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之道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
赠六安文殊亮老
秋夜对月
送张仲甫赴酒杯参议
和张文伯洞庭柑
金苞照俎出双柑,想见和枝映笋篮。欲倩玉纤分玉液,要濡燥吻发清谈。
西江月(赏梅)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其二
巉岩石壁半攲斜,茅栗丛中菊渐华。风里断鸿书带草,山菊飞叶汉浮槎。
柂楼索莫吟秋笛,戍火青荧咽暮笳。争似渔翁最萧散,晚来和月卧芦花。
龙门呈心老
千山倚天高,一径穿云斜。忽然见楼阁,知是佛子家。
苍松老不死,夭矫如龙蛇。霜皮自鳞皴,风梢互槎牙。
幽花似薝卜,清绝不可加。过庭送好音,异哉碧鸰伽。
我来不忍去,一步三咨嗟。终当解冠裳,从师卧烟霞。
蝶恋花(和张文伯海棠)
为兴国周少隐题
紫翠森攒面面山,个中佳致为君还。凭阑人在风尘表,落纸诗成咳唾间。
良夜幸陪红袖醉,清时聊伴白鸥閒。笼纱归去高城晚,凝翠堂东月满湾。
和张咏老
次韵程德远登清淮楼
送浮屠道廓
赠羽流韩洞章
浣溪沙(和陈德公酴醿)
宴桃源(海棠)
追和元微之春馀遣兴示王觉民
物态有荣悴,时令互消长。堕身名利场,鱼鸟在罗网。
岂无金屈卮,听此石方响。残花日晴阴,落絮风下上。
春事虽已阑,馀芳尚堪赏。我有临溪亭,疏棂为君敞。
青青小荷钱,雅与水相养。狂吟醉题壁,纵步懒扶杖。
仰止李谪仙,笔端走群象。九原不可作,夜梦见精爽。
栖栖亦固矣,君子坦荡荡。相期醉酴醾,偕来众无鞅。
山西庄舍赠信上人和彦时兄四首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其七
莫怪风前玉斝飞,饮酣初喜传花枝。正当北雪消残后,恰直东风料峭时。
次韵蔡永叔双头芍药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686篇诗文
次韵高守无隐苦热
题噔上人颐庵
和沈交韩王觉民韵
夜听刘昭远弹琴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 其一
胜胜慢(和张文伯木犀)
寄题鲁如晦需堂
和鲁如晦七夕
玉楼春(和李宜仲)
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
和石守道喜雨
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再用前韵谢潘寿卿见和二首
浣溪沙(赋郊雪追和东坡韵四首)
吊魏敏功赠住庵通老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
竹城道中
和孔纯老按属邑二首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其七
题元发弟竹轩
西江月(相山集题作别思)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其五
题双峰磨院瀑布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赠孙兴宗侍儿四首)
和天衣聪老五首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其三
和陈勉仲四首
东风第一枝(梅)
和子远泛江送客用老杜韵
过水南题范谏议书室
风雨损花
独步
和因上人四首 其四
花洞
閒居
赠赞宁大师
彦嘉能守当今之后伟人也余心向慕之常以未获
读韦苏州诗因用陪王郎中寻孔徵君韵
朝中措(和张文伯远亭)
夏月自六安舟行还安丰
望海潮(重九和彦时兄)
送道觉游天童山
赠浮屠有则
华亭风月堂避暑
告春亭诗为江宁令荀晋仲作
和因上人三首
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
梅隐亭
和程德远二首
赠浮屠道本二首
菩提院
题时轩
寄孙次聊
题四祖山瀑泉亭
点绛唇 其二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其十
太湖呈邵公晋沈元吉
避寇姥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