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栻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仲秉再用前韵为梅解嘲复和之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二
秋后冬前一月晴,小园佳处日经行。半山木落楼台露,几树霜馀橘柚明。
和定叟送行韵
六月晦发霅川广德兄与诸友饮饯于渔山已而皆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惜别两诗饯行 其一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壮怀知自许,远业定难量。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怅然成阔别,音寄莫相忘。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和择之韵
某以四十字送详刑使君
送八兄
从吕扬州觅芍药栽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梦乘大舸卧泛江湖波涛甚壮醒乃悟其为雨因成
游章华台
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
庚申过青草湖
访罗孟弼竹园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吕善化秩满而归两诗赠行 其二
伯氏相从旧,归来意若何。从渠笑方拙,还我自吟哦。
圣有诗书在,人多岁月过。德门好兄弟,夜雨细研磨。
和朱元晦韵
过湘潭刘信叔旧居有感
北渚留行客,东陵忆旧侯。池莲半枯折,风叶正飕飗。
事业留千载,英雄去一丘。平生许国志,岁晚讵悠悠。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300篇诗文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过高台寺
送李崧才归闽二首
正甫还长沙复用斜川日和陶韵为别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
下山有作
和元晦咏雪
登山有作
自方广过高台
和黄仲秉喜雨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次韵刘枢密 其一
大云岩
生辰谢邵广文惠惠仁者寿赋
送韩宜州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
庐山有胜处曰卧龙南康朱使君始筑茅绘诸葛武侯像于其中以书属予赋 ...
题福岩
昨过漕台庭前茶醾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
送李新州
送李崧老归闽二首 其二
城南杂咏二十首·船斋
寄曾节夫
和杨教授 其一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
寿定叟弟 其一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四
次韵赵漕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
城南杂咏二十首 蒙轩
赋遗经阁
题榕溪阁
过长桥
和元晦方广版屋
城南杂咏二十首·西屿
城南即事 其二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其三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其一
用元晦定王台韵
题马氏草堂复斋听雪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四
岁晚烹试小春建茶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五士游岳麓图
送祖七倒西归二首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舟行湘阴道中雪作
城南杂咏二十首·山斋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其二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
仲春有怀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夕阳台
送然侄四归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