆当年叩画栏。红烛泪残人语寂,玉人曾隔绮窗看。
哭孙信道
入瞿塘峡
瞿塘深窈窕,翠气晓空濛。乱石增惊浪,长滩激迅风。
舟行天堑内,身在夹城中。绝壁皆侵汉,于兹识禹功。
赠何子应侍儿二首 其二
忆见红茵起袜尘,十年相遇浙河津。慇勤怪我凋双鬓,不似花枝却耐春。
次韵王得之游净明题易安二绝
刘少师妻献园宅为景灵宫基二首 其二
汉家原庙厂雄规,欲及樱桃果献时。岂为夫人能体国,将军本不以家为。
微王庙
舟中独夜
会览亭三首 其一
缥缈飞亭接郡楼,平岗绝岸对沧洲。天边远岫寒无色,城下澄江湛不流。
林影终朝垂澹瀩,水禽随暖弄轻浮。何时放发从渔父,会傍苍烟卧钓舟。
余所寓僧舍蜂筒忽散去仅留其半僧云分蜂时每如此寻复追求再得之贮 ...
每逢晴日竞飞翻,忽为群居负责言。甘美日充辞豢养,蟠藏岁久念腾骞。
趋衙乍觉朋曹少,分邑疑因支庶繁。莫便无情同燕雀,阶除得食语喧喧。
山中月夜草色香烈颇如昔年上庸鹿门之游感而
和周守登楼对雪 其二
风积同云凝,飞花际八寰。碧流连远水,玉立认群山。
戎马逾猖獗,生民政险艰。兔园歌吹地,回望损朱颜。
秋日怀古园有作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云此风潮信也三首 其三
风潮初见土人云,始愧鲰生泥昔言。却以所经疑柱史,著书应祗为中原。
如吴兴舟中读白乐天诗有作
忠显刘公挽诗 其一
自从玉帛交殊域,一见寒盟为隐忧。乱相方虞邻国难,庙堂谁听徙薪谋。
义如杞殖仍忠壮,识比申胥不怨尤。松柏萧萧九原路,高名常共建溪流。
登胥山赠长老净昙二首
次韵王倅大梵寺山亭夜雨
张嵲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344篇诗文
舟泊宜都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五
闰月二日始开北窗篱门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和友人中秋
唁微水
翟方进
邹德久挽词二首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防江二首
梦中作得六句觉后足成
上楮平山
送陆尧夫倅襄阳
夜听雨声
归日再过分水岭
宿归仁寺三首
乘舟阻风
和夏致宏咏梅
穷阴忽霁独往山下看梅
代王侍郎送程尚书赴信州三首 其二
从刘待制游中梁山寺
登石门山山侧有观基在荒筠中不可到山相对即新安县也今谓之新安平 ...
金州行衙
达州月夜
山前红叶
范觉民挽词四首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其七
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 其二
登白帝城二首
南山观梅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 其二
防江二首 其二
赠南回了丰上人三首 其一
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 其四
送冯贯道之东川转而之行在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其三
春余
玩所植松竹有作
春夜雨
游道谦庵
再次前韵六首 其一
忆京山大阳寺
致爽亭二首 其一
芍药五首 其二
兴州看月上
游岳麓寺三首
芍药五首 其四
晚秋风雨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其一
题曾口县江月亭二首 其一
过屈平昭君故宅
初草晚兴
昔柳柳州作永州山水诸记泉石之状如在目前兹
示疑者
甲子初夏复开北户
宿归仁寺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