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三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三

明代 张宁

上界群仙下土司,颠崖辛苦合通知。如今两浙人清逸,不负桃源入梦时。

诗人张宁的古诗

秋日漫兴四首 其三

明代 张宁

书剑蹉跎雨未成,登临无限故园情。黄金台迥秋天远,白玉楼空夜月明。

篱菊不禁清露重,征衣偏觉暮寒生。山空木落无多日,海宇春风岁又更。

仙女图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蕊珠经罢玉香消,白鹤来时树影摇。环佩一声人不见,满天风露月中霄。

送刘绣衣兄还江西

明代 张宁

黄金台下驻春晖,千里江山疋马归。淮浦东风芳杜合,楚江烟雨鹡鸰飞。

重来会见声华著,此去无令信息稀。独有惠连伤远别,天涯回首各沾衣。

武克显赠别卷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十载言归人不见,独将书画上长安。此情直与江流远,莫说如今行路难。

为干景瞻题唐高骈山亭夏日诗画十韵

明代 张宁

碧山亭馆抱回塘,门巷阴阴夏日长。新竹过林梢碍柳,野藤缠树叶迷霜。

炉香细引蔷薇架,庭草阴连薜荔墙。画栋云閒天伏暑,疏帘风急雨生凉。

棋声落枕醒幽梦,楼影沉波近夕阳。临水独垂盘谷钓,采莲新办越溪航。

何人隔竹敲茶臼,有客携琴问草堂。望远欲穷千里目,吟馀空费九回肠。

功名自许今犹未,寒暑催人老又将。会整旧书归旧隐,故园松菊晚苍苍。

赋得怀姑苏送人归长洲

明代 张宁

怀姑苏,隔千里,风景繁华似流水。去景雨水溢田畴,野草不生禾尽死。

黄童白发拥道周,朱颜绿鬓无人收。阊闾门外夜深处,饥魂饿魄声啾啾。

城中大家称万石,坐食人多徵借急。新廪生尘旧廪空,纵有黄金何处籴。

市廛罗绮贱如泥,吴蚕薄熟难为丝。公家租赋虽停止,官府征徭仍旧时。

长安贵人游侠客,骑马行行过阡陌。回头笑指虎丘山,却道繁华犹似昔。

九重天子念穷庐,太守新乘使者车。巡治敕分都御史,平衡全任老尚书。

君归为我询同里,故宅多应换新主。隐山桥下水茫茫,去任舍冤死生苦。

南川八景 其三

明代 张宁

草木忽妍丽,爱此春日光。缓策入前村,振衣一徜徉。

游猎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金弹横捎玉勒飞,乘閒日日放鹰归。将军总爱非时猎,原野如今雉兔稀。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

明代 张宁

南山有佳色,束篱阒无人。朝为头上花,暮作车下尘。

谁与念恒节,培溉当良辰。落落竟何语,把玩聊相亲。

溪隐卷为秀水陈嘉言题

明代 张宁

茆屋寄沧洲,溪深事事幽。门无题凤客,岸有钓鱼舟。

放浪非狂士,浮沉混俗流。犹疑人物色,不复被羊裘。

和于景瞻王瑞之岁暮述怀兼咏梅竹二作因以见彼此之情 其一

明代 张宁

天时人事渐阑残,蓬户萧阑海邑寒。世路亡羊先自息,清琴别鹤更谁弹。

青山有地堪投老,白发无人可遣安。岁晚西湖歌舞歇,暂应容把钓鱼竿。

罢钓图

明代 张宁

月落西岩露气清,纶竿斜拂叶舟轻。夜深一枕芦花雪,飘尽江风梦不惊。

寿靖远伯

明代 张宁

行专鈇钺坐蕃宣,生际承平八十年。日下五云光甲第,梦中八翼上钧天。

清时文物龟麟出,白首勋名将相全。不用相寻赤松去,九重深念老臣贤。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七

明代 张宁

意会自成趣,景触良宜时。过影如见人,飞音若我遗。

荒閒寂寞滨,独悟胜群思。此兴复不浅,名物空何为。

寄张公裕学正

明代 张宁

一别云霄两载过,广文诗酒近如何。客边醉眼青犹在,镜里流年白漫多。

雅度莫逢湘水吊,高才谁和郢人歌。秋来几度怀风采,凉月辉辉满薜萝。

列子陈图南二图 其一

明代 张宁

列子御风风御列,庄周为蝶蝶为周。丹青未识荒唐论,貌作凭虚汗漫游。

张侍御汾溪六景 其四 松涧鹤鸣

明代 张宁

千尺乔松古涧隈,绿阴满地鹤飞来。清音雅合琴中调,传信应从海上回。

孤馆昼眠诗梦醒,九皋人静客怀开。劝君莫作辽东语,好叶韶钧入凤台。

杂花卉图

明代 张宁

寒葩冷蕊索精神,一夜东风淑气匀。惆怅灵均幽谷伴,相随蕃卉竞先春。

陈大尹秦淮书屋

明代 张宁

短墙幽径草纤纤,流水浮光四绕檐。藜杖近分天禄火,芸编新絓邺侯签。

鱼龙变化书连屋,奎壁森罗月满帘。一束囊携人去后,旧帏穿榻闭清严。

杂题六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幽芳寄悬崖,秋蒲出寒水。相对不胜情,萧萧半江雨。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