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阙里孔远文占籍杭州年七十以夏大理贺诗求和为赋一律

阙里孔远文占籍杭州年七十以夏大理贺诗求和为赋一律

明代 张宁

落落犹存尔雅风,年高七十未成翁。家传东鲁衣冠后,人在西湖水月中。

玉立清秋千岁鹤,云停霁晚两高峰。不知海屋筹添未,昨夜安期有信通。

诗人张宁的古诗

林溪六景 其三 后浦渔歌

明代 张宁

欸乃新声度远汀,烟消日出树冥冥。年来悟得沧浪意,长近西堂竹下听。

挽孙孟玙医士

明代 张宁

生刍束玉见无因,宿草荒烟怅望频。转眼忽惊千古别,到头谁是百年人。

海边明月伤心夜,湖上青山掩泪春。惟有匡庐杏花树,东风依旧岁华新。

夜行舟中闻笛

明代 张宁

白露青枫夜色寒,何人吹笛向江干。风回浦溆滩声合,月落关山客梦残。

金殿几时闻旧吹,画楼何处倚危栏。天涯早已难为听,况复怀人泪不乾。

独行寄璇卧云

明代 张宁

清泉白石四无邻,绿树青山远近春。落尽桃花人迹断,只应潭影伴閒身。

仙女图

明代 张宁

谢却红尘学道妆,黄庭一卷日初长。小真未解清虚意,时折閒花供石床。

馀清杂兴八首 其六

明代 张宁

白鹭下寒塘,随风忽飞起。惆望极青霄,联班隔千里。

题乾坤一草亭

明代 张宁

杜陵野老身如寄,家住千山独掩扉。万事浮沈遗搆在,百年离合旧邻非。

乱山风雨催吟尽,永夜星河照影微。不独南阳卧龙事,子云词赋未应稀。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九 曲院荷风

明代 张宁

凉气度芳洲,香来水正流。时闻采莲曲,不见采莲舟。

吴汝秀求先人诗集序有作

明代 张宁

湖桥春水泊轻舠,冒雨相过重尔劳。喜见伯温编击壤,惭非元晦叙离骚。

絷驹此夕閒空谷,鸣鹤何时彻九皋。芳草王孙又归去,客边聊为一挥毫。

张复阳画

明代 张宁

山凝岚气树凝烟,宿雨才收社后天。山下人家夜留客,开门花落满篱边。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一

明代 张宁

何人涉江采,得此霜前芳。花残见晚色,叶净流潭光。

长路远莫致,故意不可忘。欲辍畹中蕙,共佩罗衣裳。

鸣鹿颂

明代 张宁

鹿鸣呦呦,于山之幽。载背载呼,言善幽俦。维体泽泽,维角戢戢。

匪外之防,维内之则。相彼麟凰,寔郊寔薮。释是町疃,乐此灵囿。

以礼为罗,以爵为縻。匪罗匪縻,周行之归。展也佳宾,胡不云来。

式燕以遨,乐只有仪。文王不已,惠然来思。

湖上书愁

明代 张宁

浓如山色乱如云,满目春愁殢夕曛。风雨欲来人不到,杜鹃啼入岳王坟。

戴文进西湖景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春水鸭头绿,晓山螺髻青。王孙旧游处,云重树冥冥。

松轩为无锡杨璠题

明代 张宁

落日长松野蔓滋,小门幽径曲通篱。影横虚榻月当牖,风度清琴声满帷。

冰雪岁寒人共古,栋梁材大事何迟。分明记得歌游处,白发青林有梦思。

画元章拜石图附一诗

明代 张宁

吾闻周人拜,九辩各有则。空稽犹简易,振肃仪已极。

礼达百不烦,力致一可惜。苏卿抗匈奴,郑从厉绝域。

亚夫辞介胄,汲黯服长揖。生死矢不移,宠辱安所恤。

云胡后来者,软媚等难剧。望尘伏床下,不复论曲直。

黠以谄公卿,愚以祈老佛。颓流逐靡风,扫地尽古迹。

元章夙奇荡,动止异俗习。强项难苟俛,扪膝不轻屈。

自从辞君亲,久不为是役。落落无为乡,寥寥不齐邑。

伊谁与为礼,见此孤立石。飒焉松风生,隐只云雾出。

踞如猛虎化,厉若老蛟蛰。彷佛入鲁庙,正我缄口客。

又疑千秋亭,翁仲失其一。终知混沌凿,倏忽委灵骨。

欣然命袍笏,雅拜情孔适。物我了相忘,恭傲吻无隙。

清狂讵如许,深意将有激。全胜彼昏人,仆仆贾危慝。

但恐违中庸,行怪不可率。

常林欢

明代 张宁

桃林花落胭脂香,宣城酒脂珍珠光。岘山汉水时来往,欢意不及常林长。

晨鸡唱歇啼莺晓,锦荐牙床春睡好。天寒日暮未还家,梦中犹怯荆蛮道。

滹沱冰合图

明代 张宁

人心久思汉,帝主自有真。多难启弘业,独此邯郸人。

穷蹙白登围,仓猝滹沱水。河冰纵不合,光武亦不死。

盛子昭山水竹石

明代 张宁

白日湘江晚,黄云渭水秋。怀人不可见,烟雨满秦楼。

吴栖云挽诗

明代 张宁

人去沧洲岁几何,青山芳冢郁松萝。生荣未尽安车召,死别犹惊鼓缶歌。

东道高怀宾客在,南州旧族子孙多。云栖不逐秋风散,閒待辽阳化鹤过。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