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夕阳台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夕阳台

宋代 张栻

日暮天无风,岸巾夕阳中。
回首发遐想,明月已升东。

诗人张栻的古诗

诗送元晦尊兄

宋代 张栻

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
顷登文石陛,忠言动宸旒。
坐令声利场,缩颈仍包羞。
却来卧衡门,无愧知日休。
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
不远关山阻,为我再月留。
遗经得紬绎,心事两绸缪。
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
惟兹断金友,出处宁殊谋。
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
白云政在望,归袂风飕飀。
朝来出别语,已抱离索忧。
妙质贵强矫,精微更穷搜。
毫厘有弗察,体用岂周流。
驱车万里道,中途可停辀。
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

湘中馆饯定叟弟分韵得位字

宋代 张栻

江楼倚夜阑,樽酒留客醉。
挽衣更小语,不尽今夕意。
吾家德义尊,此岂在名位。
勉哉嗣芬芳,停此宽别思。

马上举韩退之语口占

宋代 张栻

扰扰人心随渺茫,更於底处问穹苍。
今朝开霁君知否,春到无边花草行。

过湘潭刘信叔旧居有感

宋代 张栻

北渚留行客,东陵忆旧侯。池莲半枯折,风叶正飕飗。

事业留千载,英雄去一丘。平生许国志,岁晚讵悠悠。

道旁见获者

宋代 张栻

腰鎌声相呼,十百南亩获。
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
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
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
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和择之韵

宋代 张栻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
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
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
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四

宋代 张栻

我昔临此州,民容拙使君。子行为多谢,慰彼无毫分。

喜雨呈安国

宋代 张栻

早身出陇蚕已丝,眼中一雨正垂垂。
农家辛苦渠能识,请诵周公七月诗。

过高台寺

宋代 张栻

着屋悬崖畔,开窗叠嶂秋。
半欹云榭冷,不断石泉流。
茗碗味能永,竹风声更幽。
平生版庵老,得句似此情。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赋

宋代 张栻

石裂长藤瘦,山围野路深。
寒溪千古思,乔木四时阴。
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
笑看云出岫,谁是此无心。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其二

宋代 张栻

水边疏影几人知,尚喜诗翁到未迟。怪得寻花心眼别,去年曾赋上林枝。

次韵许深父 其三

宋代 张栻

却下斜坡并柳堤,双飞燕子正衔泥。纷纷风雨春将半,渌涨平湖桥柱低。

送八兄

宋代 张栻

弥旬积雨穗生耳,冬壑未渠收潦水。
围炉情话政尔佳,乃复归舟行万里。
三年百感卧湘城,风急鹡鴒原上情。
岂地他人意独真,每觉办语温如春。
少年锐气凌八区,晚以乐义称乡闾。
闻人有急若己如,天报两子双明珠。
小隐卜筑兰溪边,修篁乔木今参天。
是非荣辱不到处,卷书一榻清昼眠。
人言寿骨隐修眉,庆事鼎鼎供期颐。
岂惟宗族托轨范,政倚晚节增光辉。
有弟有弟复何为,杜门读书人谓痴。
入山未遂扫松原,江头独立送归时。

和元晦方广版屋

宋代 张栻

葺盖非陶埴,年深自碧差。
如何乱心曲,不忍诵秦诗。

和张荆州所寄

宋代 张栻

钟陵未命千里驾,洞庭亦系沙边舟。
闭门读书卧岁晚,世事敢云风马牛。

和黄仲秉喜雨

宋代 张栻

雨凉窗户好,佳木正阴阴。
畎畎忧时念,乾坤济物心。
引泉聊自照,移竹更亲临。
尚想皇华使,风前拥鼻吟。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其一

宋代 张栻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

和安国送茶

宋代 张栻

官焙苍云小卧龙,使君分饷自题封。
打门惊起曲肱梦,公案从今又一重。

谢侯彦明惠白莲栽 其二

宋代 张栻

青鞋不踏远公社,偶共濂溪嗜好同。少待薰风开玉镜,与君来赋月明中。

游池州齐山

宋代 张栻

旧闻齐山胜,抱病来登临。
苍然俯平湖,秀出几百寻。
穹石天与巧,修篁近成林。
高攀极巉岩,俯探穷窈深。
爱此坚贞姿,摩挲会予心。
忆行西湖岸,亦复多嵚崯。
颇恨人力胜,刻画时见侵。
谁知丑石面,乃亦变孔壬。
何如榛莽间,屹立长森森。
天然抱幽独,妙质逢赏音。
支筇到绝顶,孤亭指遥岑。
樊川有留咏,兀坐一长吟。
张栻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30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